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與權勢同歸於盡的何太後(2 / 3)

何皇後毒死王美人之後,漢靈帝擔心兒子劉協遭到不測,就將他送到永樂宮,請母親董太後收養,號稱董侯。漢靈帝常常思念冤死的王美人,曾作《追德賦》、《令儀頌》來哀念她,對其子董侯劉協非常鍾愛。當群臣奏請立太子時,何皇後所生的兒子史侯劉辯雖然年長,但漢靈帝認為劉辯為人輕佻,缺乏君主應有的尊嚴儀表,難以做人主。董太後就乘機勸漢靈帝立劉協為太子。為此,何皇後對婆婆董太後恨得咬牙切齒。不過,由於何皇後是劉辯的生母,何進又掌握軍權,漢靈帝沒有輕易決定太子人選。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病逝。死前,他把劉協的事遺托給宦官蹇碩。蹇碩在對待劉協的態度上與董太後完全一致。於是,蹇碩便設下陷阱,試圖先除掉大將軍何進,再擁立劉協。

蹇碩定下計謀以後,就著手實施了。

這天何進快走到宮門時,蹇碩的手下與他關係密切的宦官潘隱,迎上來給他使了個眼色。何進見狀,大吃一驚,他意識到事情不妙,慌忙掉頭從小道奔回大將軍府,命令部隊戒備防範,對外稱病不出。蹇碩知道計劃敗露,不得不放棄初衷,任由何皇後把她14歲的兒子劉辯扶上帝位,是為少帝。這是漢靈帝死後宦官謀劃的一次未遂政變。

少帝即位,改元光熹。何皇後成為皇太後並臨朝稱製。她委任何進與太傅袁隗為錄尚書事,輔弼朝政。宮廷鬥爭中的形勢變化,也導致了宦官集團內部發生了分化。事後,蹇碩擔心何進會報複他,就寫信給中常侍趙忠,密謀先發製人,想要與趙忠聯手捕殺何進。但蹇碩的密信被何太後的親信宦官郭勝得到,郭勝與趙忠一起向何進告發。很快,蹇碩被何進派人處死。蹇碩一倒,董太後在宮中就失去了依靠,一時之間就更無法改變現狀了。

董太後的侄子修侯董重時任驃騎將軍,領兵千餘人,他對何進任大將軍心懷妒忌,很不服氣,覺得自己也是外戚,憑什麼位居何進之下?“權勢相害”促使太皇太後董氏與皇太後何氏之間的衝突升級。另外,此時也有一批宦官依附董重,與之結為黨援,使問題更加複雜。

有一次,惱羞成怒的董太皇太後粗聲惡氣地大罵何太後:“看你那張狂的樣子,飛揚跋扈,不就是靠你哥哥何進是大將軍嗎?你要當心點,看我不讓驃騎將軍取下何進的人頭!到時候就有你好瞧的了。”何太後聽了,並不和她爭吵,隻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何進。何進自然明白她的用意,遂利用自己有利的政治身份定下應對之策。在何進的授意下,朝廷上的三公與他的弟弟車騎將軍何苗同他一起給何太後上了一份奏章,說:“董太皇太後貪財,指使手下侵吞各地上交國庫的珍寶,充入私囊。她為藩國王後,本不應留在京師,今又惡行昭彰,理應遷出永樂宮,遣返河間封國。”這樣的動作,顯得既公正又鄭重。何太後當即準奏。何進得到批複後,立即率兵包圍驃騎將軍府,收捕了董重,並逼其自殺。董太皇太後見狀,急火攻心,竟突發急症暴死宮中。

自從與宦官蹇碩鬧翻以後,何進總是覺得所有的宦官都想算計他,都要和他作對。這時,曾為何進部下的袁紹,又在他耳邊吹風,讓他殺盡宦官,並定下計策,結果反被宦官所殺。在激烈的宮廷變亂中,董卓坐收漁人之利。進京平複叛亂,廢少帝,立獻帝,並最終廢掉何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