正文 第1章 序(1 / 1)

《數碼人生》將我拉回到了在甘肅省電子計算機辦公室工作的年代。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小南在蘭州電力修造廠CAD室為他們廠的除塵器設計與繪圖開發軟件,由於成績突出,通過了省電力局的驗收,並進行了軟件登記,被電力部評為五小成果省市一等獎、全國三等獎。能源部信息化工程研討會和甘肅省第一屆電子計算機應用技術交流會在他們廠的召開,有力地推動了甘肅的CAD工作。繼而,甘肅省成立了CAD/CAM協會,擔任副秘書長的小南成了我工作的左膀右臂。

小南的學習精神令人感動。自重慶電力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在工作崗位上他屢感自己業務上的不足,所以總是自學不息。從蘭大成人教育學院的計算機專業到甘工大(現蘭州理工大學)的機電一體化專業再到蘭大經管學院的MBA、惠普商學院MBA……我目睹了他從助理工程師到教授級高工的躍遷。正如宋代朱熹在《觀書有感》中所說:“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小南的成長正處在從微機(1981年8月12日IBM推出)到互聯網,從模擬到數字化的時代。小南用他的業績,譜寫著他的“數碼人生”。他的研究能力很強,從CAD到3S(RS、GIS、GPS)等都有涉獵,也是科技人員下海創業的成功典範。當今,固定的互聯網已經在“移動”,台式計算機已經被小巧多樣的MID(Mobile Internet Devices,移動的互聯網終端)所替代,Internet已經被人們裝進了口袋,互聯網已經被引進萬戶千家。看到年輕人的成就,我備感自己的無才無思,還是唐代韓愈在《晚春》中寫得好:“草木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

願小南沿著“數碼人生”的路永遠向前,我們走在大路上!

2009年6月18日於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