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 1219 年 4 月,怯綠連河畔將士如雨,車帳如雲,兵甲耀日,馬牛遍野,聯營萬裏,煙火相望。隨著成吉思汗一聲令下,數萬鐵騎由成吉思汗親自統領,四個兒子分頭擔任各路統帥,浩浩蕩蕩從蒙古草原西奔阿爾泰山。一路攻城陷地,銷煙四起。跨過阿姆河,越過錫爾河,蒙古鐵騎一直到達裏海。他們血染了花剌子模的一座座城市,一個個鄉鎮。花剌子模的國王隻會望風而逃,大片國土與國都全都淪陷在成吉思汗馬下。隨著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的征戰,很多人喪失家園,失去了生命,或被淪為奴隸。蒙古軍大獲全勝。他們掠奪了無數的牲畜、財物、人口,成吉思汗成為了從中亞到西亞以至到東歐的最強統治者。當成吉思汗確信花剌子模國王已困死荒島,再無力量崛起時,他於公元 1224 年班師東歸。
對於此次西征,隨軍的成吉思汗近臣,耶律楚材曾有詩道:
陰山千裏橫東西,秋聲浩浩鳴秋瀑。
猿猱鴻鵠不能過,天兵百萬馳霜蹄。
武皇習戰昆明上,欲討昆明致犀象。
詩直稱成吉思汗功蓋秦皇漢武。盡管蒙古軍大獲全勝,但很多將士的性命也葬送於這次西征。英勇善戰的成吉思汗的長子術赤,也在這次戰役中病亡。不過當成吉思汗班師時,還未得知這個消息。他甚至誤聽人傳言,以為術赤心有異誌,所以不同他一起回師東歸。他心中恨術赤:怎麼會跟我離心?他跟誰也沒說,隻是暗想回師後休息一番,過一段時間他要討伐術赤,把事情弄清楚。
得知成吉思汗勝利班師的消息,蒙古大本營留守的人員五年來不安的心情才平靜下來。趁著春暖花開的好時光,他們搬起帳篷,組成了浩浩蕩蕩的隊伍,西去迎接大軍回歸。在阿爾泰山南麓,葉密立河畔,迎接的人們遇上了班師的隊伍。
親人歡聚,高歌狂舞,徹夜歡慶未眠,葉密立河畔連日一片沸騰,歡歌笑語。閑下來的男人們又紛紛出外打獵,過上平靜安逸的生活。
一天,成吉思汗又要去騎馬打獵,拖雷自然緊緊相隨。小忽必烈已經長到十歲了,吵著鬧著要跟隨爺爺、爸爸去打獵。小他兩歲的弟弟旭烈兀也跟著起哄,
小哥倆各自牽著自己的小馬,攔在成吉思汗與拖雷的馬前。大有要不帶他們去,就讓爸爸、爺爺去不成的架勢。忽必烈還隻是苦苦哀求,“好爺爺,你就答應讓我們去吧。要不,旭烈兀還小,不帶他去好了。”旭烈兀非常著急,馬上去揪住拖雷的馬韁繩說:“爸爸,不帶忽必烈去,帶我去!”成吉思汗笑嘻嘻地望著拖雷,那意思是問怎麼辦?拖雷卻反問成吉思汗:“您說吧,要不讓他們鍛煉鍛煉也好?”成吉思汗打心眼裏喜歡他們,他還沒說話,旭烈兀就拍著巴掌對忽必烈說:
“好,好,爸爸已同意我去了,不帶你去。”說著他就叫侍從扶自己上了一匹小馬,大聲喊著:“爺爺,咱們走吧!”忽必烈張開兩臂,繼續向成吉思汗求告,可憐地喊著:“爺爺,爺爺!”成吉思汗對忽必烈說:“這次一定要有收獲。”忽必烈說:“我保證,謝謝爺爺!”他不用人扶,自己一躍便上了他的小白馬。
打獵的一隊隊人馬奔馳在山羊林中,侍從的人們在隊伍前驅走林中的野獸。
成吉思汗、拖雷也放開了韁繩,招呼他倆緊緊跟上。突然從林中斜竄出一隻黃色的小鹿,旭烈兀一眼看見,大喊:“這是我的!”他放馬追去,搭弓架箭,一箭竟將那野鹿射中,所有人都高喊:“祝賀旭烈兀王子!慶賀旭烈兀王子!”他們奔跑著把野鹿放在了馬背上。旭烈兀非常得意。忽必烈不服氣,嘟著小嘴,一個人縱馬飛馳起來,趕在了成吉思汗與拖雷前頭。侍從們趕緊縱馬跟上。拖雷說:“忽必烈這孩子就是爭強好勝!”成吉思汗說:“這才是我的兒孫,讓他們獵去,我們在後麵看。從來英雄出少年啊!我這兩年自覺體力已大不如前了。”拖雷與成吉思汗並駕齊驅說:“爸爸身體還健壯得很,能活一百歲。”成吉思汗哈哈大笑:“你這小子,什麼時候也學會拍馬屁了?”
