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劉曄獻策(2 / 2)

袁術不置可否的看向劉曄,“子揚,有什麼意見?”

袁術之所以如此重視劉曄,是因為之前袁耀再三囑咐袁術,一定要多多詢問劉曄的意見。畢竟劉曄預測大師的身份不是鬧著玩的,穿越之前,袁耀甚至認為劉曄才是那個拿劇本的人,能夠根據有限的信息,把結果料想的一點不差,還能根據自己的猜想,做出完美的處理方案。

劉曄思考了一陣,拱手對袁術說道,“主公,我們可以假設有三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公子逆江而上,到了上庸之後被發覺,我認為公子逆水路連續行軍後,並沒有能力再搭建營寨和守軍對峙,如果偷襲敗露,此時公子的首選應該是原路撤退,避免被守軍殲敵於河岸,如果再等到房陵來援救,形成合圍之勢,那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我認為公子一計不成不會再行險計。

第二種情況是,公子順利的拿下了上庸,此時公子定然稍作休整就會立刻去攻房陵,畢竟此次公子的目的就是拿下房陵,解救南陽郡百姓。公子從上庸出發必定走陸路,到房陵下寨,房陵守軍雖然多,而公子從西路漢中方向去打房陵,房陵守軍一則不知道公子的底細,二則因為漢中的情況不明,必然不敢出城迎戰。如果公子拿不下房陵,我軍此時從築水而上合計房陵,則房陵可下。即使我軍攻城日久,張魯已經奪了上庸城,我軍則可以帶著公子順流回到南陽,如果合擊拿下上庸,則還能賺一個房陵城,拿不下房陵還可以保得公子回來。

第三種情況是,如果公子已經拿下房陵,我軍可以從房陵長驅直入,三日後可達上庸與張魯對峙,則張魯必然退兵,公子和上庸、房陵必然無虞矣。”

不愧是劉曄,列舉三種情況:第一,袁耀拿不下上庸直接撤兵,城攻不下來,袁耀人可以回來。第二,袁耀拿下上庸,孫香走近路和袁耀彙合打下房陵,袁耀人可以回來,還得了一個房陵。第三,袁耀拿下了房陵,上庸還沒有失,則得了房陵和上庸兩個城。換句話說,如果直接去上庸,很可能到了地方,不但黃花菜涼了,袁耀也涼了。

袁術認真聽了劉曄的建議非常高興,再問閻象,“先生以為子揚的見地如何?”

閻象先向劉曄躬身一禮,再拜袁術,“子揚之見遠勝過於我,主公可以依計行事。”

“哈哈哈,雲在青天水在瓶,先生不必妄自菲薄,都是為我出謀劃策,沒有高低之分,隻是選更合適的罷了。”袁術笑到,“就這麼定吧,令孫香點精兵兩萬,星夜趕赴築陽,命築陽令急速調配戰船,孫香一到即刻登船,到了房陵依計行事,不得有誤。”

“主公英明!”,閻象領命與劉曄一同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