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伊坐在真皮沙發裏,一頁一頁認真翻看著手中的資料夾。今年剛剛四十五歲的他,看上去要比實際年齡老很多,他的眉頭上烙印著深深的“川”字紋,一瞧便知平日裏總板著一副苦大仇深的臉。算起來,蓋伊從事特工工作已有十五年,在這個特殊的行業中也可謂經驗豐富,身經百戰,他對工作有種近乎偏執的狂熱,以至於毀掉了自己兩段婚姻(盡管都是被戴了綠帽子)。背地裏,同僚們都稱呼蓋伊為“板磚臉”,除了諷刺他的四方臉,也暗暗指責他在工作中那種不通人情的強硬態度。
五年前,“板磚臉”蓋伊在任務中肩部中彈(實際上隻是擦傷),被直接從一線調到文職部門,心有不甘的他向上級打報告要重返一線,卻被同樣表情的“板磚臉”駁回。這種從人民中來,卻回不到人民中去的遭遇讓蓋伊受到極大刺激,他一怒之下離職,緊跟著報複性地夥同幾個以前的老朋友幹起“自由職業”。憑借著不俗的成績,幾年下來也小有名氣。盡管脫離了政府組織,但蓋伊仍然秉承著“思想政治工作是革命的法寶”這一精神,將情報局的工作風格原盤照搬:對手下的人員采取嚴格的監控管理,並盡可能地遠離一些來曆不明的客戶。在當前的環境下,這種自由職業者如履薄冰,隨時都有可能被當局以“恐怖分子”的名義踢出局,所以,如何挑選工作,就成為了這個行業最大的學問。
這次的工作,是一位老朋友介紹給蓋伊的,性質上屬於黑幫的地盤爭端,目標很“幹淨”,一個馬來西亞華記幫的中層幹部,沒有什麼背景,完全靠自己打拚上位。工作的內容也非常簡單,幾乎用兩句話就能概括:幹掉目標,然後撤退。這種短平快的工作,是蓋伊最喜歡的,但仍然有幾個地方值得懷疑,比方說:這種黑吃黑的小生意,黑幫為何會高價雇傭專業人員來執行呢?
聯係人是個話癆,幾乎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來解釋原因,其實總結起來無非就幾句話:“這次工作隻是個開頭,希望我們能以此為引建立起深厚的革命友誼。這樣,我的老板才放心把更多事交給你們辦。請放心,我的老板不在乎花費,前提是你們幹活的時候務必要貫徹科學發展觀,把投入和產出畫上硬實的等號。”
從他的話語中不難看出,對方想和蓋伊維持長期合作關係。而且這位神秘的幕後主使並不希望自己被牽扯進去,因此才會舍近求遠,雇來一群完全與幫派利益無關的人來執行暗殺。蓋伊簡單分析了一下難度和報酬,決定接下這份工作,並開始著手確定人馬。
“光頭”道格是他心目中最合適的第一人選,這個大塊頭曾在法國外籍軍團服役,受過嚴格的訓練,心狠手辣,辦事老道,心理素質也過硬,頗有些老舊派雇傭兵的風格,隻要錢給的合理,就不在乎手變得多髒。
第二個人選是司機托尼,蓋伊遠方的侄子。由於父親早逝,這個尖嘴猴腮的小子打小就不學好,唯獨對機動車感興趣,可惜沒走對路,高中時因為偷車被送進過少管所,長大後直接幹起了地下賽車手,憑借高超的駕駛技術也過上了兩年燈紅酒綠的日子。但好景不長,在一次充滿了革命浪漫主義情懷的賭車活動中,托尼被人砍掉一隻手指,踢出賽車界。走投無路的他隻好投奔蓋伊,憑著自己的手藝幹起了專職司機。
最後一個人選是新來的加拿大男孩傑斯。他中等身材,外表斯斯文文,乍看上去很像從魁北克某所理工學院溜出來度假的大學生。不過人不可貌相,這個隻有二十六歲的小夥子曾是加拿大特勤部隊的一員,由於在非洲的一次任務中負傷,才被安排提前退伍。這種空有一身本領卻不得誌的年輕人,向來是自由職業者的最佳候補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