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拿破侖(3)(1 / 3)

拿破侖開始執行自己的計劃。為了迷惑敵人,他決定製造假情報。他秘密地、但並不是完全不透風地在瑞士附近建立了一支預備隊,結果使許多外國間諜趕到那裏。在1個月裏,大約有6000名士兵到達那裏,拿破侖也於5月6日檢閱了這支部隊。這些情報飛快地傳到敵方。同時,在法國東南部,一支裝備精良的預備隊,正秘密而迅速地集中在瑞士邊境。

5月11日,拿破侖到達瑞士邊境,檢閱了真正的預備隊後,決定立即翻越阿爾卑斯山。為了使敵人摸不清自己的行軍目的,拿破侖命令軍隊分四路前進,少數兵力從敵人可能想到的、已布下重兵的地方翻越,而拿破侖率領主力部隊,沿一條崎嶇的小徑翻越。

6月1日,奔襲的法軍終於走出阿爾卑斯山區,在路上順手收拾了一小股奧軍後,直奔米蘭,與另一隊法軍會合。

這時,梅拉斯還在坐等拿破侖的前來。當拿破侖在他意想之外的地點和方向出現、並且帶了比他想象中要多得多的法軍時,才大呼上當,急忙集中兵力,準備迎戰法軍。

13日下午,法軍的先頭部隊在馬倫哥附近與奧軍相遇,經過8小時的激烈戰鬥,奧軍終支持不住,向亞曆山大裏亞退卻。由於天色已晚,敵情不明,法軍停止了前進。

拿破侖於天黑之前趕到馬倫哥。他命令一名偵察兵立即查明前麵河上的橋梁情況。沒過多久,偵察兵回來報告說,河上僅有的一座橋梁已被炸毀。這一情報堅定了拿破侖的判斷,他相信奧軍已撤走。可這一錯誤判斷,差點使法軍斷送這次戰役的勝利。

這天夜裏,馬倫哥平原死一般地寂靜,這使拿破侖更加相信梅拉斯已經溜之大吉了。於是14日清晨,他沒有讓後麵部隊立即趕上來,而是命令他們繼續向四方搜索,以阻止奧軍逃竄,然而,就在這時,一場醞釀已久的大戰突然爆發了。

6月14日上午,駐在亞曆山大裏亞的奧軍傾巢出動,潮水般地湧過來,河上的橋梁不僅被很快修複,而且又出現了兩座新浮橋。三路奧軍並駕齊驅,從天而降,直撲法軍陣地。拿破侖得知奧軍發起了進攻,大吃一驚,他下令死守馬倫哥,並急令還在兩側搜索的軍隊迅速回援。麵對奧軍的全力進攻,法軍此時難以抵擋,節節敗退。

奧軍主將梅拉斯雖年過70,但他毫不示弱,親臨戰場,所乘戰馬連續兩匹被炮彈擊斃,仍揮軍猛擊,終於攻下了馬倫哥。法軍4次反擊,一度奪回陣地,但因寡不敵眾,最後忍痛放棄馬倫哥。

梅拉斯認為大局已定,欣喜若狂,立即派信使向奧皇報捷。

麵對敗局,拿破侖極為鎮定,他堅信戰鬥遠沒有結束,如果後備部隊能火速返回,法軍仍有獲勝希望。下午5時,正當潰敗的法軍與奧軍的追擊部隊苦苦戰鬥,已接近徹底崩潰時,援軍趕到了,拿破侖大喜,決定由退卻轉為攻擊。

法軍的反擊開始了,援軍帶來的大炮朝敵人猛烈轟擊,奧軍沒料到潰敗的敵軍還留有一手,頓時隊形大亂,援軍將領趁此時機,率領隱蔽在山後的法軍猛撲過去,猶如一股勢不可擋的洪流,奧軍大驚失色,紛紛逃散。

不到半個小時,奧軍便由一支神氣十足的勝利之師,變為狼狽逃竄的烏合之眾,他們有的被炮彈擊中,當場斃命,有的被馬刀砍倒,血肉橫飛,更多的則是成批地跪在地上,舉手投降。這支奧軍的突然失敗,馬上導致全線潰敗,他們被迫放棄了馬倫哥,爭相逃命。

馬倫哥一役,法軍反敗為勝。梅拉斯的兩個信使先後回到維也納,在剛剛報告了馬倫哥的全勝以後,又送回了慘敗的消息,奧地利王室和維也納民眾先是歡天喜地,繼而又垂頭喪氣,演出了一場空前轟動的鬧劇。

馬倫哥戰役後,拿破侖沒有再戰,他希望法國能夠暫時實現和平,以穩固他剛剛建立起來的統治。

拿破侖利用在戰場上的勝利達到了談判桌上的勝利,他利用英俄矛盾,首先與俄握手言好,繼而逼奧簽停戰協議,孤立了英國,英國不得不簽了停戰14個月的協議。

拿破侖稱帝戰場上、談判桌上的勝利,使拿破侖成為人民心目中的勝利之神。1802年5月,拿破侖被投票選為終身執政。

雖然終身執政離皇帝隻有一步之遙,但是拿破侖還是不滿足,他希望的是當皇帝,那樣的話,法國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

1804年,一位政府官員提出請願,希望拿破侖能做皇帝,以保證法蘭西的未來。喜上眉梢的拿破侖,冠冕堂皇地說:“這件事要付諸全國人民公決才好。”

結果,法國人民以壓倒優勢的多數,擁護拿破侖為自已的皇帝。

第二天,拿破侖就在杜伊勒裏宮舉行了盛大的登基儀式,所有軍政要員都來拜見他。被晉升為警長的路易·波拿巴,率巴黎全體將官前來謁見皇帝,其規模之宏大、場麵之壯觀,令所有在場的人驚歎不已。

7月15日,拿破侖舉行了登基慶典活動。就像我們中國古代的皇帝登基一樣,拿破侖高踞寶座之上,顯赫的帝國高官們,眾星捧月般地圍在兩邊,煞是威風。院外“皇帝萬歲”的歡呼聲,此起彼伏,經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