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回答說:“概括而言,小人就是好名利、好嫉妒、好聲色,不學禮義,不修養身心,任其本性發展下去的人。”
“小人從來不說真話,不講誠信,到處搞欺騙。”
“小人唯利是圖,大發不義之財。”
“小人嫉恨別人,栽贓陷害別人,好私鬥。”
“小人一旦掌握了權力,便會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小人獨斷專行,聽不進別人的勸告。”
“小人排擠賢良有功的人,陷害不與他們同流合汙的人。”
“小人隻想獨享榮華富貴,從不懂得與人分享。”
“小人甚至會公然犯法,成為強盜。”
“小人在國家混亂時,會殺父弑君,賣國投敵。”
毫無疑問,荀子讚賞君子,而鄙視小人。荀子教導他的弟子們,做君子,而不做小人。
在現實生活中,究竟是選擇做一個君子,還是做一個小人,有智慧的人會毫不猶豫地做出正確的選擇。
“君子”、“小人”的概念內涵發生上述變化,跟孔子也有很大關係。孔子經常跟他的弟子們談論什麼是君子,什麼是小人,要求弟子們要做“君子儒”,不要做“小人儒”。孔子所說的君子、小人,雖然有時還是跟身份和社會地位有點關係,但他更強調的是二者在內在道德素質方麵的差別。自孔子之後,“君子”、“小人”概念就基本上用來區分個人道德素質,跟身份、地位沒什麼關係。也就是說,不管你的官做到多大,如果你缺德,你仍然是個“小人”;而平頭百姓,道德素質高,也就是“君子”了。因此,不管是誰,隻要努力修養道德,完善自我人格,都可以成為“君子”。儒家學說的一個重要方麵,就是想叫人人都成為道德完善的君子。
荀子所說的“君子”、“小人”,主要還是從道德素質的意義上來說的。他認為君子、小人在天生的人性上,在先天的素質、智力、能力方麵,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之所以成為君子或小人,完全是後天所受到的不同影響及所形成的不同習慣的結果。荀子把個人在不同的處境和環境中接受到不同的影響叫做“注錯習俗”。另外,荀子認為,君子和小人作為人,基本的欲望也沒有什麼不同,隻不過他們用來滿足自己欲望的途徑和手段是不一樣的。正因為如此,成為君子還是小人,個人是可以選擇的,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學習、接受教育、道德修養,使自己成為君子。
另一方麵,一個人一旦成了“君子”,他就應當承擔起與天地參、治理天下,乃至為民做主的責任。因為在荀子的理想社會圖景中,君子是社會的管理者和領導者。所以在《荀子》書中,“君子”有時也指理想社會中德位相稱的在位者。他說:“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總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換句話也就是說,君子理應獲得跟他的才幹和道德水準相應的社會地位和身份,並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隻不過這個社會地位和身份不再是一種可以繼承的家族遺產,而是後天靠個人的努力“為之,貫之,積重之,致好之”的結果。
君子隻管修煉培養自己內在的品德和才能,卻不去推銷、炫耀自己,更不要說去變著法兒炒作自己。君子耿直、忠良、光明磊落、胸襟坦蕩,小人奸邪、卑鄙、汙濁、偏激、狡詐。為什麼有的人情願當小人,而不願當君子呢?其實,有個人原本的意願是當君子,之所以選擇當小人,歸根結底是受利益的驅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