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自我,建立自信

現在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心理都產生自卑感,內心缺乏一種內在的自我價值感,這就需要調整對自我的認識角度,來重新認識自我,肯定自我,通過不斷地發展自我建立一種獨特的人生優勢——自信。

自信是一縷和煦的春風,是一絲動人的微笑,是一片明朗的天空。自信讓我們變得幹練、成熟,自信使我們的腳步變得堅實穩健。一個不屈不撓的人,自信在心中必堅韌地站立著,站成精神上的鋼澆鐵鑄的脊梁,站成一幅永不凋謝的風景。

自信產生於努力之中。有人認為做事情隻有有了自信之後才能去行動,這就好比人學會了遊泳之後再下水學遊泳一樣,是非常荒謬的。當我們徘徊於做與不做之間時,就應該在沒有自信的情況下,大膽去做。

伊索寓言有一個故事:父子二人趕驢到集市去,途中聽人說:“看那兩個傻瓜,他們本可以舒舒服服地騎驢,卻自己走路。”於是老頭讓兒子騎驢,自己走路。又遇到一些人說:“這兒子不孝,讓老子走路他騎驢。”當老頭騎上驢讓兒子牽著走時,又遇到人說:“這老頭身體也不錯呀,讓兒子在下麵累著。”老頭子隻好讓兩人一起騎驢,沒想到又碰到人,有人說:“看看兩個懶骨頭,把可憐的驢快壓爬下了。”老頭子與兒子隻好選擇抬著驢走的方法了,沒想到過橋時,驢一掙紮,墜落河中淹死了。

例子中可以看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認可與尊重,期望獲得榮譽,因為這些可以令人精神上受到鼓舞。但是,人在奮鬥過程中,真正有作為的事不是跟在別人後麵亦步亦趨,而是需要創新。理解是具有滯後性的,如果不培養自我讚許的意識,就無法自我肯定,就堅定不了決心和信心,失敗就隨時“恭候”著你。

自信仿佛是人生坐標係上的原點,處境極其微妙,前進抑或後退,就在一念之間。具備自信就是具備了開拓進取的基礎和條件,因為有了自信,就有了創造精神和創新意識。十分成功中有五分屬於自信。成功是船,自信是帆;成功是高山,自信是登山的小階;成功是遠方的路標,自信是腳下的跋涉。

正像莎士比亞所說的:“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即是失敗的原因。”無論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人人都會遇到各種大大小小的挫折,或學習方法不當,使人困惑;或學習枯燥,使人懈怠;或成績不理想,會使人沮喪……而自信就好比一把智慧的鑰匙,幫你順利地開啟每一扇成功之門;自信就如黑暗中的燈塔,把你從困境中解救出來;自信就像人能力的催化劑,人前進的動力,能將人的各種潛能充分調動起來,發揮到最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