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1)

中國古代的詞,形成於隋唐,鼎盛於宋,經過金元明的低潮時期,又複興於清,走過了一個曲折的發展道路。這一千三百多年間,詞人輩出,流派紛呈,作品多如星海,使得古代的詞在古代文學中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其中,宋詞與唐詩齊名,成為輝耀中國文學史的兩顆巨星。人說,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詩國。這裏的詩,當然包括詞,因為詞也是詩的一種。因此,要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古代文學,了解中國古代的詩,就應該了解中國古代的詞,從這個意義來說,將中國古代的詞精選成一本,加以注釋和今譯,無論對國內的讀者,還是對國外的讀者,都是非常必要的。出於這一考慮,我欣然應陳緒萬先生之約,編寫了這本書。

一般的曆代詞選本,選人的唐五代詞極少。這可能因為唐五代詞還不如唐詩宋詞那麼輝煌,也可能因為詞在唐五代處於形成、完善和逐漸成熟的過程,不少詞從詞的意義上說還比較稚嫩,也可能因為受“左”的思想影響,不能公正全麵地看待花間詞派的各位著名詞人和他們的作品。其實,唐五代詞在詞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視的,它處於詞史的起始階段,因而具有奠基作用。同時,因為有李白、白居易、劉禹錫、張誌和、溫庭筠等許多唐詩大家的加入,因為有堪稱一代詞帝的李煜的卓越貢獻,因為唐詩中現實主義傳統的影響,所以唐五代詞在內容上特別是藝術上的成就還是相當高的,對於宋詞以至金元明清詞,都有較大的影響,因此,本書對唐五代詞特意多選了一些,共十一家,三十五首。

詞到宋代出現廠鼎盛的局麵。不僅完成了從小令到慢詞的發展,而且在格律上有創新、有完善,和題材上有廣泛的開拓。上自帝王,下至村夫,許許多多的人都加入詞的創作隊伍,詞的普及達到了空前的和度。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等為數眾多的大家領袖詞壇,使詞壇出現了各種風格流派交相輝映、詞人層出不窮、詞作如百花爭豔的盛況。由於許多詞作貼近生活,有的還表現了社會重大題材,由於愛國主義傳統發揮了重要作用,由於詞人們在藝術廣的不懈追求和卓越貢獻,就使得宋詞在質量上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處於詞史的最高峰,足以與唐詩相媲美。正因為如此,本書選詞的一個重點便是宋詞,共選八四十家,一百一十七首。

金元明是詞的低潮時期。但是,那種“金元工小令(曲)而詞亡”(吳衡照《蓮子居詞話》)的觀點,那種“宋後向之聲律漸廣,作者僅能模仿宋人,絕少新的創造與發展”(丘瓊蓀《詩賦詞曲概論》)的觀點,則是片麵的。事實上,金元明詞不僅繼承了宋詞的優良傳統特別是愛國主義傳統,表達了對異族侵略壓迫的反抗,抒發了慘痛的家國之恨,使不少篇什至今猶能催人淚下、怒發衝冠,而且在題材上有新的開拓,在藝術表現上也有創新。由於這些原因,就使金元明各朝的詞形成了與宋詞截然不同的風格和麵貌。有了金元明各朝詞人的艱苦努力,才使得詞的發展延續下來,也才為清代詞的複興奠定了基礎。因此,我們不能輕視金元明詞,更不能對金元明詞采取虛無主義的態度。出於這樣的認識,本書努力多選了一些金元明詞,共二十五家,四十九首。

清代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許多文學樣式都有了長足的發展,許多學術門類相繼建立,藝術研究空前活躍。就詞來說,出現了全麵複興的局麵。作者隊伍廣泛,風格流派眾多,名家輩出,名作紛呈,一派萬紫千紅的景象。《全宋詞》中有詞人三百三十餘家,可謂多矣,而《全清詞鈔》初選得四千多家,成編三千一百九十六家,則比宋多了兩倍。清詞不僅繼承了唐宋以來的優良傳統,而且有新的探索和發展。在題材上,也有很大的開拓,其廣泛程度,是以前各代無法相比的。民主思想在作品中有了反映,愛國詞作達到廣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清詞中,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末期的狀況,看到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圍的罪惡,看到民主鬥爭的愛國精神和革命風采,看到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奮鬥曆史。無論從藝術上,還是從思想內容上,清詞都是值得重視的。因此,我把清詞作為本書選詞的又一個重點,共選入四十七家,八十六首。

為了便於讀者閱讀和理解,對每一首原作都加以注釋和今譯。注釋力求詳細全麵而義簡潔明快。今譯采用新詩形式,努力做到準確傳達原作意思,又能有所拓展,這是木書寫作的難點,做得如何,隻有待專家和讀者指教了。

弓保安

1997年8月29日於止園東鄰陋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