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資源
水利資源是指江、湖、河、海中的水流、地下潛流、潮汐和沿海港灣中可供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
廣義的水利資源指人類對地球表層的水(即水量、水域和水能)的利用,通常是指可更新的水體,可更新的水體包括河道外用水及河道內用水;采用提、蓄、引等不同方法去利用的河水,即河道外用水。水運、漁業、旅遊、衝沙及生態環境用水和河道內水能資源的利用,即河道內用水。
水力資源
水力資源屬可再生能源的一種,是水域水力資源。
水力資源的單位通常為千瓦或馬力,是長時期內潮汐或河流中的功率或天然能量。
水力資源的一部分包括天然蘊藏在水體中的水能。通常水能的大小用千瓦來表示,而水位落差和徑流量的大小就取決於水能的大小。中國的水利資源占全世界的首位,大約為379億千瓦。
農業資源
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的總稱,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農業資源。農業生產中可以利用的土地、水、氣候和生物等自然環境要素,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農業自然資源。在農業生產中間接或直接的發揮作用的社會生產成果和社會經濟因素,即農業經濟資源。
農業自然資源可分為三類:1.不可更新資源。如鐵、煤、石油等。2.可更新資源。如生物、水、土壤等。3.用之不盡的資源。如空氣、風力、太陽能等。農業自然資源不僅是農業環境要素,還是人類生存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
中國農業自然資源的原則和特點
中國農業自然資源保護要遵循幾條原則:1.把農業自然資源保護納入國家計劃和規劃。2.全麵規劃,合理安排。3.獎勵綜合利用。4.誰開發誰保護。5.經濟效益、生態和社會效益相統一。
中國農業自然資源的特點:
1.農業資源人均占有量相對不足;2.後備資源基礎薄弱。因此,合理開發利用農業自然資源,保護農業環境,對國民經濟發展非常重要。農業資源保護主要包括:土地資源保護、草原資源保護、森林資源保護、野生動物資源保護、野生植物資源保護、礦產資源保護等。
旅遊資源
經過開發,能夠吸引遊客的客體和勞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旅遊資源。它是指人類社會和自然界中可以開發利用並發展成為旅遊業,吸引廣大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對社會能產生一定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的因素和事物。從它的客體屬性來說,旅遊資源可以分為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山水名勝、自然風光等屬於自然旅遊資源。曆史古跡、文化遺跡以及文化藝術、民族習俗、城鄉建設等屬於人文旅遊資源。
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是指未來可能被人類利用的和已經被人類利用的土地。土地資源不僅包括自然範疇,還包括經濟範疇。目前或未來可供農、林、牧業或其他各業利用的土地就是土地資源,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資料和勞動對象。
土地資源有以下幾個特征:
1.土地資源是自然的產物。
2.土地資源的位置是固定的,不能移動。
3.土地資源的區位存在差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