忽必烈嫻熟地騎著白馬,跑到了叢林的邊緣。一隻灰黃色的野兔從草叢中躍起,向大草原狂奔。忽必烈哪裏肯舍,他緊追猛趕,夾馬縱馳,隻聽見耳邊風聲呼嘯,侍從在後麵齊聲呐喊。忽必烈將箭緊搭弓上,他瞄準了野兔,心想一定要射中。然而野兔比野鹿的目標要小,野兔在草原上奔馳又要靈活,再加上草原風大草盛,眼看那箭要射上那隻兔子了,誰知那兔子卻避開了這一箭。這一下把忽必烈氣得小臉都紫了,他憋住氣咬緊牙,又搭上一箭,放馬直追。跟著野兔東突西竄。忽必烈從四五歲就練騎馬,小馬似乎和他很熱,頗能體會小主人的心意,幾乎不用忽必烈抖動韁繩,那馬就自顧自奔野兔而去,它似乎也要為小主人立下一功。忽必烈雙腿夾住馬肚,兩腳緊蹬馬蹬,從馬上站起身來,瞄準了野兔,使
盡平生氣力,又射出一箭,大叫一聲:“中!”野兔頓時跌倒在地。侍從的人們大呼起來:“射中了,射中了!忽必烈射中一隻野兔了!”忽必烈回馬奔向成吉思汗與拖雷,成吉思汗與拖雷也趕了上來。他們看著忽必烈黑裏透紅的小臉蛋上布滿了汗珠,滿臉歡笑。拖雷說:“祝賀你,忽必烈!”成吉思汗跳下馬說:“好樣的!
大家就地休息。我們為忽必烈與旭烈兀舉行‘牙黑刺迷失’。”所謂“牙黑刺迷失”,就是一種蒙古族隆重慶祝兒童初次打獵成功的儀式。
打獵的隊伍圍成了一個圓圈,就地而坐。在中間生了火,人們從皮囊裏倒出了馬奶子酒,大家舉起酒碗,齊聲唱起了對兩個小王子的賀歌:
尊貴的小王子啊,
你們像天上的明星一樣閃亮。
你們像草原的鮮花一樣芬芳,
你們像雄獅一樣有力,
你們像高山一樣堅強。
祝你們箭射百發百中啊,
祝你們才智像海洋一樣寬廣。
小王子啊,
快快成長,
願你們所向無敵,
獲取勇士的榮光。
忽必烈與旭烈兀一左一右坐在成吉思汗身旁,忽必烈等詩歌聲一落,站起身舉起大碗酒敬給成吉思汗與拖雷說:“祝爺爺、爸爸萬壽無疆!”成吉思汗和拖雷高興地喝下了敬酒。忽必烈又端起一碗酒說:“願我們蒙古大國永遠昌隆興旺。”
在座的人一起舉碗齊頌。忽必烈又端起第三碗酒說:“祝我們民眾生活富足,身體健康。”大家歡呼著又一齊喝下了這碗酒。成吉思汗悄悄對拖雷說:“小忽必烈誌氣非凡啊,將來必能成就大事業。”這時旭烈兀卻一把摟住成吉思汗的脖子說:
“爺爺,你不能隻喜歡忽必烈,我同樣也是你的好孫孫,長大我就跟你去打仗,要打到好遠好遠的地方,讓所有的人都怕我們蒙古。”成吉思汗拍拍旭烈兀的腦袋說:“好,好,誰不服我們,我們就把他們踏為平地。”說著侍從將忽必烈射中的野兔獻上,人們的喧鬧馬上停止。成吉思汗起身將野兔開膛,割下一塊兔肉,
