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是最先影響與促使窩闊台等蒙占統治者部分改變漢地統治舊法的重要人物。盡管他沒有實現主張,後期又遭到回回人奧都剌合蠻的排擠,鬱鬱而終,但窩闊台等蒙古統治者畢竟在重視漢地文明的價值、吸收漢法等方麵,有了很多進步。耶律楚材以漢法治漢地的主張,還為後來忽必烈及其臣僚提供了非常寶貴的參考和借鑒。後一點一樣為大家所認可。
據做過窩闊台汗禦前控鶴近侍的平陽人陳某述說,窩闊台汗“天容啐表,一類釋迦真像,仁厚有餘,服禦簡素,言辭極寡,不尚華飾,委任大臣,略無疑貳,性頗樂飲。及禦下聽政,不易常度。那時候,政歸台閣,前後十年,號稱廓廓無事”。
陳某所言,大體符合窩闊台汗的作為。
然而,寬縱濫賞,嗜酒如命,是他致命的缺點。
有關於窩闊台的嗜酒與寬縱濫賞,拉施德說:“合罕非常喜歡喝酒,經常喝得酩酊大醉,並且在這方麵無所節製。這使得他身體日益虛弱;不管大家怎樣勸阻,都未能成功。相反地,更加厲害。”“當合罕已經建成哈剌和林城以後,有一天他進入國庫,看見大概有兩萬巴裏失,他於是說,我們積蓄這些有什麼用?經常都要看守著,去宣布,讓那些渴望取得巴裏失的人來領取吧。於是城中的居民,富人和窮人,貴族和平民,都向國庫走來,每人都取得了豐富的一份”。誌費尼也說:“在賞賜財物中,他所有的都可賞。因為天性極慷慨和大方,他把來自帝國遠近各地的東西,不經司賬與稽查登錄就散發一空……沒有人不得到他的賜物或份兒離開他的禦前,也沒有乞賞者從他嘴裏聽見不或者否字”。
上麵講明的他的這些缺點,有些因為天性,有些因為早期蒙古人不懂得財富價值而寬縱疏財的習慣。它帶來了當時大蒙古國財政方麵的一定混亂,以致部分臣民利用其寬縱而大行其私,也由此形成了蒙元濫行賞賜的慣例。特別是疏財方麵,對蒙元諸帝的負麵影響至深至重。
這又使窩闊台超越乃父功業的努力因此而抵消。
貴由汗是窩闊台汗的長子。本來,窩闊台生前曾指定皇孫失列門(第三子闊出之子)為繼承人。隻是因為貴由母親六皇後脫列哥那利用其臨朝稱製五年之便,大費周張,才把其子貴由扶上了第三任大汗的寶座。
貴由汗即位後,首先要處理審判和懲辦法提瑪。
法提瑪原為來自呼羅珊徒思的一名女俘虜,憑著狡黠和聰明,她成了六皇後脫列哥那臨朝稱製時寵愛的近臣。朝廷大臣往往要以她為奏請六皇後的中介,才能處理國家重大事務。她慫恿六皇後脫列哥那撤換了一批朝廷舊臣。如牙剌窪赤、鎮海等重要官員,先後遭其排擠迫害。貴由汗命令手下用棍棒逼法提瑪承認罪行後,就把她裹入一塊大氈,拋進水中淹死。六皇後脫列哥那所寵愛的回回理財官員奧都剌合蠻也被貴由汗處死。
接著,便是追究斡赤斤·鐵木哥陰謀奪汗位事件。
斡赤斤·鐵木哥是成吉思汗幼弟,他繼承了其母所封千戶,故在東道諸王中占有的蒙古千戶最多,實力亦最雄厚。窩闊台汗去世後,他曾率領大軍前往窩闊台汗的斡耳朵宮帳,想用武力染指汗位。六皇後脫列哥那派遣使者卑詞質問他的
