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備物興工,劍指安瀾(1 / 1)

當組建 “河工互助隊” 的熱乎勁兒還在沿岸村落裏像剛煮開的沸水般翻騰,林羽這邊已然馬不停蹄,快刀斬亂麻般地投入到治水工程籌備的 “大戰役” 之中。他派出的各路采辦能手,猶如一群訓練有素的 “尋寶奇兵”,懷揣著詳盡采辦清單,四散奔向周邊山川、集市,目標明確 —— 搜羅木材、石料、工具等治水必備的 “好家夥”。

那負責尋木材的小隊,一頭紮進了遠處的深山老林。密林中,古木參天,陽光費力地從枝葉縫隙間擠下,灑下斑駁光影。隊長是個有著豐富山林經驗的精瘦漢子,他目光如炬,掃視著周遭樹木,嘴裏念念有詞:“咱要的是質地緊實、耐腐防蟲的料子,像這鬆木就正合適,長得筆直挺拔,砍回去做堤壩的支撐樁、搭建施工的腳手架,穩穩當當。” 說罷,伐木工匠們掄起斧頭,“嘿喲嘿喲” 地幹起來,斧刃嵌入樹幹,木屑飛濺,隨著一聲聲清脆回響,粗壯鬆木轟然倒下,像是甘願為治水大業奉獻身軀的 “綠色壯士”。眾人齊心協力,將木材捆綁、拖運出山,一路哼著號子,像是奏響林間的 “凱旋曲”。

尋覓石料的隊伍則奔赴了附近的采石場,那地方整日叮叮當當,石屑彌漫,像籠罩著一層朦朧 “紗幕”。工頭瞅準了那些青灰色的花崗岩,用手中鐵錘敲敲,聽聲響、辨質地,滿意點頭:“這石頭硬得像鐵疙瘩,密度高,用來砌堤壩,洪水撞上它,保管像撞在城牆上,隻能灰溜溜退下。” 采石工們掄起大錘、楔子,沿著石材紋理開鑿,火星四濺,一塊塊方正石料被采下,裝上牛車,滿載而歸的車隊,在土路上揚起滾滾煙塵,好似奔騰的 “石之巨龍”。

與此同時,河岸邊上的臨時工坊裏,工匠們也正忙得熱火朝天,叮叮當當打造治水器械。有經驗老到的鐵匠,袒露著古銅色臂膀,掄著大錘,在通紅爐火映襯下,錘打特製的掘土鐵鍬,每一下都精準有力,口中吆喝著:“咱這鍬,刃口得鋒利,能輕鬆切入泥土,還得經得住砂石磨礪,可不能幹著活兒就卷刃啦!” 旁邊,木匠師傅精心製作著運土的獨輪車,榫卯拚接、加固車架,確保它在坑窪河灘上也能靈活穿梭,承載重物。

牲畜調配也沒落下,耕牛、騾子被洗刷幹淨,牛角、騾背上係著紅綢,精神抖擻。它們被安排在運輸線上,等著馱運石料、木材,飼養員笑著打趣:“嘿,老夥計們,你們如今可也是治水的‘大功臣’,可得賣力氣咯!”

萬事俱備,隻等吉時。河岸工地被裝點一新,彩旗烈烈,在河風裏肆意飛舞,像是招展的戰旗;鑼鼓震天,敲打出激昂節奏,引得沿岸百姓紛紛圍攏,水泄不通。林羽身著一襲整潔官服,神色莊重又透著按捺不住的興奮,大步走到河畔預定的開工地點,身旁簇擁著 “河工互助隊” 代表,眾人目光炯炯,滿是期待。

“鄉親們呐,今日咱們在此,就要打響治水這場硬仗啦!黃河折騰咱們太久,是時候讓它瞧瞧咱們的厲害,乖乖聽話!” 林羽高聲呼喊,聲音被風送得很遠,人群中爆發出陣陣呼應聲。說罷,他雙手緊握鐵鍬,鍬刃入土,腰身一沉,用力一鏟,第一抔土被高高揚起,在日光下閃爍著希望光芒,恰似拋出了宣戰的 “檄文”。

這一下,如同點燃了火藥桶,河工們瞬間沸騰,紛紛抄起家夥,壯年漢子們喊著號子 “一二、一二”,鐵鍬翻飛,泥土像被馴服的野獸,乖乖被挖出、裝車;婦女們組成的後勤小隊,麻利地遞水、送飯,保障前線 “火力”;老人們指揮著牲畜運輸,吆喝聲、鞭聲交織,熱鬧非凡。孩童們也沒閑著,在工地邊緣幫忙撿散落工具、傳遞小物件,小小的身影穿梭忙碌,像靈動的 “小精靈”。

工地上,人來人往,卻秩序井然,不同分工的隊伍如同緊密咬合的齒輪,協同運轉。隨著挖掘推進,河道雛形漸現,泥土堆成一座座 “小山丘”,石料、木材源源不斷填入關鍵部位,夯實、加固,每一道工序,都傾注眾人心血,飽含對安寧生活的向往。河岸上下,那股子眾誌成城、人定勝天的精氣神,如同一股磅礴熱浪,滾滾升騰,要將黃河水患這片 “陰霾” 徹底驅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