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 珍(1031~1089),北宋將領。字君玉。德順軍(今寧夏隆德)人。曲家世代為當地土著大姓,族內有尚武傳統,當西夏軍入侵時,在沒有官軍支持的情況下,曲家“諸父糾集族黨”,也能把敵人打跑。曲珍自幼苦練武藝,騎射技精,有“百步穿錢”的硬功夫,“以材武長雄邊關”。後被秦鳳路都鈐轄劉溫潤看中,就讓他跟隨在自己身邊參加作戰。在他立了戰功之後,就提拔擔任綏德城監押。後又屢屢建功,先後升任閣門祗候、內殿崇班。熙寧間(1068~1077 年),隨軍參加征討交趾(今五嶺以南地區)的戰爭,再以戰功升任鹿阝延路鈐轄、副總管,改任客省使、懷州防禦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元豐五年(1082 年),宋軍在夏國邊界修築永樂城(今陝西米脂北,無定河東岸),曲珍擔任守城任務。不久夏軍來攻奪永樂城,宋軍死傷慘重,城陷,曲珍縋城逃出,被貶官為皇城使。元祐初(1086 年),重新起用,任環慶路副總管,此時,夏軍號稱40萬之眾“寇涇原,珍扌壽虛馳三百裏,破之曲律山,俘斬千八百人,解其圍”。因功升東上閣門使、忠州(今四川忠縣)防禦使。曲珍本是西北山區的一位農民,又沒有多少文化,為什麼能帶兵打仗,並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呢?原因在於他善待士兵,把跟隨他的部眾當作自己的兄弟子侄一樣看待,所以全軍上下團結一條心,服從他的指揮,人人甘願出死力與他共同戰鬥。曲珍於元祐四年(1089年)去世,享年5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