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奇才
在歐亞非三大洲的地中海西部,有一個叫科西嘉島的地方,1769年8月5日,本是一個平常的日子,但因為一個人的誕生,卻顯得不尋常起來。在這一天,一個頭顱碩大,四肢粗壯的男孩呱呱墜地了。他的父親夏爾·波拿巴,給這個孩子起了個與他叔叔同樣的名字:“拿破侖”,意思就是“荒野雄獅”。
拿破侖小時候沉默寡言、性格孤僻、不合群,但卻很好鬥,喜歡征服別人,而且工於心計,令人歎服。
拿破侖共有8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二,哥哥約瑟夫是他主要的欺負對象。他靠生就的一副蠻力,經常把約瑟夫掀倒在草地上,打他、咬他,而且在約瑟夫被打得還沒回過神來時,拿破侖卻又惡人先告狀,使得挨了打的約瑟夫還經常挨母親的罵。可憐的約瑟夫隻能忍氣吞聲,聽從自己弟弟拿破侖的支配。
7歲時,拿破侖已經上學了,但他還是整天沉迷在玩耍打鬥中,不知好學上進。幸虧約瑟夫的數學題使拿破侖受到了刺激和羞辱。
喜歡征服別人的拿破侖突然意識到:自己並沒有在內心真正地征服約瑟夫。
從此,在遊戲的兄弟姐妹中,再也很難見到拿破侖的身影了。當他們在花園裏或草地上嬉鬧時,拿破侖經常一個人悄悄溜走,拿本數學作業到海濱的一個小岩洞去做,往往一做就是幾個小時。至今,那個“拿破侖岩洞”還保留在他的故鄉。
不久,拿破侖的學習成績有了很大提高,使兄弟姐妹和同學們對他刮目相看、由衷佩服。這樣,倔強的拿破侖體會到:要真正征服別人,首先要能夠征服自己。
拿破侖的父親雖然是法國的貴族,但家境卻不大富裕,因此,為節省費用,拿破侖10歲時,就被送到法國一所公費學校——布裏埃納軍校上學。
布裏埃納軍校並不是理想的樂園,呆板的生活和修道院差不多,而且老同學總是欺負新同學。穿著破舊的拿破侖一到那裏,自然就成了一些老同學嘲笑的對象。
由於科西嘉曾屬於意大利,直到拿破侖出生前一年才歸於法國,所以拿破侖上學前隻懂一點意大利文。剛到巴黎時,他連用法文拚自己的名和姓都不會,這成了那幫貴族子弟捉弄人的笑料。他們模仿著拿破侖的科西嘉口音,戲弄他,開他的玩笑。
同學們的嘲笑沒有壓倒拿破侖,他始終對他們不屑一顧,並促使自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他知道,隻有用功才能使自己的將來免遭嘲笑,才能出人頭地,也才能為自己的民族揚眉吐氣。
課餘,拿破侖讀了許多曆史方麵的書,他被書中那些偉大的統帥深深地迷住了。同時,拿破侖潛在的軍事組織才能,很快就使他在同學中脫穎而出。
冬日的一個下午,天氣特別冷,操場被厚厚的白雪覆蓋著,同學們都被困在活動室裏,拿破侖也無聊地走來走去。突然,他高聲地對自己的同學們說:“我們打雪仗去!”這在當時可是新鮮玩意兒,同學們歡呼著向操場蜂擁而去。
拿破侖先把他們分成兩組,然後指揮雙方用積雪修築了堡壘,並按戰術原理製訂了作戰方案。一切就緒後,拿破侖就高高地站在用雪築成的碉堡上,俯首下令,指揮雙方用雪球作武器,時而進攻,時而防禦,宛如一位主帥在指揮千軍萬馬。一位教師看著拿破侖從容不迫的指揮,高興地說:“拿破侖具有非凡的軍事素質,這孩子將來一定前途無量。”
拿破侖潛在的軍事組織才能,不久也被前來考察的一位軍官看中了。他在給上司的報告中這樣寫道:“拿破侖健康狀況:甚佳。性情:服從命令、誠實可靠、知道感恩。品行:很守規矩,一直以勤於研習數學而表現突出。史地知識尚可,才藝方麵很弱。他會成為一名優秀士兵,值得送進巴黎軍事學校深造。”
就這樣,5年的軍校生活一晃就結束了,拿破侖被保送到了巴黎軍官學校。半年後,他父親去世。
拿破侖狂熱鑽研。16歲那年,他提前通過了畢業考試,並被授予少尉軍銜。
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大革命爆發了,代表落後生產力的封建國王被起義民眾處決。
但是,由於革命不徹底,使得王黨分子以土倫城為中心,發動暴亂,並引進英軍和西班牙軍進駐土倫,在英軍的堅船利炮下,企圖推翻年輕的共和國政府。
一天傍晚,拿破侖去拜會他的同鄉——土倫圍攻戰的直接領導人薩切利蒂將軍。當他們喝完一杯酒後,薩切利蒂突然長長地歎了口氣,兩眼憂傷地對拿破侖說:“我很痛苦,痛苦到了極點,拿破侖先生!”
“您痛苦什麼呢?”
“沒有真正的軍事天才指揮部隊,使得土倫城久攻不克,這就是我的痛苦呀!”將軍說道。
“您能把兵力部署地圖給我看看嗎?將軍。”拿破侖說。
“能,完全能!”
拿破侖的目光在地圖上一點一點地移著,他發現整個土倫海灣呈葫蘆形,法軍在葫蘆尾,英軍在葫蘆頭的土倫城,葫蘆的腰部在裏卡爾半島——英軍的炮艦所在地,這正是土倫海港的咽喉所在。
拿破侖的目光盯在了裏卡爾。“將軍,您看,我們隻有攻下裏卡爾半島,才能攻進土倫城。現在,我們必須盡快占領裏卡爾。”
英軍在裏卡爾前設了兩個大炮台,密集的炮火可以毀滅任何進攻的軍隊。
“將軍。”拿破侖目光炯炯地盯著薩切利蒂,“最強的地方往往正是最弱的地方。為什麼我們不用炮呢?我們隻要用連續不斷的轟炸壓住他們的炮火,掩護步兵從側麵包抄過去,海上和陸上同時圍攻,就很有可能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