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水稻條紋葉枯病
近年水稻條紋葉枯病發生嚴重,對水稻的高產穩產構成了嚴重威脅。一旦發生了該病,基本上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水稻條紋葉枯病是由灰飛虱在秧苗3葉期到分蘖期傳毒而引起的,因此防治灰飛虱是控製條紋葉枯病的關鍵。鴨子雖然沒有直接的防病效果,但卻可以通過控製媒介昆蟲來控製病害。稻鴨共作中鴨能有效地控製灰飛虱,因而可以有效地控製條紋葉枯病的發生。采用“秧田防蟲網覆蓋+大田采用稻鴨共作”這一全新的栽培技術模式,能夠有效地防治水稻條紋葉枯病這一頑症。試驗表明,防蟲網覆蓋育秧對防止灰飛虱遷入秧田內侵害傳毒具有比藥劑防治更好的防病效果;灰飛虱棲息於離水麵3~6厘米的稻株基部,而這個部位正是鴨子能有效控製的部位。稻鴨共作的實踐表明,用鴨防治灰飛虱的生物防治,比用農藥的化學防治更及時。可以預見,這一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組裝配套的技術,在防治水稻條紋葉枯病上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對條紋葉枯病嚴重發生的稻區,可以采用秧田防蟲網覆蓋+大田稻鴨共作防治這一物理防治與生物防治相結合的全新的水稻條紋葉枯病防治技術。采用這項技術,不僅技術上可行,經濟上也完全可行。
2.防治福壽螺
近年來福壽螺這一外來入侵物種的危害已遍及南方多個省份,危害麵積已經達到數百萬畝,並有危害日益加重的趨勢。對福壽螺危害成災的稻區,可以加大稻鴨共作的推廣力度。冬水田可以放成鴨消滅福壽螺成螺,稻田則采用稻鴨共作來控製福壽螺卵和幼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