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喬納斯·塞爾克:傑出的病毒學家(1 / 2)

在20世紀50年代,許多科學家致力於研製小兒麻痹症疫苗,但喬納斯·塞爾克第一個獲得成功。

這種病症是否屬於傳染病?20世紀四五十年代大肆傳播的脊髓灰質炎的幸存者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些年裏美國死於此病的人們數目驚人。脊髓灰質炎曾使這個國家驚慌得束手無策,它使許多家庭逃往各個方向——進山裏,入沙漠,去歐洲,而一旦被感染就幾乎沒有康複的希望,所有這些都是真的嗎?

也許,脊髓灰質炎的另一個名字——小兒麻痹症更廣為流傳。輪椅中的畸形嬰兒和拄著拐杖的幼童們的相片足以令人戰粟,而且正是為了防止有人對小兒麻痹症缺乏足夠的畏懼,國家小兒麻痹症基金會到處張貼著帶腿支撐物的表情悲傷的孩子們的相片,以強調這些惡夢的真實性。

無論是誰能減緩這種恐懼,他都將成為民族英雄,這是不可避免的。“拯救孩子們的那個人”應給他在世界上的每個城鎮立一座雕像。

因此,事實上征服小兒麻痹症的紀念碑不是一人而是由互不相容的兩人組成。喬納斯·塞爾克博士和阿爾伯特·塞賓博士都親自創造了令人信服的成果,隻是由於公眾希望有一個英雄而不是兩個,由於塞爾克搶先一步成功,最後他贏得了紀念碑。

在時而發出的“我找到了!”的叫聲之間,就是科學界的英雄們夢寐以求的事業。塞爾克的事業的突出之處至少在兩個方麵:一是前進的速度,他超過了同領域中的其他“烏龜”

們;二是榮譽,他沒有因此而得到榮譽。“拯救了孩子們的這個人”怎麼能拒不給予諾貝爾獎呢?或者簡要地說怎麼會不授予他國家科學院成員的資格呢?塞爾克為什麼會使他的同行科學家們如此生氣呢?

無疑,他是進取的在獲得了前半個世紀紐約人可享受到的完善的公共教育之後,這個正統的波蘭猶太人移民的兒子迅速通過了醫學訓練,在密西根大學獲得了一份令人羨慕的獎學金——研究病毒學,師從著名的托馬斯·弗朗西斯——順便說一句,以後他將在塞爾克的幫助下維持生計、從事政治或非政治活動。

塞爾克在密西根的主要讚助人不是一個人而是美國政府。由於當時整個美國軍隊急需流感疫苗,以幫助贏得二戰勝利,因而軍方樂於出資讓塞爾克在這種壓力下迅速完成學業。

從那之後,在匹茲堡大學建立他自己的和平時期的實驗室就輕而易舉了,他有足夠的能力把實驗室裝備得十分精良,目的是為了對待這隻“大白鯊”——小兒麻痹症,這是一個當時世界上每一個免疫學家都在矚目的大行動。

幸運的是,塞爾克早就設法花時間做了一些基礎性的病毒研究工作,並寫了幾篇理論性的論文。這些論文引起了貝塞爾·沃可羅這個嫉妒的小兒麻痹基金會領導人的注意,他決定憑直覺行事,以便在跟隨塞爾克的方向上有所收獲。

反感的種子因此深久地播下了。到那時為止,已經有幾打值得尊敬的研究者們在小兒麻痹領域奮鬥了遠比塞爾克要長得多的時間,本應該給他們簡陋的顯微鏡提供研究經費才對。這個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塞爾克卻像個雇傭槍手,還帶著一個相當於特殊公訴人的銀行券,加上還能自由利用以前曾進行的所有基礎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