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之戰勝利結束了,拿破侖這位年輕的司令官在1年內,相繼打敗了柯利、博利厄、維爾姆澤和阿爾文齊4位著名將領。這不僅是法國大革命以來最輝煌的軍事勝利,也是拿破侖軍事生涯中最光輝的一頁。
拿破侖從意大利戰場得勝回到巴黎,法國政府給他下達了一項新任務:東征埃及。
東征埃及的計劃在秘密地進行著。拿破侖故意向外放風說,法國將通過直布羅陀海峽攻擊英軍。英國人把握當時的情形,也預測法軍遠征英國大概是不會錯的了。於是,英國海軍將領納爾遜在直布羅陀布下了重兵,等待著拿破侖前來進攻。
1798年5月19日,拿破侖朝直布羅陀的方向揮了揮手,幽默地說了句“埃及見,親愛的納爾遜將軍”後,帶著遠征艦隊從土倫揚帆出航,直奔馬耳他島。
馬耳他島是地中海最好的港口,地處交通要道,遠征的法軍隻有占領此島,才能保證地中海海上運輸線的暢通。
6月10日,拿破侖率軍登陸馬耳他島。
10天後,法國艦隊順利到達埃及亞曆山大港附近海域。
拿破侖手下的一個軍官去與當地的法國領事聯係,以便摸清敵情。
雖然埃及當時是土耳其的領地,但實際上統治埃及的是馬木魯克騎兵。馬木魯克的原意是“奴隸”。很早以前,土耳其經常把買來的奴隸訓練成衛隊。許多奴隸由於作戰勇敢,被提升為軍官,這些軍官在長期的軍事活動中,逐漸掌握了統治權,控製了埃及,成了實際的統治者。
那名軍官和法國領事馬嘉隆,急匆匆地來到拿破侖的船艙裏。
法國領事馬嘉隆見到拿破侖後,訴說了前兩天英國海軍將領納爾遜的英艦來過亞曆山大。
原來等在直布羅陀的納爾遜,聞聽拿破侖攻占馬耳他島後,才知自己上了當,拿破侖原來是聲東擊西,他真正的目的地是埃及。於是,納爾遜率軍急速朝埃及趕來。大概是這位英國海軍將軍太心急了,當他趕到亞曆山大時,卻連拿破侖的影子也沒見到。自作聰明的納爾遜想:拿破侖大概是又使了個迷魂陣,肯定是趕去君士坦丁堡了,於是又率軍趕了過去。就這樣盲目地趕來趕去,使法軍躲過了滅頂之災。
拿破侖決定立即登陸。幾個小時後,亞曆山大這個軍事要地便落入了拿破侖的手中。
登上埃及土地的拿破侖部隊,急速行軍,向首都開羅挺進。
7月21日淩晨,馬木魯克將領看到漸漸逼近的法軍,臉上露出輕蔑的冷笑,他拔出戰刀,大聲叫道:“勇士們,真主會保佑我們,衝啊!”
馬木魯克兵發出狂野的呼喊,以排山倒海之勢撲向法軍。
拿破侖命令各方陣的第一排士兵臥倒,第二排蹲下,第三排直立。第三排舉槍瞄準,後麵的士兵迅速向前傳遞著裝滿彈藥的步槍。而在各個方陣的豁口處,烏黑的炮口也伸了出來。
經過兩個小時的苦戰,馬木魯克兵被打得落花流水,嚇得魂飛魄散,他們稱拿破侖為“炮火之王”。從此,拿破侖的盛名傳遍了埃及等國。
可就在此時卻突然傳來法艦隊全軍覆滅的消息。素以鎮定自若著稱的拿破侖,也經受不住這突如其來的打擊,他臉色發白,悲痛萬分。法國艦隊的覆沒,意味著同法國的一切交通都被切斷,返回法國的全部希望也隨之渺茫。
但籠罩著拿破侖的這種陰暗情緒很快就消失了,他又恢複了堅定、自信和鎮靜。
土耳其見自己的領地埃及被法國人占領,十分惱怒,立即派兵朝埃及進發。1799年2月,拿破侖親自率1萬多人向敘利亞進軍,迎擊土耳其軍隊。
厄運從此開始了。
3月15日,裝載攻城火炮的法國船隻到達阿克爾海邊,拿破侖立即下令攻擊。不久,海上大霧迷漫,看不清前麵的目標,有一些法國船隻居然一直衝入到英國海軍的包圍圈中,英軍不費吹灰之力便將船上的法軍擒住了,船上的大炮也被土耳其人拿來對付法軍。
盡管沒有大炮攻城,拿破侖還是包圍了阿克爾城堡。從未遭受過失敗的拿破侖,仍然堅信幸運之神不會棄他而去。可阿克爾城堡守衛的強大,打破了他的東方之夢。法軍圍攻阿克爾城堡長達兩個月,其間猛攻8次,均以失敗而告終。
拿破侖滿懷遺憾,隻好離開敘利亞,返回開羅。撤退比進軍時更加艱苦,因為這時已是5月末,這些地方酷熱難當。士兵們既為難熬的幹渴所折磨,又為火一般的烈日所暴曬,個個意誌消沉。為了鼓舞士氣,拿破侖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特殊化。他的馬匹早已給了傷員,在返回的過程中,他一直步行,而且一直走在隊伍的最前麵。這艱難而難忘的行軍旅程使士兵們對拿破侖的愛戴之情到達了極點。
這時,從巴黎傳來了一連串的壞消息:在拿破侖遠征埃及期間,奧地利又占領了意大利,法國國內四分五裂,而政府對此一籌莫展。
聽到這些消息的拿破侖暴跳如雷。他把部隊交給一位親信代管後,立即帶領一批可靠之人,秘密乘船離開埃及,向法國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