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理查德·斯通:國民經濟核算體係的創立者(3 / 3)

此後的十年中,斯通的興趣集中在三個題目上。第一是社會人口學。其次是在英國國民帳戶中試驗調整法,並有初步的成果問世。1942年,與大衛·香佩農及詹姆士·梅德寫了一篇論文,題為《國民收入估計的精確性》。第三是經濟增長和波動的數學仿真模型,它們的穩定性和對它們的控製顯示出某種思想。

斯通在發展國民經濟核算方法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突出貢獻。為了考察和分析一個國家構成的經濟單位中的無限具體和複雜的交易網絡,必須設計係統的總結和加總的方法。一個國民賬戶體係便是實現簡化和綜合的一個方法。

斯通根據J·R·希克斯提出的“社會核算”的思想,具體編製了英國的“國民經濟核算”模式。這一模式為當時英國政府有效利用戰時資源,戰勝納粹德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理查·斯通對大量統計材料的係統加工的實驗令凱恩斯感動地驚呼:“我們在一個通過統計的快樂時代中。”

在開始時,斯通設計國民賬戶的思想的目標是把各個子部門的國民賬戶完全綜合,在它們之間的國民賬戶表示全部國民資源管理。一個賬戶每個收支項目必須在另一個賬戶中作為相反的項目——分別為支出和收入——重新出現。例如,一個綜合賬戶體係包括家庭收入和支出、企業部門的支出和收入、國民儲蓄和投資、政府部門的支出和收入,以及與其他國家的支付平衡。這種複式會計對許多交易提供了交叉核對統計的機會,來自不同來源的數字必須吻合。

斯通的工作很快擴大到涉及國際應用體係,而不僅用於英國。戰爭剛結束,斯通被任命為聯合國支持的國際專家組組長,編製可以推薦國際使用的標準化國民會計格式。一本初步的備忘錄已在1945年出版,其他版本接著出版,最後一次是在1968年由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發行的。所有這些備忘錄都是在斯通的指導下編寫的。

國民經濟核算體係(SNA)是當今世界通行的兩大核算體係之一,聯合國於1968年采用了它,目前世界上已有70多個國家編製了各自的國民經濟核算體係,其理論根據和模式皆來自斯通的《國民收入與支出》一書。

具體來說,國民經濟核算體係,將微觀經濟簿記原理與宏觀經濟要領和模型相結合,綜合運用統計、會計和數學方法,係統地測算某一時期內一國(地區、部門)的各經濟主體的經濟活動,包括這些活動的結果,各種重要的總量指標及有關的組成要素。它表示一國的國民經濟結構及各部門之間的聯係。該體係是建立宏觀經濟模型、進行計量分析的基礎,為製定一國的經濟發展計劃和經濟政策提供了有效的統計數據。

斯通曾在1946年獲C·B·E獎,1978年獲騎士獎。由於斯通對國民經濟核算體係的發展所做的貢獻,而獲得198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正像瑞典皇家科學院在宣布1984年獲獎人選時所評價的那樣,斯通是“一位對國民經濟核算不同體係的理論基礎及實際應用進行研究的先驅和推動者,這些形成了各國所普遍缺乏的平衡經濟分析和經濟政策運用的基礎”。今天使不同經濟部門相互聯係的平衡計算的國民經濟核算,被認為是國家資金狀況和發展模式係統報告的一個自身說明和必不可少的部分。但是,在40年代初期,以邏輯上相互聯係的國民經濟核算體係形式所作的報告和分析卻形成了一場創世紀的改革,這是新的方法論的驚人發展。斯通正是這一改革中的主要代表人物。

由於斯通在國民經濟核算體係方麵的先驅性研究和首創精神,他對經濟科學發展做出重要貢獻。自從50年代以來這些體係都取得了獨特的國際影響,而且在它們產生據以做出國民預算的預測的係統性文件的同時,是周期性和結構性分析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斯通於1991年12月6日在英國劍橋去世,終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