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大約十月裏吧,邊區開始工作大檢查,分做兩大部分來著手:軍與黨政學……這個檢查是有極大的意義,真可說是符合了“國民精神總動員”的精神——事實上在邊區是什麼都動員起來了。檢查的目的,是在把原有的優點加以發揚光大,把原有的缺點加以改正,並且建立一個更合理化的工作製度。檢查工作的進行是極其民主的,無論在學校或機關裏,任何人都可以寫出意見提到檢查委員會上去。有些機關,如像八路軍總政治部,還發出請求貢獻意見書,給外來參觀的客人與一些不參加政治生活的技術人員,請大家發表意見。特別著重於希望人家指出缺點,他們這種求進心,這種謙虛心都值得全國仿效。
一個學校或一個機關在開檢查會的時候,實行回避,就是說該學校或機關的負責人故意走開,使得任何人不會因怕負責人的威嚴而把意見忍下不表白。這個大檢查工作曾經過三四個月之久才結束。其間有的學校或機關檢查一次不滿意,再檢查第二次的也有,非常認真。在檢查工作中,大家不但相互批評,而且也著重自我批評。這樣,在極科學而很民主的檢查方法下,一切工作的陣容又更加整齊而活潑了。
這裏最大的優點,是大家集中團結在一個集體的領導之下,這種優點,當然我們做客的人並不能深切地接觸到,但我們還可以看到,感覺到一點:譬如在一個民眾大會上,盡管發言的人很多,但決不會意見紛雜,或者完全不同,甚至相反,使聽者莫明其妙,這種怪現象,在這裏是絕對沒有的。
大檢查工作之後,接著來了一個生產運動,這是偉大的空前的運動,是的,說偉大,一點也不過分。它的意義並不限於這裏,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重慶也立刻起了響應,而有生產會議的召集。在抗戰特別艱苦的第二階段,生產運動是有著怎樣重大的意義啊!它回答日本鬼子:“不但中國有自力更生的決心,長期抗戰的決心,而且還有自力更生長期抗戰的行動!”什麼地方曾有過這樣類似的運動?幾萬人拿起鋤頭快快樂樂去開荒?自然給我的印象太深刻,可是怎樣寫述它呢?我沒有資格,隻有留給那些勞動英雄,無數的勞動英雄去寫吧。
像別的工作一樣,用著合理化的辦法來進行。機關與學校都參加了,人人熱烈地擁護毛澤東先生這一號召。他們把勞動的人分幾類,勞動力弱的(身體不好的)人,做較輕的工作(病人不參加勞動),有的用分工合作製,女同誌留著做內務,幫助燒飯,燒開水,替開荒的人洗衣服,有些學校女同誌也去開荒。在這裏,什麼事情都是領導人領導著做,說領導著做,這是確確實實的。離我住處不遠的山腳下一塊荒地上,在北方已經暖熱的三四月的太陽下,午後,好幾次望見陳雲先生、李富春先生,他們在那裏翻泥土,在邊區,這些是他們做領導人的快樂,而不是別的。現在那塊地上長出了濃盛的馬鈴薯,開著淺黃色的小花。在生產突擊的時候,足足有一個多月工夫,整天開荒,耕地,打土,施肥,下種,完全同一個老農夫一樣。在拔草的時季,他們大早四點多鍾就上山來了。聽說毛澤東先生在開荒的時候,常常一邊耕,一邊說:“克服困難!”這裏的生產運動像別的任何事情一樣,領導人都起著模範作用。
我真要替這些荒山僻地歌頌它們的幸福,這些多少年來未得人一顧的幾十萬畝荒地,(今年開荒六十萬畝)一下子都得了翻身的機會,而且頃刻變成了一個燦爛的世界!“四月裏來好春光,家家戶戶種田忙……”(《生產大合唱》中的一節),人們的腳步聲,話語聲同著歌聲、笑聲登上荒山去。幾朝及時雨,使那些菜蔬、瓜果、小米玉蜀黍都展開了新鮮的綠葉子,含著微笑,將來,等待收成。去年,當我來的時候,我曾擔心大家坐吃山空,同文協會裏的幾位熟人談著種白菜,大家以為文人的生產該是寫稿子,賣稿子。今年,毛澤東先生的一個號召,不但所有的荒山都變了顏色,就是人也變了,許多文化人,藝術工作者都放下了筆頭,拿起鋤頭,而成為生產英雄!到頭來還該我自己要大大聲明我的慚愧,我並沒有參加開荒,隻是到附近機關的廚房裏幫助切了三次菜,好幾位女同誌還客氣地把我的刀搶得去,一共並起來,不到兩三小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