行為及用意。斡赤斤·鐵木哥事後悔恨其圖謀汗位,匆匆率軍隊撤回自己的營地。
貴由即汗位後,命令從兄弟蒙哥與斡兒答審訊斡赤斤,最終將其處死。
貴由汗還拘收在汗位空虛期間諸王擅自頒發的牌符命令,責其不法行為。貴由汗又重新起用並重用被六皇後脫列哥那罷黜的鎮海、牙剌窪赤等官員,又任野知吉帶接替綽兒馬罕掌管鎮戍波斯的探馬赤軍。
貴由汗曾多次以大汗的身份,出麵幹預察合台兀魯思的君主繼承。察合台在世時曾指定孫子哈剌旭烈兀作為他的繼承人。貴由汗同察合台第五子也速蒙哥關係不錯,於是,強調“立子不立孫”,把君主位轉而授予也速蒙哥。
因貴由在“長子西征”時與拔都結怨較深,貴由汗統治後期,曾親率大軍秘密征討術赤之子拔都。
貴由汗體弱多病,又縱情酒色,他在位三年,在討伐拔都的途中病逝。比起成吉思汗與窩闊台汗,貴由的確作為不大。但在任用親信和打擊政敵方麵,倒是果敢堅決,頗有成效。
在成吉思汗四名嫡子中,拖雷最小。依照蒙古習俗,幼子又日“斡惕赤斤”
(灶主),可繼承父母的財產而守家帳。因此,拖雷號稱“也可那顏”(大官人),得以掌握成吉思汗的牧地、宮帳、怯薛護衛和大部分千戶,還被其父親切地呼為“那可兒”(伴當、同伴)。
拖雷雖然沒有繼承汗位,但在窩闊台即汗位前後,他一直都是蒙古國實力最為雄厚的人物。
成吉思汗確定窩闊台為汗位繼承人的時候,拖雷曾表態:“兄根前忘了的提說,睡著時喚醒,差去征戰時,即行”。在成吉思汗逝世後,拖雷事實上扮演著監國攝政的角色。擁戴新大汗的忽裏台貴族會議上,窩闊台曾推辭道:“盡管是成吉思汗的命令,但是有長兄與叔父們,尤其是大弟拖雷汗,比我更配授予大權和擔當這件事,因為按照蒙古人的規矩與習俗,幼子乃是家中之長,幼子代替父親掌管他的營地(禹兒惕)和家室,而兀魯黑那顏乃是大斡耳朵中的幼子。他在規定和非規定的時刻日夜都在父親左右,聞知規矩和劄撒。他還活著,我怎麼能當著他們的麵登上合罕之位呢?”十分明顯,窩闊台兩年之內未能及時即大汗位,拖雷及其所掌握的大批軍隊應是主要障礙。1232 年窩闊台汗攜幼弟拖雷一同南下攻滅金朝,大部分原因就是為了借用他所掌管的六十多個蒙古千戶軍隊。
拖雷具有極強的軍事才能,成吉思汗曾命令他專門負責軍隊的組織、指揮及裝備。還預言:“你(指拖雷)將擁有許多軍隊,你的兒子們將比其他宗王們更為獨立、強大”。
在所有蒙古宗王中,拖雷率軍攻略的城邑和疆土也最多。
他曾用三個月的時間攻占了呼羅珊全境。
在隨同窩闊台南下攻金時,拖雷又率四萬鐵騎從西麵迂回包抄,由寶雞出大散關,沿漢水而東。因取道於宋境,軍糧缺乏,甚至不得不以死動物、死人及幹草充饑。所率軍隊至鈞州(今河南禹縣)三峰山,同金軍主力決戰。那時金軍在數量上占有很大優勢,又在地上挖掘戰壕駐紮兵士,以包圍蒙古軍。拖雷在軍中燒羊胛骨,祈奉降雪,夜晚果然下起大雪,雪厚三尺。毫無備禦的金軍將士在戰壕中多被凍僵,無法舉動刀槍。拖雷率軍乘勢向金軍發動攻擊,消滅金將合達的十五萬大軍,“追奔數十裏,流血被道”,“金之精銳盡於此矣”。
