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馮·布勞恩:現代航天之父(2 / 2)

布勞恩受命於危難之時,他以高度的責任感很快摒棄前嫌,全心投入了工作。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他領導的火箭小組就精心完成了用丘比特—C火箭發射“探險者1號”小型衛星的準備工作。1958年1月31日,丘比特火箭把“探險者1號”安全準確地送抵太空。美國終於進入了太空時代。

為了趕上和超過蘇聯的航天技術,布勞恩又受命將人送入太空,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阿波羅計劃”。要完成這樣前無古人的計劃難度可想而知,布勞恩勇於麵對挑戰,承擔下了這項任務。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布勞恩終於收獲了輝煌。1969年7月16日,這是世界航天事業上一個不朽的日子。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在布勞恩的指揮下,“土星5號”火箭將阿姆斯特朗、艾德林和柯林斯三名宇航員送入了太空。四天之後的7月20日下午1時42分,阿姆斯特朗和艾德林與留在指揮艙裏的柯林斯告別,爬進“老鷹號”登月小艇,飛向了月球。7小時之後,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了人類的第一個腳印。對此,阿姆斯特朗後來有一句名言:“這一步,對我個人來說,是小小的一步;對整個人類來說,卻是一次巨大的飛躍。”

布勞恩成功了!但他卻遭到一些人的排擠,隻得主動引退。1977年初,美國總統福特授予他國家科學獎章,以示對他卓越貢獻的肯定。同年6月16日,布勞恩因病在弗吉尼亞州逝世,享年65歲。

人們將永遠懷念這位太空探索的先驅者。卡特總統是這樣對布勞恩進行評價的:“馮·布勞恩代表著太空探索和技術的開創性應用……不隻是美國人民,全人類都因他的努力而受益。”

諾爾曼·博勞格:

美國“綠色革命之父”

20世紀50年代初,在整個拉美國家掀起了農業改革運動熱潮,他是這場“綠色革命”的帶頭人。

諾爾曼·博勞格於1914年3月5日出生在美國依阿華州克雷斯科。他的祖父經營了一個小農場,他十分感興趣。在祖父的熏陶下,博勞格從小就對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在高中時便主修《農業》,畢業後考入明尼蘇達大學,攻讀森林學。1935至1938年,在美國森林研究所工作。1938年,他離開了漂亮溫柔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又一次人明尼蘇達大學,攻讀植物病理學,並於,1942年獲博士學位。

20世紀40年代,發達國家在第三世界發起了“綠色革命”,這是一項以培育和引進高產稻麥新品種為主要內容的生產技術改革活動。博勞格應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的聘請,從1944年起到墨西哥,在那裏工作了25年,1951年,博勞格研究出了小麥良種“墨西哥號”,它能使產量由原來的4500公斤提高到8000公斤,為此,整個拉美掀起了農業改革運動的熱潮,博勞格成了“綠色革命”的帶頭人。

為了使小麥良種能夠得到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從1959年開始,博勞格到亞洲的許多貧窮的國家,耐心的說服農民,並且認真的示範和指導,終於使這些國家的小麥增產達到60%,在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阿富汗、伊朗等許多地方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人們讚譽他是“同饑餓頑強搏鬥的農學家”,他是無愧於此殊榮的,為了解決貧窮國家的饑餓問題,他犧牲了許多,在他剛離開家時,他的一個兒子出生,卻又很快地夭折了,而博勞格卻不得不強忍悲痛,繼續實驗,他一生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貧窮落後的國家中度過,放棄了在美國舒適溫暖的家庭生活。鑒於“世界上沒有一個像他這樣年齡的人,在為一個饑餓的世界提供糧食方麵作出了如此巨大的貢獻”,博勞格榮獲了1970年諾貝爾和平獎。在授獎儀式上,博勞格表示將繼續開展“綠色革命”,為發展中國家人民提供更多的糧食,並不無憂慮地談到日益嚴重的人口問題,指出:“既然人類是有理性的動物,我深信在今後幾十年裏,人類終將認識到,人口不負責任自由增長的道路,是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

“綠色革命”雖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但也遇到了相應而來的一些問題:單憑單一的技術措施是不可能使所有問題得到解決的。所以近年來,“綠色革命”已由單一的推廣高產品種,逐步轉向進行綜合的農業改革。

人們逐漸認識到綠色革命的重要性,意識到人口問題的嚴重性,人們深深懷念在這場革命中作出重大貢獻的創始人,“綠色革命之父”——博勞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