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滔(?~840),唐朝少數民族將領、藩鎮。字端公。先輩原來是西域何國(亦名屈霜爾迦,居今撒馬爾罕西北)人,後來內遷定居於靈武,後輩們都自稱靈武為籍貫。曾祖父何孝物,祖父何俊,父親何默,都是朔軍軍人。進滔青年時曾在魏博節度使田弘正軍中效力。元和十年(815年),田弘正奉召討伐叛軍王承宗,何進滔率領1000多騎兵奔襲王承宗的鎮州(今河北正定),大區全勝,迫使王承宗率部歸順朝廷。何因功晉升衙內都知兵馬使。十三年(818年),田弘正再次奉命討伐盧淄青節度使李師道叛軍,何進滔再率鐵騎攻占渾州(今山東東平),又升授兼侍禦史。在史憲誠代替田弘正、田布父子的軍權以後,何進滔成為史憲誠的部將。大和三年(829年),史憲誠被本軍嘩變官兵殺死,全鎮一時群龍無首,亂兵騷動,勢如幹柴烈火,大有一觸即發之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部分官兵提議,請何進滔出山主持軍務。將士們認為:“得何公事之,軍安矣!”並大呼:“得衙內都知兵馬使何端公知留後,即三軍安矣。”何進滔也挺身而出,對官兵們說,你們既然擁護我,就要聽我的將令。大家表示願意。於是何進滔馬上就把平時壓迫官兵的監軍和兵憤較大的原將佐 90 餘人抓來當眾斬首,而對其餘的協從者一律不加追究,穩定了軍心,挽救了一場大的兵禍。朝廷也認為何進滔對這次突發事件處置得當,並得到廣大官兵的擁護,也就承認了這一既成事實,先授他左散騎常侍、魏博等州節度觀察使,不久實授為魏博鎮節度使。在鎮守魏博鎮的 10 餘年間,他聽命於朝廷,保境安民,軍民都歌頌的德政。朝廷加封他為檢校司徒、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開成五年(840 年)病故在任所。追贈太傅,諡“定”。兒子何重順官至相位、國公。孫子何全皞官至節度使,祖孫三人先後被朝廷依為國家的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