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渴望成功,可走向成功的道路又是那麼崎嶇而漫長,充滿著看得見看不見的困難和競爭對手,其中最強大的對手其實就是你自己。你的一切消極心態就是你最大的敵人,可是你又該用什麼去戰勝它們,到達成功的巔峰呢?如果說失敗是成功之母,那麼自信就是成功的基石。

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深窺自己的心,而後發覺一切的奇跡在你自己。自信是一種來自於心靈的力量,自信是一種說服力,在開始時,看起來仿佛不會成功的事,假如你堅持地做下去,它就會成為對自己的一個證明。相反的,假如你因為別人的懷疑或批評而猶豫不決,退縮不前,那不用別人阻擋,你自己就打敗了自己。

培養自信,戰勝自我

在現實中,強者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自己,而自己成功最大的障礙是缺乏自信。隻要你自信,隻要你尊重自己、堅信自己,你就是偉大的,最終的成功必定屬於你。自信是一切成功者的鈣質,沒有自信的人,將一事無成。對於青少年而言,培養自信是尤為重要的。

相信自己,無所不能。相信自己,無所畏懼。自信心是人生成敗、幸福與不幸的關鍵。同時,人也是理解自己和與他人相處的關鍵。信心是行動的發條,基於信心而來的那種無比的驅策力量,就是締造人世間一切偉業殊功的源頭。人有信心,就有希望。信心能使軟弱的人變得剛強,毅然承擔一切苦難與折磨,接受任何考驗和試探。

一天,上帝分別送給三個年輕人一些同樣幹癟的種子:第一個年輕人大呼:“上天為何如此不公?這麼幹癟的種子怎麼能夠發芽?”隨手扔掉種子後,他在報怨聲中結束了一生。第二個年輕人抱著試一試的心理,播種、澆灌、施肥,但很快就放棄了。後來,他終生為尋找一些飽滿的種子而努力。第三個年輕人相信:隻要精心嗬護、盡心盡力,再幹癟的種子也能長成參天大樹,自己的汗水會換來成片的陰涼。結果,第三個年輕人很快就擁有了一大片森林。在這個故事中,第三個年輕人選擇了前者,可見,自信是人獲勝的法寶,更是事業的保障。

青少年朋友,你自信嗎?當你成績名列前茅時,你能否告訴自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而不是“這次運氣真好!”而造成心理上的壓力;當你成績有了進步,你能否對自己說:“學習有什麼困難,隻要努力,我一定能學好!”而不是“這次純屬僥幸,我不是學習的料。”而停滯不前;當你考試退步了,你應該向天發誓:“從現在開始,我一定努力,一定學好!”而不是“我永遠也學不好,學習對我來說就是活受罪!”而放棄了學業。如果你真的想擁有自信,就從現在起告訴自己:哪怕是一粒幹癟的種子,我也要長成參天的大樹!我相信:我能行!

所以,青少年朋友們,在生活中,麵對不幸,要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生活充滿信心;在學習上,麵對困難,要給自己信心,要永遠地相信自己可以。讓你的生活到處都充滿著自信與活力,你的生活將會是五光十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