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瑤人造反,連破了高雷、電白、化縣諸地,官兵屢敗,韓起鳳受命平定。他師法諸葛武侯的戰法,一戰成功。班師回朝的路上痛打汪直,終於一舉鏟除了這個大禍害。不久,憲宗就因純妃的暴逝而一病不起……
繼位的孝宗勵精圖治,讓大明王朝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時期“弘治中興”。盛世中,孝宗也被太監李廣拉下水,居然將一個瑤人逃兵當成仙人,一個土妓則被當成了仙女來寵幸……
被明王朝人稱作悍酋的韃靼部小王子其實是諸部落中的雄首佼佼者,他中興自己的部落,而且還有一段美麗的情感傳說,朱顏傾城豔麗如仙的王滿奴與他兩情深深,曆經驚險曲折才成就了眷屬,不想小王子兵敗於明軍,被虜的王滿奴死也不肯事君,最後慘烈烈地自刎了……
孝宗偶然間破獲了李廣的惡行,洞察了他的奸心,於是重新覺悟,一如從前遠佞臣近賢良……
孝宗三十歲大慶時,發生了一起離奇古怪的萬歲山血案,兩位官家小姐死得不明不白。都憲李夢陽用當年包龍圖一般的機妙,智破了此案……
痛失愛妃庸帝亡身
朝中忽然接連收到湖廣總督李震的奏牘,說廣西瑤眾反勢猖獗,連破了高雷、電白、化縣諸地,要朝廷大兵前往救援。群臣多推舉韓起鳳為此次出討的總督,於是憲宗下諭,命撫寧伯朱永為行軍總兵官,韓起鳳為都督,朱英、王強兩指揮為先鋒,點起十五萬大軍,即日出兵,浩浩蕩蕩地殺奔廣西。
果然韓起鳳不負重望,經過他的出奇製勝,這一戰爭以大明朝廷得勝而告終。戰事的精彩處不亞於三國時代的七擒孟獲,而韓起鳳的智略卻多不出當年的諸葛之老謀與深算。其實說穿了,韓起鳳就是在師法諸葛武侯七擒孟獲火燒藤甲兵的戰法,並且一戰成功,戰爭勝利的標誌是韓起鳳將苗瑤人與外界進行交通的必經峽口藤梁砍斷,使得他們從此不能再出大山來。韓起鳳認為苗人不服王化不易治理,所以也不深入,隻采取封峽這個令漢苗兩族隔絕的辦法後,就宣告了戰爭勝利,然後即日班師。
韓起鳳大兵一路北還,頗受沿途官員的隆重接待,讓他大有生平誌遂之感。不想經過濟南時,卻不見濟南府各級官員等前來迎接,韓起鳳很覺詫異也很覺不悅,於是就召附近的保甲來,一問才知道原來現在正值汪直來此,大小官員如布政司、按察使等都伴著這位汪太監在妓館飲酒,所以沒有閑工夫來接待其他過往的。
韓起鳳的不悅頓時升級成了怒火,吩咐兵馬駐紮,自己帶了保甲直入濟南城中。到了望江樓前,保甲遙指道:“那邊的紅樓高牆就是汪公公歌宴的地方。”
韓起鳳叫保甲候在那裏,自己向那兒走去。遠遠地就聞得笙歌聒耳,雜著清脆嬌滴滴的女兒鶯聲,似在樓上彈唱,心頭火起的韓起鳳大踏步往紅樓直奔上去。卻見花香滿院,鬢影釵光,往來的都是鶯鶯燕燕,笙歌複奏,夾雜著一陣陣的笑語聲,粉白黛綠地圍滿了一桌。那個來此地開府的大監汪直儼然坐於正中,兩邊藩泉司及參政、知府、副使等在那裏相陪。十幾個姑娘,一個個打扮得嫋嫋又妖妖,都捧了金壺慢慢地斟著酒。汪直滿麵春風地左顧右盼,得意處不讓南麵為王,在他的身後是三四個絕色的小姑娘,抱著琵琶弦索,頓開嬌喉,低低地歌著小曲。
汪直正在春風得意的時候,忽聽得樓下的龜兒大嚷起來,隨著樓梯蹬蹬蹬的一陣亂響,馬上就走進來一個箭袍武士巾的偉丈夫來。汪直一瞧不認得,因為韓起鳳赴京時,汪直已受命巡撫山東了。但韓起鳳在徽王府中,位小職微的他倒認識勢焰熏天的汪直。
此時位不小職不微的韓起鳳眼中冒火,氣衝衝地指著汪直大喝道:“皇上命你巡撫魯地,你倒帶了闔城官史在此酒色逍遙,象你這種誤國負恩的閹賊,也配作朝廷的重臣嗎?”
一聽罵了最忌諱的閹賊,汪直也不由得大怒道:“你是何處狂奴?敢來管咱家的事?若不趕快滾了,小心性命!”說罷就連呼衛兵何在,立時就從隔壁房間裏搶步闖出來二十多個護兵,各執藤鞭木棍,就往韓起鳳頭上身上雨點般地打來。
韓起鳳輕鬆加愉快地就打得護兵們東倒西歪,還有四五個來不及逃跑的,都被韓起鳳擲下梯去。那些陪酒戲笑的粉頭嚇得魂飛天外,趕緊往桌子下麵亂鑽,一個膽子最小年齡也最小的的粉頭嚇得哭成了一團,連動也不會動了。
樓下瞧熱鬧的人則已站滿,很寬很廣的一條大街被擁得水泄不通。人們紛紛議論,為汪太監惡貫滿盈今天在妓院中挨了打而開心,同時也為此刻的汪直護兵持著臬司大人的令箭調兵去了,這位英雄怕是要吃大虧而擔心,
在望江樓下等候韓起鳳的保甲怕出大禍,三腳兩步地忙忙趕至妓院中,正值韓起鳳按住了汪直痛打,藩臬司及副使、參政、知府等官員,怕吃眼前虧,都乘機溜下樓梯,巴巴地望救兵到來。
保甲進了妓院,見了臬司羅成章也來不及行禮,忙低聲對他說了韓起鳳大兵過境、無人迎送而動怒親自鬧妓院的事,羅成章又對藩司周君平說了,兩人都是一樣地大驚,其他如參政副使、知府、同知等更是不知所措;又聽得汪直在樓上已被打得力竭聲嘶,連救命都喊不動了。羅成章隻好拖了周君平硬著頭皮上樓,一麵再三勸住,一麵再三向韓起鳳謝罪陪不是。韓起鳳的氣這才平了一半,把汪直一推,一個倒翻斤鬥就直直地跌下樓梯去,被他的護兵們救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