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養生學中醫原理及實操指南13(1 / 2)

第二卷下篇 第10章結語

祖國醫學治病的理論機製,筆者一再強調,就是從整體係統出發,調整人體陰陽平衡和髒腑平衡有序關係,恢複人體自身的抵抗疾病的能力和修複能力,從而能戰勝疾病恢複健康。在中華養生保健方麵,人們必須注重“因時攝生”,就是遵循自然界一年四季的變化、十二個月的變化、一日12時辰的陰陽氣化的變化規律,去相通,去相對接,去相適應,調整人體陰陽氣化功能,進行科學的、有規律的生活,就能防病治病,就能收獲健康,就會長壽。這就是“道生”、“攝生”,就是中華的“養生之道”。

養生與人類進化至關重要,毛澤東主席曾說:“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現在人們改天——研究太陽黑子活動、黑色風暴,研究恒星對太陽係各行星的影響,研究地球以及大氣層的變化,減少汙染。中國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話已經實現;美國到金星上散步;荷蘭欲打造封閉透明穹頂建築,移民火星;實現地球人的換地大遷徙是否會在本世紀內就能夠實現?!

人的存在和出現是和宇宙的實際演化有關的,反過來說,宇宙的實際性質以人的存在是必要條件。宇宙的演化,在幾百億年的過程中,可能有多種可能,為什麼單單走宇宙實際走過的這條途徑?它們不偏不倚,單單取我們知道的宇宙演化的數值,這是人類的出現所需求的。如果是另一條途徑,那麼我們所知道的所有生物,我們人就不大可能出現!因為實際上人類出現了,所以宇宙的性質就必然是現在這樣,不可能是另外的什麼樣。換句話說,從物質的本性上說,人和宇宙,也就是人和銀河星係、太陽係、八大行星,即整個宇宙都是相關的。《素問·五運行大論》說到:“地為人之下,太虛之中者也,帝曰:馮(古漢語音讀憑,義憑)乎?(憑什麼呢)歧伯曰:大氣舉之也。”即言人和星辰、地球、太陽一樣,均為大氣所托舉。《周易》認為,整個大自然都是一個太極,陰陽合抱,是一種和諧的自然生態。正是因為有了人類,所以地球在宇宙中是陰陽協調做得最好的。這種協調的環境對養生很重要,因為一切生物都要適應環境而生存,這是生物之間進化過程中,形成大自然中和諧友好本性的共生現象。人類不但要適應環境,而且還要利用、支配和改造環境。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有益養生長壽,使人類更加健康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我們應該看到人類是生態平衡的主要幹擾者,但也是促進生態平衡恢複的主力軍。人類的生態平衡,除應用現代科學、現代技術外,古代的理論也應吸取,《周易》蘊藏著的生態平衡原理,對生態平衡的保護和恢複有著重要的啟示。可以說是一部精密的天平儀,八卦和六十四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六十四卦陰堯、陽堯的位置在不斷地升降著,即是顯示了八卦平衡的動態平衡原理。河圖洛書同樣寓含著神奇的平衡原理,其特點在於以數字的形式為體現(圖13、圖14)。太極圖體現的是圓的平衡,河圖洛書寓含的則是方正的平衡。河圖的四方數字,洛書的四方四隅數字,都呈現著對稱平衡,無論從橫、縱、交叉等不同角度相加,竟然都相等同,其平衡奧義實在令人驚歎!可謂是一幅古生態平衡係統模式圖。《周易》的“易”與“不易”兩大原則即是運動與平衡的統一,含有自然隱態平衡原理。中醫學汲取了《周易》的平衡理論,《黃帝內經》在運氣七篇當中,均強調氣候——物候——病候三者之間的關係。通過勝、複、鬱、發的關係維持氣候的自隱平衡,所謂“亢則害,承乃製,製則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