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1章 由開國元勳淪為千古罪人(4)(1 / 3)

黃公略在湘鄂贛邊領導遊擊戰爭時,國民黨湖南反動政府曾懸賞通緝他,賞金從2萬增加到10萬大洋。何鍵曾兩次派兵到湘鄉挖了他家的祖墳,把他祖父、父親的屍骨丟進湘江。國民黨反動派還把黃公略的母親和妻子扣留在長沙,以此進行威脅,企圖動搖他的革命決心。黃公略非常孝順母親,鍾愛妻子,但他不為敵人的淫威所動,隻是對敵人報以更猛烈的打擊。

在黃公略犧牲的地點六渡坳修建的“公略亭”。1931年5月,湖南省清鄉督辦署奉蔣介石密令,派黃公略的同父異母兄長黃枚莊,帶著蔣介石的親筆信和1300元銀洋,潛入中央革命根據地,妄圖誘降黃公略。但是,黃枚莊一進根據地立即被紅三軍團扣押。紅三軍團長彭德懷寫信給毛澤東,毛澤東表示:“這個問題應由黃公略自己處理。”黃公略義無反顧,立即回信斬釘截鐵地表示:“一刀兩斷。”紅軍就地處決了黃枚莊,粉碎了蔣介石誘降的陰謀。幾天後,在吉安青塘召開的紅軍和根據地廣大群眾參加的大會上,毛澤東總政委和朱德總司令號召全軍指戰員學習黃公略公正無私、大義滅親的堅定革命立場。

在中央革命根據地波瀾壯闊的三次反“圍剿”的戰場上,黃公略充分顯示出一個優秀的紅軍將領所擁有的卓越指揮才能。第一次反“圍剿”時,紅三軍擔任正麵攻擊任務。1930年12月30日淩晨,黃公略率全軍快速進入龍岡木坑以北和亭子嶺陣地待機。上午9時許,敵十八師五十二旅貿然來犯,黃公略指揮紅七師突然給敵人以迎頭痛擊,打退了敵人兩個團的進攻,戰鬥持續到下午3時。國民黨軍前敵總指揮張輝瓚心急如焚,親自指揮該部及4個團的兵力分幾路向紅三軍陣地發起猛攻。黃公略沉著應戰,指揮全軍利用山地居高臨下的有利地形,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死死咬住了進攻的敵軍。紅一方麵軍總部下令總攻,黃公略指揮紅三軍直搗敵師部,黃昏前勝利結束戰鬥。是役全殲敵軍9000人,活捉了張輝瓚。這一仗,紅三軍表現出堅強的戰鬥力,打出了紅軍的威風。

第二次反“圍剿”時,總前委決定第一仗先消滅由富田進犯的敵第二十八師,由紅三軍擔任主攻任務。1931年5月15日拂曉,黃公略率領紅三軍進入出發陣地。當晚毛澤東趕到紅三軍軍部,同黃公略一起到現場仔細察看道路,終於在東固至中洞大道南側山間,找到一條小路。紅三軍主力迅速改由小路前進到大道右側,占據白雲山將軍帽有利地形。

16日近中午時刻,當敵二十八師離開中洞駐地後,進入大道尾部後,毫無察覺地進入我包圍圈,黃公略指揮全軍突然展開戰鬥隊形,從山上橫壓下來,瞬間槍炮齊響,殺聲震天,勢不可當。頓時,敵軍驚慌失措,潰不成軍。在紅三軍猛烈打擊下,敵二十八師師部被毀,部隊大部被殲滅,被擊傷的敵師長公秉藩被俘後偽裝成士兵,領了紅軍發給的3元路費僥幸逃掉了。與此同時,敵第四十七師一個旅被紅四軍全殲。首戰富田,繳獲步槍5000餘支,機槍50挺,火炮30門。當時站在白雲山上指揮作戰的毛澤東,為紅軍指戰員的勇敢精神而振奮不已,不久他在《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詞中讚道:“白雲山頭雲欲立,白雲山下呼聲急。枯木朽株齊努力,槍林逼,飛將軍自重霄入。”從此,黃公略和他率領的紅三軍被冠以“飛將軍”的美名而被傳遍中央革命根據地。

第三次反“圍剿”時,黃公略先是指揮紅三軍協同兄弟部隊在蓮塘殲敵一個旅。當敵軍主力被紅軍牽著鼻子西進東返到處撲空準備撤退時,9月6日,紅三軍及獨立五師奉命搶占老營盤,截斷敵軍從興國北逃的退路。9月7日,當敵主力沿黃土坳、老營盤方向往北行進時,黃公略指揮部隊英勇出擊,首先攻占黃土坳,切斷了敵先頭部隊第九獨立旅同後續主力的聯係,乘敵人慌亂的有利時機迅速集中兵力,從北、南、西三麵向敵先頭旅發起總攻,經激戰將該旅全部殲滅,俘敵2000餘人,繳槍2000餘支。

這一勝利,嚇得各路敵軍紛紛從中央革命根據地撤退。遠離方麵軍總部獨立行動的黃公略,善於審時度勢,敢於從實際出發,獨自指揮作戰,指揮紅三軍不顧連續作戰的疲勞,繼續追擊向北竄逃的敵軍。由於黃公略指揮果斷,紅三軍追擊動作迅猛,先敵搶占了方石嶺,截住逃敵五十二師及炮兵團,並乘勢將敵軍包圍於石嶺以南山溝裏,突然發起攻擊,經4個小時激戰,已成驚弓之鳥而不堪一擊的敵軍全部被殲。

此戰俘敵5000餘人,繳槍4500餘支,機槍90挺,戰馬300匹,並俘虜了敵師長韓德勤,遺憾的是又被他混在俘虜兵的大隊裏領了紅軍3元路費逃之夭夭。紅三軍不過5000人兵力,擔負獨立作戰任務,竟能在運動戰中一舉殲滅兵力遠遠多於自身的國民黨軍主力師,這在紅軍戰爭史上是少有的奇跡。

1931年9月,國民黨第三次“圍剿”被粉碎後,紅三軍繼續往東向瑞金、石城、於都、寧都地區進發,以消滅殘餘的國民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