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節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1 / 2)

【原典】

荀子曰:“坐而言之,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

【古句新解】

荀子說:“坐著談論的事情,起身就可以部署安排,推廣即可實施。”

荀子認為,任何思想主張不僅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據,更要能夠放到現實中去實踐,要能夠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即“起而可設,張而可施行”,荀子對坐而論道的空談者嗤之以鼻。

一天,荀子的弟子毛亨問荀子:

“老師,我聽說楚國有一個姓張的讀書人,他講起書本知識時滔滔不絕,頭頭是道,然而,若讓他去處理世事,他卻顯得十分迂腐。”

“有一次,他得到一部關於水利方麵的書,對書進行了一番苦讀之後,認為自己能讓所有土地變成良田,於是讓人們按照他的想法興修水利。結果水從四麵八方的渠道流進了村子,把整個村子都淹沒了。”

“老師,您說這是什麼緣故呢?”

荀子微笑著說:“聞之而不見,雖博必謬。見之而不知,雖識必妄。”即聽到不如見到,即使表麵上很淵博也一定出現謬誤;看見了卻不明白,即使記住了也一定錯誤。

很多時候我們的許多經驗、知識都是似是而非的東西。

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去鑒別呢?

荀子曰:“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就是說不聽不如聽,聽到了不如看見了,看見了不如知道了,知道了不如實行它。學習到了親自實踐這步才達到至高的境界。親自去實踐它,就能弄清事理。

換言之,知識隻有接受實踐的檢驗,才能成為真知灼見,否則,隻能像紙上談兵的趙括一樣,貽笑大方。

荀子的話發人深省,它嘲諷了那些隻會死讀書的讀書人,這些書呆子不能對書本知識進行變通,不會進行思考,更別提學以致用了。

學習知識的目的在於應用。如果學而不會用,那麼再好的知識也是一堆廢物。

學以致用,不但能夠培養能力,而且還能促進成長。學以致用是學習的另一個境界,要達到這個境界,就需要平時不斷地鍛煉自己,使自己養成良好的學以致用的習慣。

宋代大詩人陸遊曾在《冬夜讀書示子》中對他的兒子進行勸勉說:“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在於致用,否則學到的知識便是無用的東西。一個人如果墨守成規地死讀書,讀死書,不躬身實踐,不善於變通,在實際生活中是不可能成為大材的。實踐出真知,隻有躬身於實踐,將書本知識融入實踐之中,在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經驗,進一步完善書本知識,自己才能提高。有的家長隻抓孩子的考試成績,忽略孩子的社會實踐,造就了高分低能的孩子。因為缺乏實踐,書本上的知識在現實生活中根本用不上,就會覺得無所適從,這造成了很多人一生的痛苦。萬事萬物都處在發展變化之中,更多的時候沒有成法可守,如果生搬硬套書本知識,難免會鬧出笑話,甚至誤國傷身。

劉羽衝,滄州人,他性情孤僻、迂腐,喜歡講求古代的典章製度,強調按典章製度辦事。他雖然勤奮,但迷信古書上的學問,而且做起來一絲不苟。

有一天,劉羽衝偶然得到了一部兵書,他如獲至寶,閉門苦究,在家中伏案研讀了一年。一年後,他覺得自己已經把這本書讀得非常明白了,就向周圍的鄰居炫耀說:“我已經把兵書研究得非常透徹了,裏麵的每字每句我都能倒背如流。如果讓我統率十萬大軍出兵打仗,絕對一點問題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