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任得敬(1 / 1)

任得敬(?~1170),西夏大臣。漢族。女兒是乾順皇後,仁孝皇太後。

任得敬原來是宋朝鎮戎軍所屬西安州(今寧夏海原西安鄉)的通判。宋靖康元年、夏元德八年(1126 年),西夏軍攻打西安州,城破時,他率軍民投降,西夏皇帝乾順命令他仍然權知州事。夏大德三年(1137年),任得敬又把女兒獻給乾順做妃子,因此被提升為靜州防禦使。後來,乾順對曹氏和任氏兩位妃子都非常寵愛。任得敬為了幫助女兒奪取乾隆順的專寵,就經常向朝廷權貴和宗室執政大臣們行賄,禦史中丞芭裏祖仁等權臣一時被任得敬的計謀所迷惑,都誇讚任氏父女有才有德有能,應當加以重用。乾順終於在大德四年(1138 年),立任妃為皇後。父以女貴,任得敬也同時被提升為靜州都統軍。

夏大德五年(1139年),乾順病故,兒子仁孝繼位。新帝把自己的生母曹氏與任氏並立為皇太後。這期間適逢夏州統軍蕭合達叛亂,叛軍一直打到靈州城下,威脅到都城興慶府的安全,夏國朝野一片驚恐。蕭合達本來是遼國的官員,因護送成安公主下嫁西夏,被乾順留在夏國,後來因為立有戰功,升授夏州都統軍。任得敬認為自己立功上爬的機會到了,立即主動請纓,要求擔任剿滅叛軍的任務。經仁孝批準,他采用智取的辦法,順利奪取夏州,並開倉賑濟,撫諭軍民,很快安定了夏州。蕭合達也在逃跑中被殺,一場動亂很快就被平息。任得敬立了大功,升任翔慶軍都統軍,封西平公。

任得敬自認為功勞很大,理應入朝參予最高決策層的工作,便於人慶四年(1147年)上表要求入朝,而禦史大夫熱辣公濟告誡仁孝說:“從古外戚擅權,國無不亂。”濮王仁忠也非常讚同禦史大夫的看法,任得敬打進中央中樞圈的想法未能實現。任得敬見濮王仁忠不好對付,就轉而千方百計去拉攏晉王察歌,兩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成為好友。人慶五年(1148年)年底,濮王仁忠去世。任得敬乘此機會,加緊以金銀珠寶賄賂察哥。在察哥的推薦下,天盛元年(1149年)仁孝召任得敬入朝擔任尚書令。次年,又升為中書令,終於如願掌握了夏國的朝政大權。天盛八年(1156年),晉王、察王又相繼病逝,仁孝在軍政方麵原來都是依重於察哥的,現在隻能依靠得敬一人了,便讓任得敬當了國相。現在,他所懼怕的濮王和晉王都死了,便開始肆無忌憚的一手專權。他先把3個弟弟中的一個,安置當上殿前太尉(任得聰),控製宮廷禁衛大權,另一個當上興慶府尹(任得恭),控製了京都地區,還有一個任南院宣徽使(任得仁)與擔任樞密副都承旨的侄兒任純忠等,一同掌握著機要、轉遞和引見的特權,把皇上與外界封鎖得水泄不通。

任得敬家族幾乎完全控製了宮廷和整個都城,並把仁孝掌握在自己的手掌之中,這時他的野心更加膨脹,便產生了非分之想。天盛十二年(1160 年),任得敬被進封為楚王以後,他出入宮禁的儀從,差不多同皇帝仁孝一樣。從天盛十七年(1165年)開始,他還在西平府靈州大興土木,重修城池,建造宮殿。滿朝文武大臣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仁孝也隻有繼續給他加官進爵進行安撫。不久,加封他為太師上公、總領軍國重事、秦晉國王。期間,任得敬又兩次試探金國和宋國的態度,引起了金國的反感。乾祐元年(1170 年),皇太後任氏病逝,他感到事情不能再拖延了,就向仁孝公開攤牌,要求把夏國的西南路和靈州一帶國土劃分給他自立為國。仁孝不得已,一麵表示同意,一麵向宗主國金朝上表,請求金國批準。金國看出這不是仁孝的真心實意,而是被任得敬所逼迫的無奈舉動,便回複夏國說:“事頗靡常,未知措意之由來,續當遣使以詢爾。”任得敬看出金國是持反對態度的,隻不過是在拖延時間,準備處置自己而已。此時他內心非常恐懼,便隻有謀反一條路可走了。但是,仁孝和夏國文武大臣們在金國的堅決支持下,粉碎了任得敬的篡權陰謀,一場未遂政權被挫敗。任得敬被誅殺,任氏一族被滅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