忽必烈恭敬地跪下伸出右手,讓成吉思汗用兔肉擦拭著他的右手中指,成吉思汗一邊擦一邊說:“願上天賜予我的忽必烈神勇和智慧,願他將來所向披糜!”擦拭完後,忽必烈站起來,目光炯炯有神,向成吉思汗和眾人宣誓說:“我一定不負爺爺的希望!”大家都對他投以掌聲。
侍從們又抬來了旭烈兀所射的野鹿,成吉思汗把野鹿開膛,割下一塊鹿肉,給跪地的旭烈兀右手中指擦拭,並祝願說:“願上天賜予我的旭烈兀神力與聰明,願他將來永遠伴隨勝利。”擦拭完畢,旭烈兀也站起身宣誓:“我一定照爺爺說得去做,聽爸爸的話,為我蒙古國建下汗馬功勞。”人們又一陣歡呼。忽必烈向弟弟伸出手:
“祝賀你,旭烈兀!”旭烈兀也伸出手:“祝賀你,忽必烈!”兩兄弟把手緊緊扣在了一起。
篝火升騰,烤肉的香味誘發著人們的食欲,奔波了一天的人們喝著酒吃著肉,侍從中的摔跤手在中央表演著節目,為大家助興。這時遠方一騎快馬飛馳而來,眾人都望著草原上那個白衣白馬的身影越來越近。
來人到了篝火近前,飛身跳下馬,從馬上解下一個皮囊,眾人早已停止了歡樂,望著來人。隻聽他大叫:“稟報成吉思汗,術赤王有緊急文書到!”成吉思汗的近侍從騎馬人手裏接過皮囊,交給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急忙拆開,他不知術赤那裏出現了什麼變故,非常不解。當他看完文書後,隻是呆呆地站在那裏。眾人都摸不著頭腦,也不敢問。他們都望著拖雷,拖雷趕緊跪下,呼叫著:“爸爸,爸爸!”旭烈兀一時嚇壞了,哭了起來,他撲向成吉思汗懷裏叫著:“爺爺,爺爺!
你怎麼啦?”忽必烈觀察著,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成吉思汗回過神來,說:“別怕,別怕,爺爺沒有事。”他把文書緩緩遞給拖雷,輕聲說:“你大哥術赤死了……”
話沒說完,就放聲大哭起來:“這是上天懲罰我啊!我的好兒子,術赤,我不該誤會你。我不該聽信流言啊,在你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不在。你立下那麼多戰功,竟死在了他鄉異域,你的孤魂遊靈一定怨恨死我了。術赤啊,爸爸對不起你!”
此刻的他是如此地淒涼和心痛。眾人也都跟著痛哭起來。哀慟之聲在廣袤的草原上回蕩著。許久,許久,拖雷勸著成吉思汗:“哥哥已經去世了,人死不能複生。
爸爸要節哀,不要太難過了。”他端起一碗酒,對眾人說:“來,讓我們一起祭念我的哥哥術赤大王。”他雙手捧起馬奶子酒,舉過頭頂,然後把酒潑撒到地下。
大家都跟著這樣做。拖雷流著淚說:“願上天保佑術赤大哥來生吉祥。”眾人跟著複頌著祝願。忽必烈也舉起一杯酒祭祀了伯父。他說:“伯父,您安息吧,您的願望我們下一代一定完成!”
