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3章 雲雨巫山枉害金童玉女 (2)(1 / 3)

本來據情理說,若在白天,憲宗經過安喜宮外,是決不會聽見笑聲的,因為內宮門和外宮門離得很遠,可是在夜深人靜萬籟無聲時,那陣陣的哄堂笑聲就格外清楚了。當時很多痛恨萬貴妃奇妒的宮人說,就是她待人太慘酷,這笑聲是冤鬼傳出來,特意給憲宗聽見的。

萬貴妃也可能真的是太該死了,照例皇帝進宮,管門的內侍去報內宮門值日宮女,那宮女再去通知了妃子出宮跪接聖駕。偏偏這天管門的內侍都去玩耍了,而那天的內宮值日宮女無巧不巧的正是萬貴妃的冤家對頭雕兒,她倒是先看見了紗燈一閃。按明宮慣例,皇帝夜行有大紅紗燈四對前導,東宮及後妃隻有輕紗燈一對;若雕兒趕緊去報知萬貴妃,讓杜宇趕快躲避起來,一麵出去接駕,本是來得及,大宮門和內宮門距離好一段路。可雕兒痛恨萬貴妃獨占了她的心上人又折磨她,所以雕兒眼看著憲宗進了宮,故意去避在宮後麵的更衣室裏,弄得萬貴妃措手不及,被憲宗撞個正著。

而憲宗當時不難為杜宇,是因為明知杜宇有些武藝和幾分蠻力,恐怕急則生變,吃了眼前虧,待到內侍回來複命,憲宗又叫他去追上侍衛,秘密諭知,令他在半途上殺了杜宇。內侍領旨去了半晌,才回來稟知侍衛殺了杜宇,屍首拋在禦河裏。憲宗聽了點點頭,便出了安喜宮,太監前呼後擁地往朝鮮宮去了。

萬貴妃跪在地上,隻是發怔。憲宗去後,宮女慢慢地圍攏來,把萬貴妃扶起來,萬貴妃這才意識到皇帝已離去了,伴隨著皇帝腳步聲的漸漸遠去,她自知自己的大勢也已遠遠地去了,不禁萬念俱灰地長歎了一聲,撲簌簌地垂下淚來。

萬貴妃哭了一會,收起淚查問今天晚上的管門內監和值日宮女,不一會兒就都已傳到。萬貴妃令把內監先杖責了一百,再一瞧值日宮女竟然是雕兒,萬貴妃冷笑一聲道:“我和你是前世的冤家,我現在已經被你害了,橫豎這個冤仇是結解不開了,趁著我還有這口氣,這筆帳我們到陰曹地府裏去算吧!”說畢,就喝令宮女下杖。

雕兒大叫冤枉,為自己分辨,宮人們也替雕兒求情,萬貴妃哪裏肯聽,連叫下杖。可憐一位如花的小宮女,不過一會兒,就血肉橫飛地慘死在了杖下。

萬妃遭受應得大劫

萬貴妃活活地打死了雕兒後,猶餘怒不息,一夜不曾安睡。天色剛剛破曉,遠遠地鍾聲亂響,過了一會兒,太監高叫:“萬貴妃接旨!”

萬貴妃頓時遍身索索地顫個不住,而兩條腿則像棉花做的,癱軟得半步也移不動,由宮女扶著,到宮門外跪下,聽讀聖旨。而萬貴妃一經跪聽罷聖旨讀畢,身體就又似鉛銅澆鑄成的,呆呆地連動一下都不會了。

上諭是令萬貴妃服鳩自盡,這早在她的意料中。太監讀罷諭旨,旁邊的小內監就捧上了杯盞和鳩酒,斟滿了一杯,立逼著萬貴妃飲下,看她滿口咽下,然後回去複旨。憲宗聽萬貴妃飲鳩自盡,不覺憶起從前的情分,也流下幾滴眼淚。

萬安聽知萬貴妃賜死,嚇得連忙請假不敢入朝,連汪直也有些膽寒。果然不久侍郎李孜省、太監梁芳、外戚萬貴妃弟萬喜,及私黨鄧常恩、趙玉芝等,俱謫戍遠鄉。並罷傳奉官二千餘人,奪僧道封號千餘人,宮廷頓時為之一清。

已升為大學士的萬安則惶急得了不得,正在這時,太監懷恩手持一個小木篋,交給萬安,隻說了一句:“這豈是大臣所為?”萬安尚莫名其妙,忽然發篋後麵有小書一本,末尾署著“臣安進”三字,係是自己從前親筆所寫,書中所列,俱係房中術,不禁愧汗浹背,俯伏地上。到萬安仰首起來,懷恩已早走了。自知罪惡不淺,於是萬安忙寫了乞休奏折,結果就這麼便宜了他,拿著數年搜來的錢財,到家鄉過餘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