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歸朝獻言(1 / 1)

長安城的官道上,馬蹄噠噠,揚起一路煙塵,林羽所在的大唐使團,曆經數月奔波,終是滿載著成果與故事,歸至這繁華帝都。陽光灑在巍峨城牆上,似為其披上一層金紗,翹首以盼的百姓們擠在街道兩旁,歡呼聲響徹雲霄,猶如歡迎凱旋的英雄,鮮花與彩帶在空中肆意飛舞,為這場遲來的 “團圓” 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太極殿內,氣氛莊重而熱烈,李世民高坐龍椅,冕旒下的雙眸滿含期許,朝堂群臣分立兩旁,目光聚焦於大殿中央那位風塵仆仆卻難掩意氣風發的林羽身上。林羽身著一襲墨色朝服,衣角還帶著草原的塵土與草香,行過叩拜大禮,昂首起身,聲若洪鍾,正式開啟這場備受矚目的述職之旅。

“陛下,臣此番隨團回訪突厥,真可謂是‘一路行來,滿眼皆奇,滿心皆悟’呐!” 林羽拱手說道,臉上洋溢著興奮之色,“初入突厥營地,那草原風光,廣袤無垠,似是老天爺用巨手鋪展的綠色絨毯,一直延伸到天際,成群的牛羊駿馬,仿若雲朵、浪花散落其間,自在奔騰,好一番生機勃勃之景!” 他繪聲繪色描述著,朝堂眾人仿若身臨其境,眼神中滿是向往。

談及文化交流,林羽更是眉飛色舞,手舞足蹈比劃起來:“陛下,咱大唐帶去的書法、繪畫、音樂,可把突厥人震得一愣一愣的!書法展示時,臣揮毫潑墨,筆鋒遊走如龍蛇,那突厥漢子們,平日裏握慣了馬鞭彎刀,初見這軟毛筆寫字,驚得嘴巴大張,能塞下鵝蛋咯,直說這是神仙手段,字裏行間竟藏著山河乾坤。繪畫呢,畫師妙筆勾勒草原盛景,比真景還多幾分神韻,他們瞧著,眼珠子都快黏在畫上,挪不開咯!音樂奏響,琵琶脆、古箏悠、二胡沉,突厥人初時懵懂,轉瞬就被牽了神,跟著節奏搖擺哼唱,沉醉其中呐。”

“突厥也不含糊,” 林羽話鋒一轉,“他們的豪邁歌舞,舞者像旋風,服飾似霓虹,歌聲穿雲霄,還有馬術競技,騎手在馬背上如履平地,射箭百發百中,看得咱們使團成員心跳加速,巴掌都拍紅了。這般交流,恰似火星撞地球,撞出了理解,融掉了隔閡,讓咱深刻悟到,雖風俗有別,可對美好之追求,人心皆同呐!”

論及農業幫扶,林羽上前幾步,神色認真:“陛下,咱帶去的曲轅犁、播種機,還有良種,可在草原掀起了‘農耕熱’。那曲轅犁,在臣演示下,像耕地小精靈,輕巧翻開泥土,比人力高效數倍;播種機均勻播撒種子,精準得如同量體裁衣。良種更爭氣,耐旱抗寒、產量奇高,牧民們從起初好奇觀望,到後來擼起袖子大幹,如今草原上麥苗粟米,綠浪翻滾,豐收在望,冬日食物短缺困境,有望成曆史咯!”

“陛下,依臣之見,這良好開局,不過是餐前小菜,後頭還有大文章可做呐!” 林羽目光炯炯,透著睿智與篤定,“文化交流上,得持續加把火,定期派文人墨客、能工巧匠去突厥,辦講學、授技藝,也邀他們來大唐,感受華夏風華,讓文化紐帶,越係越牢。”

“農業方麵,咱不能止步,派遣農技師常駐突厥,依草原水土,再改良品種、優化農具,開農耕學堂,教牧民防蟲防害、灌溉施肥,把草原農田,打造成塞上糧倉。” 林羽雙手握拳,似握住了兩國農業的希望。

“貿易更是潛力無窮,不能隻盯著絲綢、茶葉、駿馬、皮毛,拓展品類,像大唐的精美陶瓷、精巧鐵器,突厥的特色奶製品、手工氈毯,都可擺上互市貨架,豐富交易。” 林羽侃侃而談,朝堂群臣頻頻頷首。

“臣還有個大膽想法,” 林羽微微側身,麵向李世民,“在邊境設文化交流集市,定期開市,既是商貿場,又是文化秀。這邊大唐墨客現場題字作畫,那邊突厥藝人歌舞助興,百姓們買賣好物,也領略異域風情,讓邊境成為兩國情誼‘發酵地’,關係如鋼鐵,經風曆雨,愈發堅硬呐!”

李世民聽得龍顏大悅,撫掌大笑,聲震殿堂:“好!林卿所言,字字珠璣,條條妙計,恰似為朕、為大唐與突厥關係,點亮明燈,繪就宏圖。” 言罷,目光轉向群臣,“諸位愛卿,此事關乎國之長遠,務必齊心協力,速辦速行,讓林卿良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群臣齊呼 “遵旨”,聲若雷霆。此後,禮部、戶部、工部等相關部門領命而去,穿梭忙碌,或選派人才、籌備集市,或規劃貿易、調配物資,恰似棋盤落子,步步為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