郝經賦詩述三峰山戰役:
俄聞繞出西南路,突騎一夜過散關;
黑風吹沙河水竭,六合乾坤一片雪。
逆風生塹人自戰,冰滿刀頭凍槍折;
二十萬人皆死國,至今白骨生青苔。
拖雷是公元 1232 年死於返回漠北途中的。有關他的死因,《元史·睿宗傳》
及《元朝秘史》、《史集》說,拖雷是替窩闊台汗飲“巫覡祓除囂滌之水”,而後遇疾身亡的。甚至有人推測窩闊台汗在巫水內下毒而使拖雷死亡。這種推測有一定的道理。拖雷死亡前後,窩闊台汗與拖雷係的關係確實有些蹊蹺。波斯史家拉施德說,一次,唆魯禾帖尼向窩闊台汗索要一名商人被拒。唆魯禾帖尼哭訴道:
“我的心愛的人為誰作了犧牲?他替誰死了?”窩闊台聽畢,馬上滿足了唆魯禾帖尼的要求,並表示歉意。很明顯,窩闊台汗在拖雷死亡一事上是愧對唆魯禾帖尼的。
拖雷的妻子唆魯禾帖尼,是克烈部王罕的侄女。她富有遠見,聰慧過人。拖雷死後,唆魯禾帖尼繼續掌管他麾下的軍隊、部眾及分地,並撫育忽必烈、蒙哥、旭列兀和阿裏不哥四個兒子。
雖然窩闊台降詔:拖雷所轄的軍隊與部眾,都聽從其妻唆魯禾帖尼節製與號
令,但他對拖雷係掌管的成吉思汗六十多個蒙古千戶一直非常嫉妒,常常想方設法給以肢解或變相剝奪。
有一天,窩闊台汗未與宗親商議,擅自將拖雷係所轄的遜都思二千戶和雪你惕一千戶撥給自己兒子闊端。這件事發生以後,拖雷麾下的萬戶長與千戶長大嘩,揚言:“這兩千速勒都恩人軍隊,按照成吉思汗的詔敕亦是屬於我們的,而合罕把他們給了闊端,我們怎能同意此事並違背成吉思汗的詔命呢?”唆魯禾帖尼冷靜地對待這件事,感到不能因之與窩闊台汗對抗。她耐心說服那些喧鬧的萬戶長與千戶長:“你們的話是公正的,但是,我們所繼承的與自己取得的財產之中並無不足……軍隊與我們,同樣全都是合罕的……我們要服從他的命令”。最終,唆魯禾帖尼平息了這場風波,維係了對窩闊台汗的服從與和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不多時,窩闊台汗派使者送來了欲令唆魯禾帖尼再嫁皇子貴由的詔旨,目的是想讓皇子貴由藉收繼孀居之嬸娘,全麵接管拖雷係的軍隊與部眾。
這次唆魯禾帖尼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她雖然首先聲稱:“怎麼能違背詔令呢?”接著又以“我有一個願望:要撫養這些孩子,把他們帶大”為辭,婉言謝絕,讓窩闊台的計謀未能得逞。
唆魯禾帖尼對子女的教育非常精心、嚴格。她恪盡做母親的責任,教兒子們懂得德行和禮貌,不容許他們之間為小事發生任何爭吵,不容許他們違反或變動律令與劄撒。在窩闊台汗和貴由汗逝世後,諸王紛紛濫發牌符征斂財物,她與她的兒子們卻嚴守劄撒,沒有那樣做。她還特意為幼子阿裏不哥請來真定漢族名士李架,擔任“講讀”。後來,她的四個兒子蒙哥、忽必烈、阿裏不哥、旭烈兀相繼做了第四、第五任大汗與伊利汗,這離不開她平日的嚴格教育。
