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6章 明君聖主風雲風月事 (1)(2 / 2)

假仙女專銷帝王魂

孝宗做著太平天子,與民同樂,可算是開了明代未有的盛世。一年年這樣過去,轉眼已是弘治九年,孝宗的圖治精神慢慢有些懈怠了,他恃著外事有謝遷、李東陽、劉建以及戴珊等,內事有馬文升、徐溥、劉大夏、李夢陽等,孝宗樂得安閑遊宴,擁著張皇後、金貴妃,不是翱遊西苑,便是徜徉萬歲山。

孝宗又在萬歲山上蓋起座摘星樓和毓秀亭來,這項建築工程都由內監李廣一手包辦。峻工之後,李廣又去強搬些民間的山石花木蟲鳥等東西進來,果然深宮裏的皇帝被這些有趣的東西大大地取悅了,李廣於是得了大大的重賞。李廣又百般地獻媚金貴妃,她自然在孝宗麵前替李廣吹噓,說他能幹又老實。孝宗於是漸漸寵任李廣了。

李廣為在宮中培植勢力,又極力推出同黨楊鵬。過不上多久,孝宗對楊鵬的寵信也不下於李廣了。李廣、楊鵬兩人一個本是狼一個本是狽,如今小人得勢,免不了在一處作奸弄弊,先把內監宮人們一個個地收服,然後就和各處的太監頭兒做對,結果不到半年,凡宮中太監所任的重要職役,都換成了李廣、楊鵬的私黨。不想新的戰爭又開始了,楊鵬見李廣權在自己之上,於是暗鬥開始了,而且非常劇烈。一時間,宮中的內監宮人有李黨、楊黨兩派,捉著一點點兒事,就在孝宗麵前互相攻訐,但兩黨的爭執始終不曾分出高下。

李廣因為楊鵬是自己提拔起來的,現在居然要與自己分庭抗禮了,豈不活活氣死,於是李廣爭寵的心也益加迫切。後來,李廣默察孝宗很相信釋道一類的東西,就去都下舊書肆中搜羅些煉丹的書籍來置放在案頭。孝宗看了愛不釋手,天天披閱這些道書,研究長生之法。於是那天孝宗指著一冊《葛洪要著》,問侍立在側的李廣可懂得這書中的玄理,李廣忙跪下陳奏:“奴婢凡胎濁眼,哪裏能懂得?陛下如要參透它,非神仙點化不可。”孝宗搖搖頭:“神仙不過是世人傳說而已,人間哪有什麼真神仙?”

李廣卻一臉嚴肅且凜然而絕秘地說:“若講活佛世間或者沒有,至於神仙,奴婢倒遇見過的,的確是位法力浩大的金仙。”孝宗驚道:“真的!?”李廣叩頭保證:“奴婢怎敢說謊!?”

孝宗半信半疑地問:“如今那神仙在哪裏?”李廣皺著眉,為難地說:“既做了仙人,自然行蹤無定,什麼方壺圓轎羅浮蓬萊,都是棲息之處……”孝宗立時就不悅地打斷他:“這樣說來,還是找不著的,那你還講他作什麼!?”李廣忙道:“非也!求仙,第一要心誠,第二要有緣。有緣的人就是不去找神仙,他自己也會尋上門來的。心誠的人隻須望空求禱,神仙雖在五嶽三山,相距千萬裏,也立刻就可見麵。”孝宗這才回嗔作喜,來了興趣,李廣於是就又說:“陛下如真心想求神仙一降,須要齋戒沐浴三天,再在宮中收拾起一間空室來。到了晚上,焚香在室外祈禱,若是有緣,那神仙就會降臨室中的。”孝宗猶疑半晌說道:“姑且試他一下。”李廣領旨,唯唯退去,吩咐小監們收拾淨室,安排香案。

到了三天後的一個深夜,孝宗帶著兩名小太監到了禦園中。李廣引路到了他收拾出來的那間淨室前,就著案上燃著的香燭,孝宗親自對天默禱,接著推門入淨室,卻靜悄悄寂無一人。孝宗不覺失望,回頭就訓李廣:“朕早說過了哪有什麼神仙,你看怎麼樣?”李廣不慌不忙地跪稟道:“這是陛下不誠心的緣故,倘若陛下依著奴婢的話去做,自當有應驗。”

孝宗回宮後,李廣和他的黨羽仇雯等足足忙了一晝夜。第二天黃昏,孝宗真的沐浴齋戒,隻同李廣一人到淨室前祈叩。一連三夜如此,在孝宗已不耐煩時,卻不想淨室的窗隙中隱隱似有人影,孝宗忙推開淨室大門,借著外麵的燭光,看見室中的蒲團上端端正正坐著一個披發的道人。孝宗不禁呆了呆,那道人卻早立起身來,向孝宗長揖道:“陛下駕到,小道有失遠迎,乞恕死罪!”

孝宗細打量這個道人,廣額方頤,童顏鶴發,兩目灼灼有神,銀髯飄飄腦後;身穿紫袍,腰束杏黃絲絛,背負寶劍,肩上斜係著一個葫蘆,足登粉底雲鞋,右手持著青棕拂塵,真是道骨仙風,儼然出塵之姿。孝宗不由得肅然起敬:“敢問仙長高姓法號?現在何處修煉?”道人稽首答道:“小道姓方名如仙,素居泰山極峰,連朝望見陛下宮中的香煙衝上霄漢,看天子虔誠祈禱,所以不避塵囂,特來和陛下晤會一麵,天明就要回山。”

孝宗忙請仙長臨紫雲軒一談,然後由李廣掌燈,孝宗與道人攜手並行。到了紫雲軒內,孝宗南向坐了,賜道人金墩,那道人也不拜謝,長揖就坐,聽孝宗欲研究內典玄功,向他請教修煉之法,道人微然一笑:“若要修煉,人須要不染紅塵,靜心琢磨,日久自通達。現在陛下以富貴繁華之身,欲效心同枯木,這是第一件辦不到的事,怎麼能夠修煉呢?至若玄功內典,為彭祖所留傳,其法以禦女為修煉途徑,乃補采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