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沐生安葬了嶽母後,就賣了家私什物和房屋,進北京找飛飛。他花了不少的錢才結識上了兩個小內監,可一打探尤飛飛的消息,他們卻都說宮中從未有過這麼個女子,甚至連名兒也不曾聽說過。
侯沐生隻當飛飛改了名,就把王總管挑選美女逼死人命的事細細說了一遍。經小內監的嘴,不久這事就在宮內外傳遍了,英宗聽說後,立刻召王振來責問他幹什麼要私下派人南去強取有夫之婦,“讓朕落得個好色的惡名!?”王振連連否認,並說一定查個水落石出。
途窮日暮偶遇俠客
侯沐生在京裏住半年,所帶的川資已經用盡,而尤飛飛仍然影蹤全無,那天侯沐生踽踽無目的,一個人蹣跚到了望海村的叢林中,淒淒惶惶地見空中一輪皓月,萬裏無雲,四處靜悄悄,除了風送鬆濤,連個鬼影子也沒有半個。“唉!我侯沐生到了今天,家破人亡,途窮日暮,不死更待何時?”侯沐生獨自痛哭了一場後,從身上解下一根絲絛,揀一枝結實的樹幹係緊了,向南麵家鄉的方向哭拜幾拜,正要把脖子套進去時,忽聽得耳畔嗚嗚的幾聲,叫得非常的淒切,鳴聲如鬼嘯,原來梟鳥出巢,乘著月色夜啼。侯沐生聽得遍身寒栗,然後心一橫,牙一咬,緊閉了兩眼,脖子就鑽進了那根絲絛中。可他剛剛雙足騰空,猛覺得眼前一縷金光閃,那根絲絛立時被割作了兩段,把侯沐生從樹上直跌到地下來。
接著樹林裏走出一個短衣窄袖的少年,上前扶起沐生,說:“好好的人,為什麼要尋死覓活的,你想想這值得嗎!?”沐生低頭拾起那條絲絛,看了他一眼,悲淒茫然地說:“我自有我的心事,還是死了幹淨。”這個少年笑道:“既然我遇見了,你不把心事告訴了我,我就讓你尋死不成。”沐生無奈,對這個笑著管閑事的少年無奈,更對自己的遭遇無奈,於是歎息一聲,未語淚先流:“我就是對你說了也沒用……”
當那個少年得知這個被誣失妻、身落異鄉窮困潦倒的故事後,氣憤不已:“天下竟有這樣不平的事!我若是在一旁瞪眼看著,也算不得是英雄好漢!”然後他把一包東西揣進沐生懷裏,讓他到離此半裏多路的雲林寺暫住。
侯沐生一聽說這個少年要幫他進宮去打探尤飛飛的消息,忙跪下磕頭:“我和壯士萍水相逢,蒙這般高義,叫我如何報答!?”那少年笑道:“這算不了什麼,我們師兄弟十二人,專在江湖上抱打人間不平事,鋤強扶弱是我們的天職。”說罷,回身便走。沐生隻覺眼前覺得金光一閃,那少年就已不知去向了。
侯沐生知道遇到了俠客,心中又驚又喜,再摸懷裏的那一包東西,原來是五錠黃金。他又朝空中拜了幾拜,磕個了頭。雲林寺裏的老和尚很好說話,又與那個少年認識,侯沐生很順利地就住進了寺的西廂,靜待佳音。
在王振未進蓉兒時,英宗又新納了瑞妃、球妃,連帶馬貴人雪珍、錢貴人秀珠,當時的六宮嬪妃中,要算雲妃最得寵。錢皇後以下,宮內的一切雜事都是雲妃做主。可自蓉兒進宮,英宗馬上就移了寵。宮女內監們見慧妃比雲妃得勢,且手頭闊綽,於是這些眼中隻有一個利字的小人們,由以往奉承雲娘娘的,都改去捧徐娘娘蓉兒了。
雲妃失了寵,又受到侍嬪們的奚落,就把全部的緣由都歸到慧妃一人身上,因為不能一口吞下慧妃,就恨得牙根直癢癢,於是雲妃時時暗中留心找慧妃的錯兒。
照明宮規矩,春節算是一年之首,這一天的皇後須領著六宮嬪妃親上省耕勤桑台,試行育蠶,令百姓在台下觀看。此例是當年太祖馬皇後所傳,是勸百姓勤蠶種桑之意。等到皇後從勤桑台回宮,宮女內監都來叩賀新年時,皇後就分賞給她們金銀緞彩之類的,雅稱為賞春。那天錢皇後回宮,照例分賞宮人。慧妃好勝,在宮女們給她叩賀新年時,凡錢皇後賞錦緞一匹的,慧妃就賞兩匹。這樣一來,宮女太監們歡聲雷動,齊頌慧妃的美德。雲妃在旁看了,就去攛掇錢皇後,說慧妃的舉動分明意欲壓倒錢皇後。錢皇後果然很生氣,但礙於皇帝,就沒有發作出來。
第二天英宗出去祭先農壇,慧妃則往清涼寺進香,她恃仗自己是寵妃,竟排起全副的鳳駕儀衛,一路威風凜凜地出了西華門,在皇城裏繞了一個大圈。文武官員瞧見了,還當作是錢皇後的鸞駕,迎送時都齊聲呼著娘娘萬歲,慧妃也毫不客氣地就當自己是皇後一樣地領受了。
雲妃在宮裏首先從心腹侍從處得知了消息,馬上就跑到錢皇後那裏,正言厲色地說了一遍慧妃恃寵目無皇後,錢皇後正氣得忍耐不住,雲妃又慫恿說:“皇後如果今日不把慧妃重重懲儆一下,將來怕不釀出當年胡太後和孫貴妃的事來嗎?”
錢皇後被這一言擊中了最痛處,頓時臉色大變:“慧妃欺我太甚,難道我就不能請祖訓來懲辦她嗎?!”雲妃對錢皇後的這一疑問立刻就給予了最肯定的答複,以及最積極的擁護和支持。於是錢皇後吩咐宮人,請出太祖的訓諭和高皇後的家法,命雲妃捧著祖訓,自己親奉家法,立刻升坐鳳儀殿,專等慧妃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