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溫軍陣腳大亂,
被打得丟盔棄甲。
李克用哈哈大笑,
拍著孟知祥肩膀:“知祥啊,
這腦袋瓜,
抵得上千軍萬馬,
往後必有大用!”
經此一役,
孟知祥聲名更盛,
軍中無人不服,
士兵們見了他,
都恭敬地行禮,
喊一聲“孟將軍”。
又一回,
李克用被敵軍圍困,
糧草斷絕,
士氣低迷。
諸將急得團團轉,
有人提議拚死突圍,
有人主張堅守待援。
孟知祥卻獨自溜出營帳,
圍著敵軍營地轉了好幾圈,
回來後神秘兮兮地說:“主公,
敵軍雖圍得嚴實,
但後方運糧通道守備薄弱,
咱們派一支輕騎,
突襲糧道,
斷其糧草,
不出數日,
敵軍自亂。”
李克用半信半疑,
但眼下也無他法,
便依計行事。
果不其然,
敵軍沒了糧草,
軍心渙散,
李克用趁機突圍,
成功脫險。
入蜀掌權,暗流湧動
後來,
局勢變幻,
李存勖派孟知祥入蜀,
美其名曰“鎮撫”,
實則大有深意。
臨行前,
李存勖拉著孟知祥的手,
語重心長地說:“知祥啊,
蜀地富庶,
也是個燙手山芋,
那幫地頭蛇不好對付,
我信得過你,
可得給我穩住嘍。”
孟知祥心裏明白,
此行凶險,
但機會難得,
當即應下:“主公放心,
我定不負所托!”
初入蜀地,
孟知祥就察覺到各方勢力盤根錯節,
當地舊臣、
軍頭,
還有朝中派來的監軍,
都各懷鬼胎。
一日,
朝堂議事,
本地權臣董璋跳出來發難:“孟大人,
你初來乍到,
可別淨想著改咱們蜀地的規矩,
咱這兒自有一套章法。”
孟知祥不慌不忙,
微微一笑,
眼裏卻透著不容小覷的本領芒:“董大人,
我來是為幫襯大夥,
讓蜀地更安穩富足。
規矩自然尊重,
可若有害百姓、
礙發展的陳規,
該改還得改。”
幾句話,
說得不卑不亢,
噎得董璋幹瞪眼,
朝堂上一時噤若寒蟬。
私下裏,
謀士趙季良偷偷提醒孟知祥:“大人,
董璋這夥人不好惹,
得早做打算。”
孟知祥眯眼一笑:“無妨,
他們有盤算,
我也有後手,
慢慢周旋便是。”
夜裏,
孟知祥獨自在書房,
對著蜀地地圖沉思良久,
將各勢力範圍、
兵力部署細細標注,
心中已然有了應對之策。
彼時,
蜀地恰逢大旱,
百姓顆粒無收,
餓殍遍野。
舊臣們卻忙著囤積糧食,
哄抬物價,
根本不顧百姓死活。
孟知祥得知後,
雷霆震怒,
當即下令開倉放糧,
賑濟災民。
董璋等人跳出來阻攔:“孟大人,
這倉裏的糧食可都是以備不時之需,
怎能輕易放發?”
孟知祥瞪圓了眼睛,
嗬斥道:“百姓都快餓死了,
還有什麼比人命更要緊?
若再阻攔,
休怪我軍法處置!”
一番話說得董璋等人啞口無言,
糧食順利發放,
百姓對孟知祥感恩戴德,
高呼“孟青天”。
平叛擴權,根基漸穩
董璋終究是耐不住性子,
聯合東川節度使反叛。
消息傳來,
成都震動,
街頭巷尾人心惶惶。
部將們急得團團轉,
紛紛請戰。
孟知祥卻鎮定自若,
召集眾人分析戰局:“董璋看似來勢洶洶,
實則外強中幹,
他與東川臨時拚湊,
軍心不穩。
咱們據城堅守,
待其銳氣耗盡,
再出擊。”
戰事一開,
正如孟知祥所料,
叛軍久攻不下,
士氣低落。
成都城牆上,
孟知祥日夜巡視,
鼓舞士氣:“兄弟們,
叛軍撐不了多久了,
咱們守住家園,
勝利就在眼前!”
士兵們見主帥與自己同甘共苦,
士氣大振。
這時,
孟知祥親率精銳出城突襲,
衝鋒號一響,
他拔劍高呼:“兒郎們,
今日破敵,
就在此時,
跟我衝!”
士兵們被主帥氣勢感染,
如猛虎下山,
打得叛軍四散潰逃。
此役過後,
孟知祥不僅剿滅叛軍,
還順勢收了東川之地,
威望大增。
戰後慶功宴上,
成都府張燈結彩,
酒香四溢。
酒過三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