成吉思汗哭過,心裏舒服了些,才召問送信人,術赤那裏還有什麼口信沒有。
來人說隻傳了一句話:“術赤說請大汗原諒他的一切過錯。”成吉思汗聽後不禁淚水又流了下來:“他有什麼過錯?他分明是怪我沒派人去看望他啊。”他吩咐侍從,馬上派人給術赤的兒子拔都傳信,讓他繼承術赤的王位。看他那邊是否有什麼需要,告訴他:“我為術赤的去世很傷心,我將全力支持他,幫助他。”
成吉思汗從山羊林回營地的路上默默不語,拖雷連問了幾次:“爸爸,您有事嗎?”成吉思汗隻是搖搖頭。回到營帳,拖雷一直不敢離開成吉思汗,畢竟他已年過花甲,晚年喪子讓他多少痛徹心扉啊。他怕成吉思汗經受不住,有什麼意外。成吉思汗幾次叫拖雷回帳,拖雷都不肯回去。“您心裏有什麼話就說出來,千萬別放在心裏,那樣會悶出病來的。術赤去世了,還有窩闊台、察合台,還有我與其他弟兄們呢。”拖雷想盡量陪伴成吉思汗,讓他減少一些悲痛,因為他知道術赤在成吉思汗心目中的地位比他們兄弟都高。必竟是長子啊,才四十出頭。
術赤二十多年一直跟隨父親東征西討,形影不離,他的去世怎能讓父親割舍得下啊。拖雷絮絮叨叨地跟成吉思汗談著有關術赤的種種:“爸爸,我心裏最明白,您最疼愛術赤與我。當初您娶了亦巴合皇妃,就把亦巴合妃的兩個妹妹分別給術赤與我做了王後。在我們兄弟間我與術赤也最友好,我們都最聽您的話。”成吉思汗終於說話了:“是呀,是呀,可是你知道嗎,在西征回來的路上,他重病在身無法與我會合,我卻聽人謠言,說他要背叛我,我很氣憤。我還打算要去討伐術赤,我冤枉了他,我無法原諒我自己,我不能原諒我自己的過錯啊。術赤竟還叫我原諒他!他和你就像我的左右手,最聽我的話,我為什麼還要錯怪他?我是老糊塗嘍,是不是老人都愛起疑心啊?”他痛苦地托著自己的頭。拖雷勸解著:
“爸爸,那是傳信人的過錯,您不要再責怪自己了。”成吉思汗說:“察合台猛狠,術赤強悍,兩人不合,你和窩闊台都溫厚,我本想把大汗位傳給你,可是按著咱們的習俗,長子們要自立營生,你作為幼子,要掌管我所統領的營地軍隊、大帳和財庫,這也許對你和對你的孩子們會更好。有這分基業你要好好保護住。讓窩闊台、察合台去開拓他們的事業吧。”拖雷說:“爸爸考慮周到,窩闊台更適宜擔
當大汗。西征時術赤與察合台攻打玉龍傑赤城,七個月沒有打下來,就因為他倆不合。後來還是您叫窩闊台去當了統帥,把兩人的關係調合,大家齊心協力才把玉龍傑赤城攻下。”成吉思汗說:“是呀,是呀,窩闊台理事能把握分寸,有心計,善調和人際關係,是個當汗的料。就怕他的子孫不爭氣呀,這一點他自己也知道。”
就這樣兩人一句句聊著,直到拖雷看到成吉思汗心情恢複了平靜才離開了大帳。
當時的形勢是蒙古橫掃西亞、漠北,其勢力範圍北達北海,東達鯨海,西達成海至裏海,而南麵則有黨項人的西夏王朝,女真人的金朝,再以南還有漢人的宋朝。由於女真人的金朝長久壓迫蒙古人,所以當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後首先揮師南下,攻占了金朝大片土地,迫使金國皇帝遷了國都。西夏自蒙古強大起來後就附於蒙古,助其攻金。但西夏也不甘心臣服,一有時機就給蒙古回手一棒,這讓成吉思汗非常不高興。多年來成吉思汗和西夏也不斷發生征戰。在西征前成吉思汗曾包圍其國都中興府,逼使其國主李遵頊出奔西涼,派遣使者去講和。從成吉思汗率軍西征後,西夏拒絕出兵協助西征,隻同意出兵協助攻金。而在公元1223 年蒙古征金元帥木華黎病死,蒙古又暫時無暇顧及南部之事時,西夏新國主李德旺不甘心被蒙古協迫,就同金朝聯合起來互稱兄弟,訂立了攻守同盟。這一消息傳到成吉思汗那裏時,已是公元 1225 年,當時成吉思汗已回怯綠連河與斡難河上遊的大本營。成吉思汗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震怒。為了征討西夏的反叛,他當即決定親自再次征討西夏。拖雷曾勸說成吉思汗道:“父親年事已高,這等征討之事就讓孩兒們去做吧,現在已臨近冬至了,恐怕對老年人身體不宜。”成吉思汗非常不悅:“你真以為我老了?我的心還很年輕呢。不替子孫拿下西夏與金朝,是我的一大心病。咱們蒙古國的男子漢何曾怕過什麼天寒地凍、隆冬風雪,這正是咱們縱馬馳騁疆場的大好季節!我主意已定。我本來想留你守大本營,你不放心,同我一同前往,窩闊台也跟我出征,讓察合台留守好了。讓也遂皇妃隨軍侍侯,行了吧!”
