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興因為這場仗打得漂亮,威名遠揚,不多久就有一些烏合之眾的落草者來投他,辰州的孫德崖也是領兵來投者之一。郭子興是來者不拒,一概收錄。孫德崖投奔郭子興本不過是個權宜之計,恰巧元兵來攻滁州,徐達等一班武將都去抵敵了,此時在郭子興左右的,隻有朱元璋和郭英了。於是他便安了心要圖謀郭子興。
於是完全不必意外郭子興會在一天早晨,忽然接到城外的孫德崖的請柬,邀他去營中赴宴。孫德崖投了郭子興後,兵馬是屯駐在城外的,如遇有事,由孫德崖進城來請命。後來孫德崖的勢力一天比一天大,居然和郭子興分庭抗禮了。郭子興的為人,膽小又無能,他對孫德崖一向是心裏暗怕,接到了請柬自然不敢不去。當時郭英在一旁就勸他此去須訪有詐。郭子興當然不會在部下麵前示弱,他嘴上說得有理有力,且寬容大度得感人:“我待他坦誠相見,諒他也不至於辜負我。”然後便隻帶了十餘騎,就到孫德崖的營中赴宴了。
接下來更不必意外的是,郭子興這一去就沒了蹤影,接連三四天,一點消息也沒有。自然是急得郭英上躥下跳束手無策;郭子興的妻子張氏自然也一定會哭哭啼啼,隻管要郭英設法,不管郭英能不能想出法來;自然郭英便想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因新收了一個義兒沐英,一連多日便在沐英家裏住著。郭英尋找了半天不見蹤影,恰巧在路上碰見父子兩人同遊街市。在僻靜處,朱元璋一聽說郭子興赴宴至今不曾回來,也非常吃驚:“我早就說過要防孫德崖有異誌,首領就是不肯聽信。”郭英對此自然是有同感的,點頭說:“首領不聽好言,咎由自取。但為今之計,怎樣去救他出來呢?”
朱元璋沉吟了半晌道:“我們立刻就去見孫德崖,不帶許多人馬,以免他疑心有準備。到時候就來個迅雷不及掩耳,估計可以把首領救出來。”於是三人馬上回到濠州署中,朱元璋親自挑選了五十名健卒,備起三匹快馬,飛奔出城。
孫德崖聽說郭子興的部將,隻領了幾十名小卒便衣來見,果然不予防備。朱元璋等入帳中一坐定便問:“我們首領在哪裏?”孫德崖聞言,先做作出一副萬分詫異的樣子來,然後理直氣壯地回答道:“你們首領幾時到這裏來啦?我怎麼一點也不知道。”朱元璋冷笑道:“分明是你請來的,怎麼能說不知道呢?”孫德崖道:“我請你們首領?有誰為證?”
郭英便挺身應道:“是我親眼看見你營中小校來請的,如何圖賴得過?”孫德崖還不曾回言,朱元璋便向沐英丟了個眼色,然後霍地立起身來,一把握住孫德崖的左臂,厲聲說道:“你既說沒有我們的首領,我可要煩你和我一同去找一遍!”
孫德崖一下子就讓朱元璋給震住了,他的左右要上前來救,卻見朱元璋一手緊緊握住孫德崖的左臂,另一手則緊握腰刀,怒容滿麵,大家嚇得不敢動手。郭英得此時機,領著五十名健卒,在帳後四處搜尋才終於找到了,隻見郭子興兩隻手臂讓繩子捆了個結結實實,被直挺挺地吊在馬棚裏。郭英慌忙去解開繩子,背起子興直奔營門外,守營的軍士欲來爭奪,卻見孫德崖也正被朱元璋用刀監執住走出軍帳,一步步挨到營門口,沐英在後麵持刀緊跟;守營的軍士恐傷了主將,隻好眼睜睜地由著郭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