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梁商 梁冀(1 / 2)

梁 商(?~141),東漢大臣。梁統孫,梁雍子。漢順帝國丈。永建元年(126年),“襲父封乘氏侯”。陽嘉元年(132 年),女兒被立為皇後,妹妹又封為貴人,自己也被加位特進、拜執金吾。三年,封為大將軍,地位日益顯赫。梁家自從梁竦衰敗之後,到梁商時又開始重新崛起。

梁商“少通經傳,謙恭好士”。在輔佐順帝期間,“自以戚屬居大位,每存謙柔,虛己進賢。”順帝先後封梁商長子梁冀為襄邑侯、少子梁不疑為步兵校尉,他都上書相辭,而是主張選賢任能。他起用陳龜、李固、周舉等有才幹的能人入朝擔當重任,“於是京師翕然,稱為賢輔,帝委重焉”。

在對待少數民族的關係方麵,梁商主張實行安撫政策,反對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征討,以緩和民族矛盾,維護統治階級的根本利益。元初五年(118 年)夏,南匈奴“背畔”,“率三千騎寇河西”。梁商上書主張采取“續深溝高壁,以恩信招降”,盡量不要打仗,讓邊地安寧,減輕人民的負擔。他常常教導邊將們,對待少數民族要寬仁,使各民族和睦相處。永建四年(129年),因鎮壓少數民族有功,馬賢、來機、劉秉三位將領赴京授封領賞時,梁商曾對來機等說:“統領之道,亦無常法,臨事製宜,略依其俗。……其務安羌胡,防其大故,忍其小過。”

梁商雖然身為大將軍執掌朝廷軍政,權傾一時,但是仍然做到居官清廉,並嚴格要求梁氏族人要嚴以律已,而不能以權幹法。在他病危彌留之際,把兒子梁冀叫到病床前安頓說:我死後要節儉辦喪,及時落葬入土。送葬之日,皇帝命中宮親自扶靈,皇帝自己也到宣陽亭上,目送他“上路”,並追諡為“忠侯”。

梁 冀(?~159),東漢大臣。字伯卓。梁商子。少年時代就依仗皇親國戚的身份,遊手好閑,酗酒鬥毆,放鷹鬥雞,賭博嫖娼,是京城有名的紈袴惡少。但依靠其家庭背景,卻又官運亨通,爬上了官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位極人臣的顯赫地位。梁家的富貴、榮華和權勢甲於天下。

永和元年(136年),在擔任河南尹時,貪汙枉汙,無惡不作。當時擔任洛陽令的呂放,是他父親過去的門客,便把梁冀在河南的所作所為告訴了梁商。梁冀受到父親的責罵之後,知道是呂放告的狀,便將呂放給暗殺了。為了掩人耳目,又讓呂放的弟弟接任洛陽令,並誣指呂放是仇人所害,又找了一個所謂的“仇人”,把其一家滅了門,無故枉殺100多人。

永和六年(141年),父親病故,梁冀又被漢順帝特命為大將軍,繼承父職,執掌朝政。他又乘機把弟弟梁不疑提升為河南尹,幫他捂住在河南惡政的蓋子。當時有位光祿大夫名叫張綱,大膽上奏皇帝,舉劾梁氏兄弟“外戚蒙恩”、“專肆貪叨”、“縱恣無極”,不宜擔當要職。梁冀對張懷恨在心,不久就找到借口,把張綱擠出京城,貶到廣陵(今江蘇揚州西北)去當太守。

漢安三年(144年),漢順帝劉保病故。太子劉炳繼位,改年號永嘉,史稱漢衝帝,年僅2歲。梁冀的妹妹梁皇後成為皇太後,並臨朝執政。但小皇帝不到一年就死了。當時朝廷為皇位繼承問題發生爭執,太尉李固主張皇位要由成年人,“高明有德”者來繼承,以便親自處理政事。而梁冀與梁太後經過秘密謀劃,“定策禁中”,選中渤海孝王的8歲幼子劉纘當了新的小皇帝,改年號本初,史稱漢質帝。漢質帝雖然年少,但很聰慧,也比較勇敢,早已知道梁冀是奸臣,當今朝廷是梁氏專權,內心非常痛恨梁氏家族。有一次朝會群臣時,小皇帝突然兩眼怒視梁冀而對滿朝的文武大臣們說:“此跋扈將軍也。”於是梁冀就讓太監在食物中加毒藥,把漢質帝害死了。又不到一年,朝廷再次討論選擇皇帝繼承問題,當時太尉李固和大鴻臚杜喬等大臣主張迎立清河王劉蒜(質帝的哥哥)繼承大統。但梁冀卻在會上“意氣凶凶”,“言辭激切”,十分霸道,大臣們都非常懼怕梁家一門的權勢,大多數官員們因“懼懾”,不得不表示“唯大將軍令”。梁家兄妹便決定讓漢章帝劉炟的曾孫劉誌做新皇帝,改年號建和,史稱漢桓帝。新皇帝也隻有 15 歲,梁太後仍然臨朝執政,因而朝中軍政大事仍然是梁氏兄妹把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