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心理是一種陰霾般的低潮情緒籠罩的心理疾病,宛如織網般地難以揮去,而不是一種短暫的、可以消失的情緒低沉。在每個人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會碰到極大的挫折與壓力,或因人際因素、家庭的因素、經濟上的因素、工作或學業的困擾等諸多壓力事件,情緒無法獲得有效的宣泄,周而複始一再累積,很快就會產生“憂鬱”情緒。人們心裏一旦產生了這種情緒,會影響到行為和心情。
過分追求完美,帶來憂鬱心理
現在的青少年為了追求完美,對自己實施過分的要求,期望自己達到完美無缺。殊不知,在追求完美的時候,若不顧自己的實際狀況,會給自己的心理無形中帶來壓力。若平時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的表現,對自己“不完美”的地方過分看重,甚至把人人都會出現的,人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看成是自己“不完美”的表現,總對自己不滿意,漸漸地影響了自己的情緒和自信心。
青少年對自己的長相不滿,對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如意,對自己的穿戴不喜歡……心理上的這種不完美,都是由於過於追求完美,對自我過於苛刻造成的。若隻接受自己理想中的“完美”的自我,不肯接納現實中平凡的或有缺點的自我,其後果往往適得其反,使大家對自我的認識和適應更加困難。久之,心理就會滋長出憂鬱的萌芽。
王娟,某市重點中學的初三學生,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孩子,在老師眼裏是個“熊貓級”人物,在同學眼裏是“佼佼者”,惟一美中不足的是她缺乏對藝術方麵的認識。每當學校舉行什麼晚會,同學們都報名參加了,隻有她沒有。她不會唱歌不會跳舞,每次晚會活動的舞台上都沒有她的身影。為此,她很生氣,自己一向是老師、同學心中的“驕子”。在這樣的舞台上,卻沒有自己。她就抽出一部分時間來學跳舞,可是,也許她太過於追求完美,總覺得自己跳地不好,像隻鴨子扭來扭去的。由於心裏上常常對自己不滿,時間長了,就積壓出了憂鬱的情緒,成績也隨著下降了。
像王娟這樣的青少年越來越多。殊不知,要想改善對自己期望過高的心理,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認知觀念。人不能十全十美,每個人都有優缺點,人既不會事事行,也不會事事不行,一事行不能說事事行,一事不行也不說明事事不行,優點和缺點不能隨意增加或丟掉,成功失敗也不是自說自定。一個人應該接納自己,並肯定自己的價值,不自以為是也不妄自菲薄。
大家在追求完美的時候,一定要找好自己的立足點,不要盲目地為自己過分的要求。有的青少年無形中去重視了別人,而貶低了自己。人應該立足自己的長處,清楚,接受並盡力改進自己的短處。成功時應多反省缺點以再接再厲,失敗時多看到優點和成績,以提高自信和勇氣。對青少年來說,必須明確自己的期望是什麼,以及這種期望的來源是來自自我的本身能力和需求,還是從滿足他人的期望出發。隻有明確這一點,才可以真正認清自己,規劃自己的發展方向,最終建立獨特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