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劉曄獻策(1 / 2)

此時的張魯,由於袁耀自西向東的進攻路線而封鎖了消息,才剛剛得到了來自上庸的戰報,已然是憤怒不已,並且得到探馬回報,說袁軍五天之前就已經到了房陵城下,張魯更是又驚又怒,不知道這袁耀來的為何如此之快,當下點齊了本部三千甲士,星夜趕往西城縣,計劃與在西城的一萬守軍合兵奪回上庸。

兩漢時期,一般不帶甲的步卒被稱為徒手(隻是不帶甲,不是徒手作戰),而甲士一般都是有些軍功的軍士,漢朝延續秦朝二十級軍功爵位製度,隻有起碼是最低一等爵‘公士’的軍士才有資格著甲。雖然到了漢末規矩有所容緩,但是也能側麵說明這一隊軍士的戰鬥素質。

十天後,張魯的本部已經和守在西城的一萬守軍彙合。

此時的袁耀此時已經回到了上庸,於此同時,孫香帶著兩萬精兵,來到了房陵。

原來早在袁耀渡江築陽的時候,就安排袁毅把所有白馬送了回去,並且帶回了袁耀的書信給袁術,袁術看了書信無可奈何,兒子已經渡江去上庸了,自己如何擔心也沒有辦法。書信中,袁耀指名道姓的提到請袁術派孫香來。

袁耀知道,曆史上袁術稱帝之後,老孫家幾位兄弟紛紛叛出袁術,隻有孫香還在袁術手下當汝南太守,並接受了袁術的征南將軍的職位,袁術也一直對孫香很好。

之前袁耀也思考過這種情況的原因,他感覺除了孫香當時作為汝南太守,地理位置上距離孫策的會稽比較遠以外,還有可能那時候的孫香已經徹底倒向了袁術。其中情況其實並不難理解,孫香作為孫堅的族子,其實跟孫策以及當時的廣陵太守孫堅的小舅子吳景應該並不融洽。老孫家的盤子少,吃肉的人卻不少。又有依靠袁術,作為族子的孫香才能吃口飽飯。

第一時間,袁術已經叫來了閻象和劉曄,當日袁耀和袁術詳談其麾下的部下時,父子兩個人已經達成了共識:戰略方向的事情需要多聽取閻象的意見,而戰術問題則需要多聽取劉曄的意見。

因此此時袁術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這兩人。

待到兩個人來到,袁術將手中的書信遞到了閻象的手中說道,“都看看吧,耀兒帶兵去打上庸了。臨走之前送了書信過來,要孫香去支援,我們此時應該如何行事呢?”

閻象和劉曄對視了一眼,閻象首先開口道,“主公,我軍應該立刻發兵,令孫香帶兩萬人馬去支援公子。”

劉曄也點頭道,“我聽說張魯當年入漢中隻帶了兩萬人馬,如今不過一年,張魯的兵力應該分散在入關的各個關口,讓孫香帶兩萬兵去支援應該足以。”

袁術點點頭又問道。

“我還有一事不明,袁毅跟我說,耀兒是因為米賊扣了南陽百姓前去救援,既然如此,他為何不去打扣留百姓的房陵,而是舍近求遠去上庸城呢。”

閻象斟酌著說道,“主公,公子也許用了聲東擊西的計策,自己率兵去打上庸城,用來吸引房陵守軍去救,我們隨後從南陽出發,趁房陵空虛,攻下房陵。如果是種情況,我建議我軍還是出兵上庸,沿公子的去上庸的水路去找公子,公子隻帶三千人,絕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我們應該首先保障公子的安危,如果公子自己打下上庸,我等可以順勢合兵去打房陵,如果公子偷襲不成,我軍也可以去接應公子,以防公子有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