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拿破侖(3)(2 / 3)

登基後,拿破侖很希望羅馬教皇來為他加冕,他要以教會的批準和支持來鞏固他的王朝。那時候,教會在一些國家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一些國家的國王,都要由教皇來行使加冕禮,以示君權神授。

羅馬教皇在聽到這一消息後,極為恐懼和氣憤。恐懼的是,羅馬處在拿破侖的軍隊威脅之下,巴黎不去是不行的。氣憤的是,本應是拿破侖親自到羅馬教皇這裏來加冕現在卻反過來要教皇到巴黎去為他加冕。經過短時間的考慮後,教皇決定滿足拿破侖的要求。

拿破侖親自在巴黎城郊迎接教皇的到來。當教皇的馬車駛進圓形的廣場時,隻見有一群“獵人”帶著50條獵犬等在路口。見教皇的馬車過來,其中一人離開人群,他身著獵裝,足登靴子,端坐在獵馬上。教皇定睛一看,原來是拿破侖。

拿破侖端坐在馬上紋絲不動,教皇意識到自己必須下馬了。可看到道路泥濘,穿著雪白絲鞋的教皇不免猶豫了半刻,但最終還是讓雪白的絲鞋受了委屈。教皇在適當的距離站好後,拿破侖才起身下馬,向這個矮個子、黑頭發的年邁老人走去,同他擁抱。

12月2日清晨,天剛朦朦亮,杜伊勒裏宮的人就開始忙碌起來。這一天是拿破侖的正式加冕日,整個宮中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9點鍾,教皇的儀仗隊離開了杜伊勒裏宮,向巴黎聖母院駛去。一路上,數以萬計的人跪在地上,無限崇拜地看著他,這情景就像是中國百姓看見了觀世音一樣。

兩個小時以後,禮炮響了,一輛由黃金裝飾的華麗馬車,朝聖母院飛奔而來,馬車在教堂前停了下來,走在前頭的是衣著華麗的一般朝臣,其次是佩帶勳章的帝國元帥,隨後是皇帝的皇臣和高官,最後才是盛裝的皇帝。拿破侖身穿深紅色天鵝絨大袍,腳著高幫皮鞋,異常激動地出現在觀眾麵前,刹那間歡呼聲直衝雲霄。

教皇登上祭台,開始了他的祈禱,繁瑣的一係列禮節以後,加冕正式開始。教皇正準備將皇冠戴在拿破侖頭上時,忽然,拿破侖伸手拿過皇冠,自己戴在了頭上。接著他又拿起一頂小皇冠戴在約瑟芬頭上。這個意外之舉驚得教皇目瞪口呆,一時怔住了。

片刻之間,一切都辦妥了,拿破侖終於如願以償。

加冕禮的第二天,拿破侖在廣場上向他的軍隊發表了演說。軍隊中歡聲雷動,士兵們舉著槍,向這位新皇帝歡呼著、跳躍著,表示願意為他誓死效勞。

拿破侖還沉浸在稱帝的喜悅之中時,卻傳來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成立的消息,為了鞏固寶座,他立刻奔赴前線。

拿破侖的寶座還未坐穩,英國就迅速地組織了第三次反法同盟揮師而來。奧地利也吹響了衝鋒的號角。

陰險的英國因地製宜,固通常不渡海作戰,而是出錢出物支持第三者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拿破侖審時度勢,滿足普魯士想要的漢諾威城,爭取普軍中立,然後才揮軍迎戰奧地利,免去了後顧之憂。

拿破侖旗開得勝,首先在烏爾姆擊敗了準備同俄軍會合的奧軍。在這次戰役中,奧軍損失5萬多人,丟失大炮200門,多瑙河地區的奧軍幾乎全部被殲滅,幾名將軍都成了俘虜,通向維也納的大門被打開了。

就在拿破侖準備進軍維也納,希望在另一支奧軍趕回來之前消滅俄軍時,普魯士國王在俄皇的威逼利誘下,背信棄義,向法國宣戰。害怕被俄普奧三軍圍攻的拿破侖,立即命令部隊加速前進,在普軍未行動前,擊敗俄軍。

但是,洞察了拿破侖意圖的俄軍統帥,隻是一味地命令部隊後撤,以等待三軍會合反擊法軍的機會。由於法軍前線一個將領的失誤,沒有執行拿破侖的命令,使俄軍很成功地擺脫了法軍,退到了奧洛穆茨。

這時,從俄國本土開來的另一支俄軍,在沙皇亞曆山大一世的親自督促下,也趕到了此地。從法軍占領的維也納逃出的奧皇,也隨撤退的奧軍到達了該城。這樣,俄奧聯軍停止了撤退,在奧洛穆茨占領了有利於防守的陣地後,靜候法軍的到來。

俄皇亞曆山大一世對軍事一竅不通,對拿破侖的軍事才能更是一無所知,同時虛榮心極強,他不聽從俄軍將領的勸阻,極力地想馬上同拿破侖交戰。他認為自己有龐大的軍隊,而法軍長途跋涉,早已是強弩之末,很容易擊敗的。

亞曆山大的主張傳進拿破侖的耳中,他欣喜若狂,他害怕的就是俄軍撤退,那樣自己會因戰線太長而真的成了強弩之末,更何況這時普魯士正向他下最後通牒,因此必須在普軍參戰前結束戰鬥。

為了促使俄皇盡快參戰,拿破侖耍了個小小的把戲。他充分利用他的演員天才,竭力把自己裝扮成一個驚慌失措、軟弱無能、尤其害怕作戰的人,於是他命令自己的部隊開始撤退,拿破侖的舉動使俄軍司令部充滿了歡呼聲:拿破侖膽怯了!拿破侖要完蛋了!

俄奧聯軍立即做出決定:向正在退卻的驚慌失措的拿破侖進攻,把他徹底打垮。

拿破侖盼望的戰機終於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