窩闊台汗逝世後,汗位繼承再次發生爭執。窩闊台汗曾遺言以皇孫失列門為繼承人。另一名皇子闊端也誌在必得。臨朝稱製的脫列哥那皇後則力主親生子貴由繼承汗位。機智的唆魯禾帖尼覺得貴由繼承汗位不可逆轉,遂積極讚同脫列哥那皇後的意見,以保持拖雷係在貴由汗即位後的權益與有利地位。
她注意愛護與賞賜屬下部民,對諸王貴戚也多有饋贈恩惠,倍受擁戴和讚譽。
當貴由汗秘密西去征伐術赤之子拔都時,唆魯禾帖尼馬上派人暗中通知拔都有所防備。她或許感到:在察合台係和窩闊台係因擁戴窩闊台而友情日篤的情況下,
結好術赤係宗王,對拖雷係大有好處。
唆魯禾帖尼以其智慧聰穎,巧妙地運用了拖雷係的實力與諸王之間的派係矛盾,從而使自己的兒子們在新一輪汗位爭奪中處於有利的位置,為汗位最終向拖雷係的轉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蒙哥汗是拖雷的嫡長子,小時候被伯父窩闊台代養撫育,窩闊台還為他迎娶妻室,分配部民。一直到拖雷死後,蒙哥才回到母親身邊。窩闊台汗對蒙哥極為鍾愛和器重,認為他才堪大用。多年後,蒙哥的確成為成吉思汗之後又一位傑出的大汗。
貴由汗死後,唆魯禾帖尼認為拖雷係問鼎蒙古國的時機已到。她主動讓長子蒙哥以探病的名義趕赴拔都所在的欽察草原營地。
拔都為術赤之子,也是術赤兀魯思的繼承人。他曾因長子西征時和貴由爭吵而與其結下深怨。推選貴由汗的忽裏台貴族會議舉行的時候,他又以腳疾為由拒不出席,導致前述貴由汗的興師問罪。這時,拔都公開反對窩闊台後裔繼承汗位,而屬意於蒙哥。
拔都在自己的營地裏舉行了一次小型忽裏台貴族會議。參加這次忽裏台貴族會議的察合台係、窩闊台係宗王較少,他們或者隻派自己的代表,或者借口薩滿巫師不允許久留,很快離開。
當拔都親自提議推選蒙哥為新的大汗之時,貴由妻海迷失的使者八剌出來發難說:“昔太宗命以皇孫失烈門為嗣,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今失烈門故在,而議欲他屬,將置之何地耶?”因窩闊台與貴由即汗位時,都曾讓出席忽裏台的宗王貴族立下日後汗位必須在窩闊台後裔內傳承的誓言,八剌的的話當然就有其相當重的分量。蒙哥庶弟末哥當場反駁道:“太宗有命,誰敢違背。然前議立定宗,由皇後脫列忽乃與汝輩為之,是則違太宗之命汝等也,今尚誰咎耶?”八剌無話可說。參會的人商定:來年在怯綠連河的蒙古本土召開全體宗王參加的忽裏台會議,正式擁立蒙哥登汗位。
會議之後,拔都又特意命令其弟別兒哥帶領一支大軍護送蒙哥返回蒙古本土。
因窩闊台後王的抵製,新的忽裏台貴族會議兩年後才在闊帖兀阿闌之地舉行。這次忽裏台會議,正式推選和擁戴蒙哥為第四任大汗。蒙哥的三位弟弟分別
擔當了維持忽裏台秩序的任務:末哥負責守衛帳殿門戶,阻攔宗王那顏們的出入,忽必烈負責指揮全體與會宗王貴族的行動,旭烈兀則站在司膳與衛士們前麵,維護會場秩序。