公元 1226 年 1 月,已是六十四歲高齡的成吉思汗親率大軍南征西夏。他兵分兩路從東西兩方直插西夏國都,一路殺燒,屍疊山野,血光遍地,怯弱的西夏國主李德旺竟哀懼而死。新繼位的國主李睨全力抵抗。公元 1226 年冬,雙方在西平府封凍的黃河冰麵上展開了一場激戰,西夏精銳主力被蒙古軍全殲,隻剩下了中興府一座孤城。成吉思汗以為西夏再無還手之力,就留下一支人馬圍攻中興。
他帶領大軍乘勝南下,攻克了金朝的臨洮府、積石州、德順州。公元 1227 年 6月,西夏國主李睨發出通知準備投降。成吉思汗以為大功告成,就進駐於清水縣西江薩裏川的行宮。不料卻一病不起,身體越來越感到疲勞乏力,精神越來越委靡。7 月裏的一天,他傳令叫隨軍的兒子窩闊台與拖雷馬上趕赴行宮相見。
當窩闊台和拖雷風風火火趕到成吉思汗所在行宮的大殿時,隻見蒙古巫醫薩滿正在做法。燭光忽明忽暗,殿內香煙繚繞,巫醫跳來跳去。侍者將他們攔在殿外,不準進去。窩闊台把劍抽出來暴躁地說:“大汗急傳,膽敢阻止?”拖雷拉著窩闊台的胳膊對侍者說:“趕緊通知大汗,說我們到了。”侍者不敢怠慢,一溜小跑向內室奔去。沒過多久,侍者回轉來,請兩人馬上到成吉思汗榻前來商議事務。
拖雷、窩闊台由大殿進入內室後,坐在榻前垂淚的也遂皇妃馬上站起身,窩闊台、拖雷看著成吉思汗日漸焦黃的臉色,那曾經令歐亞大陸震驚的炯炯目光,已變得暗淡,失去了神采。成吉思汗看到兩個兒子已來到麵前,他掙紮著要坐立起來,也遂皇妃馬上去攙扶,將枕頭給他倚在了後背。這已是一個胡子拉碴的風燭殘年的老人,很久才把氣喘順過來。窩闊台與拖雷眼中不禁飽含了淚水,但他們知道成吉思汗最不喜歡看到男子漢掉淚,就強力克製自己,不讓眼淚流出來。
成吉思汗招呼兩個兒子靠近自己一點,他已沒有往日洪鍾一般的嗓音,看得出講話時已竭盡全力,而那語調充滿了慈祥與愛撫:“我時日不多了,承老天保佑我已為你們開創了一片廣闊的土地,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國家。現在我給你們講一個故事:有一年冬天,天氣特別冷,一條九頭蛇想鑽進岩洞內去避寒,它的九個頭都想鑽進洞內,你爭我搶,怎麼也進不了洞。可是旁邊隻有一個頭的蛇卻很快鑽人洞內,最後那條九頭蛇就被凍死在洞外。”窩闊台和拖雷,一語不發,在一旁默聽。歇了一會兒,成吉恩汗又說:“我死後,窩闊台繼為大汗。他足智多謀,有雄才大略。拖雷帶領眾兄弟一定要全力支持他,服從他,不要反對他。你們弟兄千萬不能像九頭蛇那樣。”當時窩闊台四十二歲,拖雷三十五歲,成吉思汗仍像囑咐小孩子那樣再三叮嚀。雖然九頭蛇的故事窩闊台和拖雷已聽成吉思汗講過不少遍,但是這一次對他們產生的影響最大。他們怎麼也不能相信前些日子還帶領他們衝鋒陷陣的父汗,沒有多久,就已衰老病弱到這般地步。拖雷強忍著悲痛對成吉思汗說:“爸爸,您放心養病,我一定會照您的話辦。”窩闊台也說:“您
