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犯罪心理施對策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針對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心理學家曾出了幾個預防青少年犯罪的對策。如下麵的一個例子,就可以針對這類青少年“對症下藥”。
張軍是某學校初三的學生,學習不好,愛玩、愛鬧,還和一群校外的社會青年混在一起。一天中午,他買了一瓶可口可樂,剛喝了一口,就放入了一些校外朋友給他的粉末狀的東西,而後放入附近小學某教室的一張課桌抽屜裏。第二天,坐該課桌的小學生喝了這有毒的飲料後,很快就死了。這起案件偵破後,張軍後悔不已,他說自已沒有想害死人,以為小學生吃了隻會拉肚子,但是嚴重的後果已經造成,張軍的後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懲罰。根據《刑法》的規定,投毒致人重傷、死亡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死刑,最後張軍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
例子中張軍不但法律意識薄弱,主要是受心理戲謔性的幹擾。針對這一心理問題,可以從下麵著手做起:
1.加強青少年的法製意識,強化社會責任感。建立健全針對青少年的立法製度,加大宣傳力度,強化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使對青少年的保護不僅僅隻是流於形式。學校教育時期是青少年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必由之路。因此,學校不應隻重視應試教育,片麵追求升學率,學校教育工作者也應全麵的盡到自己的責任。學校教育要把開辦法製、道德教育看成是形勢需要,把教育青少年的法律意識當作是一門升學功課一樣重視,而不能重智力而忽視德育,把法製教育當作一種形式,消極應付。
2.未成年人應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及社會公共規範。習慣是可怕的東西,一旦養成要想改變是很難的,需要消耗很大的精力。因此,未成年人應該時刻培養自己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社會公共規範,尊重社會公德的習慣,從而加強自我修養,自我調節、自我完善,自覺抵製違法犯罪行為的引誘。
3.樹立自尊、自立、自強的意識。自尊、自律、自強是做人之本,也是未成年人進行自我防範和贏得社會保護的途徑。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墮落,外界再怎樣幫助,也是無濟於事的。
4.用知識武裝自己。青少年隻有學好知識,豐富社會生活經驗,鍛煉各種能力,才能對違法犯罪行為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才能分清是非。此外青少年還要加強鍛煉身體,增強體魄,這樣有助於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時候,及時逃脫或者進行正當防衛,不至於受犯罪分子的隨意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