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鬆之後,瑜妃的態度也緩和了下來,然後又說道:“你苦命的母親豈是貪圖富貴才肯做仇人的皇妃,我當年屈身事仇人,實在是全為了你尚在我腹中啊,為了這一點骨血,十餘年來,我忍辱含羞地過著日子,每次與仇人同床共枕,我都有想要一刀殺了他的衝動。如今你已長大成人了,千萬不要了忘記父仇家恨!當然你若是無心去複仇,那就算你苦命的母親白白辛苦了一場,以後你盡管去受仇人的封贈好了,也不必再來看你苦命的娘了。”
瑜妃一邊說一邊哭,早把個潭王氣得眼睛噴火,怒發衝冠,高聲大叫道:“罷了!罷了!我這就去和仇人算帳去!”說著就從壁上抽了寶劍,三腳兩步地往外便走。
瑜妃疾忙攔住,驚問道:“你到哪裏去?”潭王咬著牙跺著腳地吼著:“兒砍仇人的頭去!”瑜妃大喝道:“似你這般鹵莽,不是要害我嗎?”
潭王說道:“兒替父親報仇,怎說害了母親?”瑜妃怒道:“現在他護從如雲,你單身前去,必然寡不敵眾,打草驚蛇,畫虎不成反類了犬,這還豈不是害了我數十年的苦心嗎?!你若果真有心報仇,我們慢慢地商量辦法不遲。”
潭王見瑜妃說得有道理,他激動的情緒漸漸緩和下來,半晌把劍還了鞘,坐下來問道:“依母親的籌劃,我們該怎麼樣去報這份血海深仇呢?可是要等不到我殺了他,朱元璋這個老賊自己病死了,這個仇可怎麼能報了?”瑜妃聞言,帶淚笑了:“癡兒子,他死了有什麼要緊,他難道沒有子孫嗎?我的想法就是,必須設法把他的親子一個個地剪除了,到時候,那個至高無尚的位置自然就是你的了。到了那一天,朱氏一門九族的生死就都在我們掌握中了,這才算得是真正地報了仇呢!”
潭王也高興了,說道:“好!妙!這樣地說來,我們宜先從繼統上著手了。”瑜妃點頭道:“正是這樣,這就叫擒賊先擒王。”
可潭王細一考慮,很快就又皺起了眉頭,對他母親說道:“這個計劃雖好,可要想成功卻很不容易,你想想東宮的名分已經冊定,我又排在第八個上,倘要把他們一一地收拾幹淨,那非得有極大的勢力,怕未必能辦得到!”瑜妃以一種老奸巨猾老謀深算的高度,向潭王啐了一口道:“傻子!誰叫你真的靠傻勁去拚呢。”說著便附在潭王的耳邊,說你隻須如此如此,保管他們朱氏一門再不能留下一個活口。
潭王聽了大喜,然後別了瑜妃,出了萬春宮,回到潭王邸中,連夜上疏,推說自己感冒著了風寒,現正臥病在床,要求暫緩遣赴封地。太祖因為舐犢之情,自然也就含含糊糊地批準了。
留在京都的潭王,第一下要下手的就是皇太子標。
抑鬱的皇太子朱標
皇太子朱標為人溫文有禮,純厚賢德處酷肖馬皇後。太祖為太子朱標聘用了很多著名文人和朝廷重臣教導他,太子朱標成年後,就讓他處理政事,學習治國,還常常教訓他要仁、明、勤、斷,這樣才能保住天下。但是太子朱標對於這四點,做得最好的就是首先這一點,他生性就是如此,且兼舉止溫文爾雅,儼然一個儒生,太祖非常不喜歡。生性忠厚的太子朱標更讓太祖不喜歡的就是,他絕對不讚同太祖大殺功臣。每當太祖要殺功臣時,他總要加以勸阻,希望太祖以仁慈為本,顧及親戚情誼和兄弟友愛。為此父子間經常發生爭執。
在對李善長賜死的當時,太子朱標進諫道:“父皇誅夷太濫,恐傷和氣。殺人實在是個下下之策。”當時太祖沒說什麼,第二天太祖故意將一條棘杖扔在地上,叫太子朱標去拿起來。太子朱標因為杖上有刺,畏畏縮縮地不敢去拿,可不拿又不敢,太祖便笑道:“朕讓你拿起杖來,你怕那杖上有刺傷了手,所以不敢拿,那麼朕現在把刺拔掉了再交給你,豈不是萬無一失嗎?朕爾今大戮諸臣的做法,正是在為你除杖上之刺呀,我的兒呀,你為什麼就不明白父皇的苦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