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遂妃鋪下紙筆,拖雷等立字據。
成吉思汗喘息一會兒,生氣地說:“察合台留守草原,他性情暴躁,最好自行其是!你們轉告他,不許違背我的遺言!”
眾人低沉地應了一聲:“是!”
成吉思汗緩和了語氣:“把地理圖拿來。”
也遂妃將圖鋪在眾人麵前。成吉思汗說:“第二條是滅金方略。金國精兵駐紮在潼關,南據連山,北據大河,易守難攻。宋和金是世仇,遠交近攻,向宋借路,從背後直搗大梁,潼關必然瓦解。我們就可以把先祖俺巴孩汗的衣冠奪回來了!”
成吉思汗一陣劇咳,耶律楚材趕緊給他一粒丸藥。也遂妃端水幫他服下:“您歇一歇吧!”
成吉思汗抹一把咳出的眼淚:“不,沒有時間了。第三件是滅夏方略。”
窩闊台問:“西夏不是已經投降了嗎?”
“不,他們隻是答應投降了,”成吉思汗說,“不要忘記西夏人是反複無常的!從明天起,我們逐步往北撤退,我多想死在我出生的故土啊!可長生天如果讓我死在半路上,你們不要為我發喪,不要讓敵人得知我去世的消息。等西夏王按指定時間投降的時候,就不要放他們回去了,全都殺掉,永除後患!”
眾人答道:“是!”
班師路上,蒙古大軍緩緩地向北移動。走著走著,先是大帳車停下了,隨後全軍停下了。
大帳車裏,聽遺囑的人和耶律楚材、納牙阿在成吉思汗身旁呼喚著。成吉思汗慢慢睜開眼睛笑了:“我做了個夢,夢見了我父親也速該,我母親訶額侖,妹妹帖木侖,弟弟合赤溫。他們見了我好親熱,還有博兒忽、木華黎。對了,我的孫子木阿禿幹,還有沒有了牙的老仆人豁阿黑臣。”他不笑了:“隻是孛兒帖、術赤母子和別勒古台的哥哥——我和哈撒兒射死的別格帖兒,他們怏快不樂。還有合答安,她離我好遠好遠,我叫她,她聽不見。是啊,這輩子,我打過的敵人,對和錯已經模糊不清了,對親人,我知道,我欠了這四個人的情啊!往後慢慢兒算吧!”
眾人哭了。
成吉思汗向耶律楚材招手,耶律楚材走到他身邊。成吉思汗擺手止住大家的哭聲:“窩闊台,耶律楚材是我給你留下的一個治國的工匠,一個棟梁之材!”
窩闊台哭道:“我記住了!”
“嗯,這就好,這就好,一切都好啦!”成吉思汗微笑著閉上了眼睛,之後又閉上了嘴。
耶律楚材用手試了試他的呼吸,然後說:“可以繼續走了。”
大軍緩緩地移動了。人們無聲地流著淚。大帳車裏成吉思汗靜靜地躺著。也遂妃把頭伏在成吉思汗身上。
1227年8月25日,成吉思汗死於賀蘭山下清水縣,終年六十六歲。
在他死後,他的兒子和諸位將領遵照他的遺言,在西夏君臣前來投降之際,滅掉了西夏。
三河源頭的草原上,哀樂齊鳴。
橡木的凹槽裏躺著成吉思汗。三公主、也遂妃、也速幹妃和忽蘭妃往他的身上放著火連、小刀、金飯碗、弓箭。
上半個橡木合上了。壽材上箍了三道金箍。
靈車出發了。緊隨其後的是四十名衣服鮮亮、珠光寶氣的殉葬美女和一匹金鞍寶馬。諸王和公主哭著送葬,將士們唱著悲壯的《出征歌》和《蘇魯錠歌》。
好大的一個土坑裏,安置了成吉思汗的棺木、寶馬和四十名美女。
拖雷灑酒,人們叩頭。
地麵上堆起了好大的一片墳包。上萬匹馬奔馳過去踏過墳包。上萬匹馬又奔馳回來踏過墳包。墳平了,一把刀當著母駝的麵殺死了一隻駝羔。一支支箭插在草地上。
這是一個很特殊的葬禮,埋葬了這個世界曆史上的特殊人物。他沒有留下陵寢和寶鼎,隻在他墳地周圍三十裏外插上一圈箭鏃,派重兵守衛著這塊大禁地。第二年的3月17日,由那隻失去了羔子的母駱駝嗅出駱羔的血腥味,確定他的埋葬地點而進行祭祀。由於時間已經過去了七百多年,成陵的所在已經是個難解之謎,然而,他不息奮鬥,雄才大略,橫掃千軍,征服世界的一生卻為中華民族和許多國家的民眾所關注,被人們評為“千年偉人”。正是由於他不息的奮鬥、不斷的抗爭,才使部落林立的蒙古草原實現了統一,才初步結束了中國北方分裂割據的局麵,從而為忽必烈第四次統一打下了基礎。
對這個偉大人物的千秋功過給予科學的評價,那是史學家的責任,而我們想介紹給讀者的成吉思汗則是同凡人一樣具有七情六欲,集崇高和平凡、英明和失誤、成功和遺憾於一身的一代天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