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談判,約克鎮地區的英軍宣布無條件投降。投降儀式定於10月19日在約克鎮中心廣場舉行。應華盛頓的要求,投降儀式完全按照查爾斯頓戰役失利時美軍所享受的“禮遇”進行,並由當時的美軍司令林肯將軍接受英軍的投降,以示雪恥。
19日中午時分,美法聯軍在廣場上排出整齊的隊列,華盛頓身著莊重筆挺的軍服,在羅尚博等高級將領和參謀人員的陪同下騎馬站在隊列的前方,他們的兩側是數十麵迎風招展的彩旗,軍樂隊高奏雄壯的進行曲和歡快的《揚基小調》。下午2時左右,英軍將士們拖著沉重緩慢的步伐來到廣場。康沃利斯害怕受到羞辱托病未出,由奧哈拉將軍代他向指定的受降將軍林肯交出了指揮刀。隨後,英軍士兵走向指定地點,交出武器裝備。
目睹此情此景,華盛頓感慨萬千,他不禁回憶起幾年來艱苦戰鬥的歲月和身邊倒下去的無數戰友。美國人民流了多少鮮血,才換來今天的成功。他在當天寫給國會議長的一封信中指出:“此次戰役中聯軍將士的英勇戰鬥,是促成這一偉大勝利的主要原因。即使我最樂觀的估計,也未料到勝利會出現得如此早。戰役開始時,全軍充滿你追我趕、力爭勝利的激情,使我不勝欣慰和滿意,也使我對即將取得的勝利充滿信心!”
第二天,華盛頓向全軍發出一道命令,高度讚揚了聯軍將士們在約克鎮戰役中創下的英雄業績,對有突出貢獻者進行了嘉獎。同時還宣布,赦免軍中所有被拘禁的人,並舉行隆重的感恩儀式,以感謝上帝對美利堅民族的賜福。
約克鎮戰役是美國人民在獨立戰爭中取得的最輝煌的一次勝利。經戰後清點,聯軍共俘敵8000餘人,其中包括海軍人員840人,繳獲大炮250門,各式武器上萬件以及若幹艘艦船。這次戰役是美法聯軍在戰略反攻階段取得的一次決定性勝利,它意味著英軍主力在北美戰場上已開始全麵瓦解。自此以後,英軍一蹶不振,幾乎停止了重大的軍事行動。
雖然從戰爭史的角度來說,這次戰役的規模並不算大,但它卻足以使英國相信,用軍事手段是無法征服一個團結起來反抗他們的民族的。而美國人民卻歡欣鼓舞,因為他們已經從中看到了獨立戰爭勝利結束的曙光,人們載歌載舞,喜氣洋洋,全國上下呈現出一派節日的景象。
首任總統
1788年11月,《聯邦憲法》終於被批準,翻開了美國曆史新的一頁,也在華盛頓的生活中掀起巨大的波瀾。
華盛頓,他是一位久經考驗的革命領袖,在獨立戰爭和製憲運動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創下了驚天動地的偉業,因此,全國人民幾乎異口同聲地擁戴他出任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任總統。這既是一項至高無上的殊榮,又是一個責無旁貸的重任,無論放在誰的頭上都會令他無比自豪,不勝惶恐。但華盛頓對此卻沒有公開表態,甚至沒有流露出一點要參加競選的跡象。
華盛頓此時的心情並不平靜,他在為是否出任這一重要職務而反複思索,一時竟拿不定主意。從他本人的性格和興趣來說,他並不願接受這一推舉,因為賦閑山林、享受田園之樂是他多年的願望,這已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了。況且他知道,出任美國的首任總統是一件體麵但卻並不輕鬆的事情,既需要付出超出常人數倍的精力,又要以高度的靈活機敏應付各種突如其來的新問題和新考驗,還要忍受一個習慣於高度民主的國家的人民毫無顧忌的品頭論足。
他心裏十分清楚,自己已日益步入老年,身體一日不如一日,而自尊和孤傲卻與日俱增,他時常捫心自問:我還能勝任這一“尊貴的苦役”嗎?所以,當許多友人來信試圖勸說他接受這一職位時都被他婉言謝絕了。他在給拉法耶特的信中指出:“總統一職對我並無迷人的魁力……由於日漸年老體衰並酷愛清靜,我已沒有別的追求,隻希望在自己的莊園裏老老實實做人,生於斯老於斯。讓那些有雄心抱負、仰慕虛名和年富力強有誌於此的人去顯示身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