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人各有所長所短,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應欣賞自己的獨特性,並不斷地激勵自己。
接納自己的不足,戰勝憂鬱
目前,青少年憂鬱心理有明顯增多跡象,然而,人們對這一心理現象的認識依然模糊不清。很多人認為青少年偶而想不開或心情不好,這是很正常的一種心理。事實上,憂鬱心理往往會導致青少年情緒障礙,延誤就醫的結果經常導致學業中輟,甚至誤了一輩子的前途
具有憂鬱心理的青少年,往往不願與他人交往,學習動力不足,對以往感興趣的文體活動、影視也感覺平淡乏味。性格越來越內向,甚至離群索居,自我封閉,有時又無故煩躁不安等。
小敏同學的父母在“熱潮”中雙雙下崗,家庭條件十分困難,聰明勤奮的小敏由於性格內向,父母下崗無疑讓她的心裏蒙上了一層陰影。她擔心學業因家庭困難而被中止,心中的憂鬱無處訴,從此變得沉默寡語,與同學之間的交往也變少了,遇有人與其打招呼或全然不睬,或報以淡笑。幸而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一所名牌大學。雖然家裏困難,但父母還是非常願意供她讀大學的,可是她上大學不到一個學期即因心理症狀而休學。
小敏因為自己的家庭條件不好而導致憂鬱的心理,從心理學上來說,這是很正常的現象。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都在“攀比”,家庭、經濟、吃穿、長相等,而這些對於條件不好的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心理上的自卑,時間長了就產生憂鬱。
其實,大家不要為自己的不足而失落,要敢於去接受自己的那些不完美。在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大家要去認真對待自己,可以從下麵幾方麵著手:
獲得支持。青少年遇到挫折、失意時,絕對不要悶在心裏,找家人或朋友談談,不僅可以宣泄情緒,他們或許可以給你不同的看法。
積極態度。凡事保持樂觀的想法,即使是失敗了也應該勇敢麵對,因為失敗是成功之母,凡事抱著正麵積極的想法,不要因為看到陰天就想到下雨,下了雨更應該想到雨過天晴之日,風雨過後是彩虹嘛,總有一天必能“心想事成”。
生活有規律。很多青少年朋友因為學習時間抓的緊,認為運動浪費時間。或是為了準備應考而常常“開夜車”。需知,學習需要勞逸結合,即使要考試也不要常常為了準備考試而熬夜,更不應該利用運動時間而苦學習。適度的運動可以放鬆身心,讓學習更有效率。
定計劃留有餘地。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考慮明天幹什麼。計劃不能定的太高,也不要太低,充分留有餘地。這樣每天都可以順利完成計劃。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跳一跳就可以摘下果實來”。
及時肯定自己。每天晚上睡覺以前,要充分肯定自己這即將過去的一天的成績和進步,不講消極的東西。能寫日記最好,把好的體驗、進步、成績記到日記上。天天都這樣記日記,覺得生活會越來越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