的身體一向強健,不久就會恢複的。”成吉思汗點點頭:“這兩天你們不要離開,我還有話說。現在我累了。”也遂皇妃扶成吉思汗躺下,窩闊台與拖雷望著成吉思汗,一步一步輕輕地退出了內室。
也遂皇妃送窩闊台與拖雷到大殿時說:“我有兩句話對兩位皇子說。”窩闊台與拖雷站住腳,也遂說:“大汗病了已經幾天了,吃了一些藥,因沒有好轉,醫官們也毫無辦法。大汗怕時日不多了,但是你們一定要保密,以免旁生不測。再就是要準備後事,該操辦的就要操辦,趕快妥善安排回大本營去。”窩闊台與拖雷流著淚說:“知道了,皇娘請回吧。”
吃過午飯,窩闊台與拖雷正商量著怎樣撤軍,有人傳他們馬上去見成吉思汗,兩人匆匆趕到內室,隻見成吉思汗精神好了許多,兩眼特別明亮。也遂皇妃已把他的發辮梳理過,顯得非常整潔。窩闊台、拖雷一進屋,成吉思汗就說:
“趁我精神好,把要緊的話告訴你們,千萬要聽到心裏,特別是窩闊台。”
窩闊台與拖雷緊靠成吉思汗病榻,窩闊台說:“我一定記住,您說吧。”成吉思汗深邃的目光向遠方看著,好像又在指揮千軍萬馬,部署新的戰役,他的話語低沉而堅定:“西夏已準備投降,無可憂慮;你們特別要用力於金。金朝精兵在潼關,北限大河,南據連山,短時間無法攻破。如果假道於宋,宋、金世代為仇,一定會答應我們過境。那時就趁機下兵唐、鄧,直搗大梁,金急,必然征兵於潼關;但是以數萬之眾,千裏赴援,人馬疲憊,即使到了也不能戰鬥,攻金之策就在於此,牢記,牢記。”窩闊台與拖雷重複了一遍,成吉思汗放心地點點頭,又把他所領十二萬九千人的軍隊分成三軍,就怎樣分配給諸子做了交代。也許他說話過多,耗盡了精力,說到最後已有氣無力,幾乎聽不清楚他的話。拖雷說:“爸爸先不要說了,您先躺下歇一會兒。”他同也遂皇妃一起扶成吉思汗躺下。成吉思汗閉上眼,屋內一片沉悶,好一會兒,成吉思汗眼一睜,嘴一張一合,拖雷貼近跟前,隻聽成吉思汗說:“我死後不要發喪舉哀,防止西夏變亂,把我的靈柩送到大本營,葬於……”說到這裏,成吉思汗突然頭一歪,魂歸西天去了。拖雷再也忍不住傷心,抱著成吉思汗的軀體號啕大哭。窩闊台也撲上前低頭灄泣。也遂哭著說:“兩位皇子,要顧全大局,不可以這樣放情,現在有許多事情要辦,都要你們兩人去做。”她用一塊黃綾蓋上了成吉思汗的麵孔,敦促著窩闊台與拖雷趕快去操辦後事。
窩闊台和拖雷強忍悲痛,接受了西夏的投降之後,妥當地安排了布防,有條不紊指揮大軍回歸怯綠連河大本營。誰也不知道成吉思汗已於至元二十二年(1227)七月己醜日離開了他們。成吉思汗的遺體被非常隱密地運到了斡難河、怯綠連河上遊的大本營,這才由拖雷向駐守四方的諸王諸將公布了成吉思汗的訃告。諸王從四麵八方趕來,祭悼一代天驕,致以最後的敬意。其靈柩體製為用兩塊原木鑿空,如人形大小,將成吉思汗遺體置於其中後,相合為棺,髹漆,外麵用黃金圈三箍定。窩闊台、拖雷、察合台等人輪流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