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韋家(捉蟲)(2 / 2)

韋長楓忍住笑意,故意板著臉說道:“真知道錯了,那就罰你三天不準吃點心,可好?”隻見全哥一聽,小臉一滯,眼裏就溢滿了水意,小嘴癟癟著,隻要一眨眼,那淚水便要決堤而下。張氏見了,趕緊拉過兒子哄道:“你父親逗你呢,別哭,別哭,娘給你拿點心吃好吧.”一邊瞪了自家丈夫一眼,嗔道:“老爺明知道全兒一日都離開點心果子什麼,還逗他,回頭哭了,母親又要數落老爺了。”

韋長楓摸摸鼻子,拿了一塊點心給兒子:“全兒,父親給你吃點心,剛剛父親是逗你呢,全兒這麼乖巧,父親這麼舍得罰你呢。”

沒辦法,全哥兒是韋家最小的孫子,韋老太爺跟老太太都拿這個孫子當心肝肉。其他的兒子也不嫉妒父親母親的偏心小孫子,自己在外做官,兒子都在身邊,也沒法去照顧父母,隻有小弟在身邊侍奉父母,小侄兒能承歡父母膝下,讓父母快樂多多,他們還巴不得呢。反正父親有分寸,不會養出個紈絝來,所以跟著父母一起寵著侄兒,每年送的節禮都有小侄兒三分之一。韋長楓生性促狹,把逗哭小兒子作為日常消遣之一,常常惹得老太太心疼不已,每次小孫子一被逗哭,就一頓數落,偏偏全哥兒最喜歡父親,不管被逗哭多少次,父親一哄馬上就好了傷疤忘了疼,重新投入父親的懷抱。

這不一聽父親不罰自己,從母親懷裏撲到父親懷裏,接過父親手裏的點心咬了一口:“父親這點心真好吃,你也吃。”舉到父親嘴邊,韋長楓笑著說道:”父親不吃,你吃,桌上還有,想吃還有。”

這時,身形高挑的丫鬟從外麵走進來,對韋氏夫婦一福,道:”老爺,夫人,晚膳準備好了,老爺準備在哪裏用膳。”

“擺到小花廳吧.”

看到桌上的點心:“對了,我記得林家做的月餅老太太最愛吃,你把剩下的都送到老太太屋裏,老太爺也送一些,吩咐身邊伺候的丫鬟小子們讓老太太一日少吃些。”

那丫鬟離開後,韋長楓站起來,一手牽著兒子,一手牽著妻子去小花廳吃飯去了,一時間花廳裏,童語連連,張氏一邊替丈夫布菜,一邊給兒子擦去嘴邊的點心屑,韋長楓吃著飯,看著兒子,一陣滿足。

韋家笑語連連之時,林家卻是靜悄悄的,隻見西廂房裏阿梔僅披著一件外衣坐在榻上做針線,小翠在旁邊幫忙分線,阿梔手裏正拿著一件月白色的棉袍做著,棉袍是用上好的棉布做的看,鑲著銀色的滾邊,袖口領邊都用青白色繡著挺拔的竹子,那竹子繡得端是秀麗挺拔,栩栩如生,油燈的火焰跳了跳,小翠正盯著那小小的竹子看,突然覺得那竹葉好像動了一樣,她揉了揉眼睛,說道:“姑娘的繡工越發好了,都快趕上老太太的繡工了。”

阿梔笑了笑沒說話,小時托重生的福,跟爹爹讀書的時候聰明異常過目不忘,爹爹便時常帶著自己出去玩,老太太怕爹爹把孫女教的太跳脫了,以後不好管教,便教2歲的阿梔拿針線,其實2歲的孩子哪能拿起針線,不過是老太太把針法的運用說給阿梔聽,一般的孩紙要是聽到這些,早就不耐煩了,阿梔到底是重生的不是,就一一記了下來,還讓老爹給自己寫下來。阿梔從四歲能拿針開始練習,到如今也有了一手好活計。繡完一隻袖子,阿梔去看了看弟弟,見他們都睡的香甜,就讓小翠也去休息了,自己也慢慢入睡了。

第二天上午,阿梔正做活的時候,小翠進來稟報,說是韋家的大管家來送節禮了,阿梔趕忙放下手中的活計,理了理頭發衣裳,帶著小翠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