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人民政府給予齊白石崇高的地位和榮譽(榮譽(yù):光榮的名譽。)。1950年4月,徐悲鴻任新成立的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仍聘(pìn)齊白石為名譽教授;1953年當選為全國美協主席;1954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1957年任命為北京中國畫院名譽院長。1953年,在齊白石壽誕(dàn)之日,文化部授予(授予(shòuyǔ):給與(勳章、獎狀、學位、榮譽等)。)他人民藝術家稱號。在頒(bān)發的榮譽狀上寫道:“齊白石先生是中國人民傑出的藝術家,在中國美術創造上有卓越(卓越(zhuō):非常優秀,超出一般。)的貢獻。”周恩來總理和國內文化界著名人士都前來向他祝賀。1955年,政府又撥專款(kuǎn)為齊白石買下鼓樓大街雨兒胡同的一座舊王府宅院,修葺(修葺(qì):修理(建築物)。)一新。冬天齊白石搬入新居。後因管理不善,老人起居生活不習慣,在周總理的關懷下又搬回跨(kuà)車胡同15號。為此齊白石曾有詩雲:“暮年逢盛世,搭幫好總理,老驥(jì)珍伏櫪,報國誌千裏。”對政府為他作的一切是深懷感激之情。
安逸(yì)的生活,舒暢的心情,使他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中仍能保持旺盛的創造力。1952年應邀到頤(yí)和園拍攝電影,晤汪靄(ǎi)士、梅蘭芳。拍完電影,梅蘭芳講鴿子的習性,又放飛了8隻鴿子在空中盤旋。齊白石仔細觀察。回家後又親自養鴿子以觀察其動態。弟子胡橐(tuó)曾拿畢加索畫的鴿子給他參考。齊白石說:“他畫鴿子飛時要畫出翅膀的振動。我畫鴿子飛時,畫翅膀不振動但要在不振動裏看出振動來。”後來他畫“丈二匹”大幅《百花與和平鴿》向在北京召開的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獻禮。
1956年,世界和平理事會將1955年度國際和平獎金——榮譽獎狀、一枚(méi)金質獎章和500萬法郎(人民幣3.5萬元)授予齊白石。9月1日,首都隆重舉行授獎儀式。郭沫若主持大會,文化部長茅盾代表世界和平理事會國際和平獎金評議委員會,將獎金親自授予齊白石。並代為宣讀頌詞:“把國際和平獎金授予齊白石先生的決定,不僅是根據這位畫家在藝術領域(yù)中獲得的高度成就,更重要的是由於他畢生頌揚的美麗和平的境界,以及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善良願望,在全世界得到了共鳴(共鳴:由別人的某種情緒引起的相同的情緒。)。”
1957年春,齊白石衰(shuāi)象漸加,行為不便。毛澤東曾派秘書田家英來慰問,並勸其“節勞少見賓客”“靜居休養”。5、6月間坐著政府送的安藤輪椅,遊陶然亭公園。天天念叨(dāo)著要回湘潭老家。9月15日精神恍惚(恍惚(huǎnɡhū):神誌不清。),16日病情加重,送北京醫院,下午6時40分與世長辭。17日在北京醫院入殮(liàn)。遵老人生前所囑,將兩塊刻著齊白石籍貫、姓名的石章和他使用30多年的紅漆手杖,一並放入他自己設計的湖南杉木棺中。移靈嘉興寺殯(bìn)儀館。
9月21日,各界吊唁(吊唁(yàn):祭奠死者並慰問家屬。)人士絡繹不絕(絡繹(luòyì):(人、馬、車、船等)前後相接,連續不斷。),挽詩、挽聯、花圈無計其數。全國美術家協會挽聯雲:“抱鬆喬習性,守金石行操,崢嶸(崢嶸(zhēnɡrónɡ):比喻才氣、品格等超越尋常;不平凡。)九七春秋,不愧勞動人民本色;抒稻黍(shǔ)風情,寫魚蟲風趣,灼(zhuó)爍(shuò)新群時代,平添和平事業光輝。”9月22日舉行公祭。郭沫若主祭,周恩來、陳毅、林伯渠、董必武、陳叔亮、周揚、茅盾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齊白石生前好友,門生及國際友人四百餘眾參加公祭。祭畢,齊白石靈車在數十輛護送汽車和夾道人群中緩緩開往西郊魏公村湖南公墓,葬於胡氏夫人墓左側。墓前佇(zhù)立花崗岩碑,上寫著齊白石自題的:“湘潭齊白石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