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閎,中國第一個留學美國的學者,晚清駐美副公使。1828年11月17日他生於廣東澳門附近的南屏鎮,家境貧困。1835年七歲去澳門入英國人古特拉富夫人的私塾。1846年隨美國人勃朗校長去美留學,先在孟鬆學校求學,後畢業於美國著名的耶魯大學,獲學士學位。按學識和條件,他可以在美國當傳教士或從事其他工作,但這位海外赤子拒絕了美國友人的勸告,1854年毅然返國。他先同情和寄希望於太平天國,並向天國領導人洪仁玕提出七點施政計劃,後轉向清兩江總督曾國藩。他為了實踐他的“西學東漸”,建立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工業體係,1865年赴美,大規模地引進了西方先進機器設備。這在近代中國還是第一次。此外,容閎認為祖國要獨立自強,還必須培養掌握最新科學技術的本國人才。1872年容閎在美任“留學事務所”正監督,曾造就了如詹天佑這樣的傑出專家。1876年一度出任駐美、駐秘魯、駐西班牙副公使。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容閎兩次投書湖廣總督張之洞,提出購買外國軍艦以抗日。後投入戊戌變法運動,被推為“中國國會”會長,又與唐才常等籌組“自立軍”,準備起兵“勤王”,失敗後逃往日本。孫中山先生在日本門司會見容閎,兩人同至橫濱,交談融洽,共謀反清。後返美,1903年興中會員謝纘泰、李紀堂與原太平天國瑛王洪全福共謀在廣州起義,建立“大明順天國”,預定容閎為臨時政府總統,因事泄未果。往後他在美仍支持辛亥革命。1912年4月21日病逝於美國康涅狄格州哈德福特城,與先去世的美籍妻子合葬於西帶山公墓內。
這位學者、資產階級革命派、愛國僑胞和近代中國民主運動的先驅者,一生中曾九次往返於中國與美國之間,橫渡過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通穿巴拿馬運河、蘇伊士運河,到過美國、英國、法國、秘魯、斯裏蘭卡、印度尼西亞、日本、埃及、夏威夷和大西洋中的聖赫勒拿島等地,進行過多次環球航行,揭開了近代中國人航海史上的重要一頁!現將他的航海活動擇敘如下,以饗讀者。
1847年1月14日,十九歲的容閎返美,心情萬分激動。是日容閎免費乘上美國紐約巨商來華販運茶葉的“亨特利思”號帆船,自廣東黃埔港起程,經馬六甲海峽入印度洋後,抵南非好望角。此時遇大風,“恍若惡魔之逐人”,入夜天則黑暗如幕,不漏星鬥,仰望桅杆上的電光燈火,搖蕩空際。容閎年輕且係初次出洋,因此雖處扁舟,顛簸於驚濤駭浪之中,睹此奇觀反以險為樂了。過好望角後駛入漫漫的大西洋,未幾到達曆來船艦歇腳之地——英國殖民地、著名的聖赫勒拿島。容閎自舟中遙望島上礁黑如炭、草木不生。此孤島因為與曾顯赫一時的法國拿破侖的最後命運相聯係而聞名於世。容閎利用停舟之際登陸遊覽,他發現島上居民甚少,但田間植物甚多,濃綠芸芸,令人喜愛。但令容閎更高興的是他鄉逢故知,居然在這孤島上看到幾個僑胞,寒暄之後,方知他們是以前乘東印度公司的船隻流落於此的,因為年久,皆在此結婚安家了。
1821年,拿破侖戰敗被囚終老病死於此島,他的墳墓就在島上叫浪奧特的地方,容閎前往吊古,感觸很深,這是吊唁拿破侖最早的中國要人了吧。墳前有一棵大柳樹,容閎覺得必須有一紀念物,遂折了一根柳枝帶回船上,為了不使枯死,用水土培養起來。到美國後,容閎將此柳枝交給勃朗,他的這位恩師將此枝移植於他自己任教的紐約州阿朋學校中。1854年容閎大學畢業後到此校遊玩時,發現此枝早已成垂條萬縷的大柳樹了。再說“亨特利思”號三桅船離島後,便在陰霾的大西洋中折向西北行,遇灣流,其水雖急但卻順風,因此航行快如箭矢,直向美國水域前進。在經曆九十八天之後,容閎終於4月12日第一次踏上美麗的美國東部國土——紐約,完成了他生平首次環球航海生活。
1854年容閎學成歸國。11月13日,時屆隆冬,容閎搭上美國“歐裏加”號帆船,自紐約首途,出紐約灣時,先由他船拖至桑得阿克地方,迨出口後才解纜自行。隻見彤雲密布、嚴寒襲人,東北風極為猛烈。此船因係貨船,除船員外乘客僅容閎等兩人,因為貨少船輕,在茫茫大海中,風篷不能扯滿,隻掛半帆,隻好旁行、曲折前進。舟至熱帶過南非好望角,風平浪靜。折東入印度洋,穿馬六甲海峽,容閎不願從原路回國,便繞道印度尼西亞,穿過望加錫海峽北上,過菲律賓返國。一路上因為氣候嚴寒顛簸起伏,容閎看到一葉扁舟在大洋中宛如一粟,而自己則更渺小了。這是容閎遠航生活中最危險的一次,比七年前那次赴美要超出五十多天,這次由美回國航行一萬三千海裏,曆時一百五十四日,始抵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