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英宗猶猶豫豫地說:“於謙打敗乜先,於國家實有大功,似乎是應該在赦免之列啊。”石亨厲聲道:“今日不殺於謙,難保他不再助景帝竊國!”
一句話擊中英宗痛處,當即就下旨將於謙斬首棄市,陳循削為庶民,蕭鎡貶為饒州通判,商輅削判職留任。英宗的這道諭旨還說什麼:“於謙、舒良、王誠等本當淩遲處死,現從輕發落,去其手足”。
於是,在就刑前的於謙,是被前一天夜裏就砍去了手與足的。旨意一下,當夜就風發雨狂,電掣雷轟,下雹如雞卵,擊毀奉天門的一角,連正陽門下的巨大馬牌,都飛擲郊外。石亨家內更是水深數尺,曹吉祥門前的兩棵大樹都折斷了,鬧得人人震恐,個個驚慌。
但監斬張祐卻不聽這個邪,他毫不在意地從獄中提出於謙,綁赴市曹。行刑之時,愁雲慘霧滿蔽天空,京城百姓擁擠在街道兩道,無不為於謙泣下。猛然間,日色無光,風暴雨更驟,飛沙又走石。
胡太後聽說了於謙之死,也嗟歎哀悼了好多天。太監曹吉祥麾下一個指揮叫多喇,親攜酒醴,哭奠於謙。曹吉祥知道後,把他痛打一頓,可第二天多喇仍哭奠如故。
於謙的妻子兒女也受牽連,被坐罪戍邊,當錦衣衛查抄於謙的家時,一看於謙居然是家無餘資,隻有正屋一間中有幾件禦賜的物件,連查抄的官吏也為之涕零。
張祐斬了於謙後,正騎馬走在回去複命的路上,忽然一個斤鬥跌下馬來,頓時七孔流血死於地上。張祐得封太平侯,貴顯不過月餘,就這樣暴斃了,真所謂榮華富貴乃過眼之浮雲,真是不必欣羨。而許彬回到家中後,突然滿身青黑,痛苦不已,直直呼號到半夜就咽了氣。
於謙的屍首棄在市上,有千百成群的烏鴉圍繞著,趕也趕不走,足有七八天屍身就是不腐潰。
後來於謙的同鄉都督同知陳逵冒著巨大的風險,收斂了於謙的屍體,帶到杭州葬於西子湖邊,墓碑上題著:“少保於公墓。”再後來英宗醒悟過來,殺了石亨、徐有貞等,並複於謙原官,追封諡號忠肅。現在的西湖邊上,還有於忠肅公墓。
一丘忠魂荒塚,苦雨淒風看世事滄桑,夕陽衰草永伴埋魂處,春日遊人經過,都要徘徊憑吊一會兒,一片荒草埋孤墳,忠名流芳傳千古,於謙真的給自己留下了清白,在萬世人間。
而與於謙被冤殺同步的是,英宗下令有司為故監王振建“旌忠祠”,又賜祭祀禮。
病臥宮中的景帝正值殘夢初回,爐香欲燼之際,忽聞朝堂上鍾鳴鼓響人聲嘈雜,還以為是於謙有什麼緊急軍情要奏告,於是忙命左右內監去探聽,結果卻太上皇複位了。
景帝一聽,全身劇烈地顫抖起來,狠力地捶著床,恨恨地道:“好!好!好!”然後就氣喘不已,顏色大變,再也說不出話來了。這邊獨臥欷歔,而那邊正盈廷慶賀,徐有貞複辟功成,即刻受命入閣,參預機務。
說不出話來病勢篤危的景帝任憑自己被廢,然後軟禁於西內,所有的惱怒都留在了心裏,不過幾天便氣死於永安宮,當然這是英宗願意讓外界理所當然地認為的景帝死因,他可不想讓自己派太監蔣安用帛帶勒死景帝的事傳諸於世人和後人。
年僅三十、做了七年皇帝的景帝死後,被英宗照郕王禮安葬在金山,與所有夭殤的王爺之墳,同瘞一處,至於景帝生前為自己營建的陵墓壽陵,早就讓英宗下旨拆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