依仗拖雷係強大的軍事實力,憑借唆魯禾帖尼母子的機智幹練和拔都大王的全力支持,蒙哥做了第四任大汗。
拖雷家族從此掌握了大權。實現這個轉移的代價尤為沉重,那就是大蒙古國內部出現了裂痕,成吉思汗子孫間開始了內訌與殺戮。
蒙哥即汗位後,嚴加追究抗拒忽裏台和陰謀武力襲擊新汗的察合台後王、窩闊台後王,處死了貴由正妻斡兀立·海迷失、窩闊台孫失烈門、察合台第五子也速蒙哥,還有七十多名謀叛臣僚。
蒙哥汗在位九年,主要有三個政績:
其一,嚴厲馭下,強化汗權。
像前麵所講,窩闊台汗對臣民很寬容,“委任大臣”和“政歸台閣”的後果,就是“群臣擅權,政出多門”。而對宗王貴族與境內外商人的慷慨賞賜,又直接導致宮廷欠債與財政收支失衡。貴由汗在位時間較短,體弱多病,這種情況還在繼續。
蒙哥汗生性“剛明雄毅”,不喜寬縱,很快恢複了成吉思汗“劄撒”所規定的秩序。他“禦群臣甚嚴”,曾經諭旨訓誡身旁的大臣:“爾輩若得朕獎諭之言,即誌氣驕逸,而災禍有不隨至者乎?爾輩其戒之!”
蒙哥汗不但掌握了朝廷大權,還親自過問詔旨草擬。“凡有詔旨”,“必親起草,更易數四,然後行之”。這在蒙元諸帝中算是獨一無二的。同秦始皇的躬決大政相比,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蒙哥汗本人“不樂燕飲,不好侈靡”,並嚴格限製其後妃們的衣食等日常消費,不許肆意揮霍。蒙哥汗下令償還了貴由汗以來宮廷購買珍寶所欠的五十萬銀巴裏失巨款,說明他是一個厲行平衡財政收支與負責任的統治者。1253 年,拔都大王遣使者脫必察奏請降賜買珠寶銀一萬錠。蒙哥汗僅撥賜白銀一千錠。還詔諭拔都大王說:“太祖、太宗之財,若此費用,何以給諸王之賜,王宜詳審之。
此銀就充今後歲賜之數”。蒙哥汗連支持他奪得汗位的拔都大王的賞賜奏請,也要大打折扣和訓誡勸諭。可見,他對濫賜是有節製和約束的。
其二,削弱窩闊台後王等敵對勢力。
因大部分窩闊台汗後王極力反對蒙哥繼承汗位,有些甚至參與陰謀武力叛亂,因此,蒙哥汗除了誅殺失烈門、海迷失及也速蒙哥等人外,還毫不留情地著手削弱窩闊台後王等敵對勢力。
窩闊台未登汗位之前,他的草原領地在葉迷立(今新疆額敏)和霍博(今新疆與布克賽兒)一帶。窩闊台即汗位之後,以上分地授予其長子貴由。其他窩闊台子孫(闊端除外)皆駐牧於漠北窩闊台汗四季行宮附近。
另外,成吉思汗給諸子封授千戶軍隊時,三子窩闊台受封五千戶。
連同前述窩闊台自拖雷係撥付皇子闊端的遜都思二千戶和雪你惕一千戶,窩闊台係宗王擁有的蒙古千戶數總計應在八千戶有餘。
於此同時,蒙哥汗下令將窩闊台係宗王大部分遷徙至本位下原分地一帶。具體是窩闊台第六子合丹遷徒於別石八裏(今新疆濟木薩兒縣北),第七子蔑裏遷徒於葉兒的石河(今額兒齊斯河),第五子合失之子海都遷徒於海押立(今哈薩克斯坦之塔爾迪·庫爾幹),第四子哈剌察兒之子脫脫遷徒於葉迷立(今新疆額敏),蒙哥都也奉命遷往其父闊端所居地的西麵。也速、孛裏、和隻、納忽、也孫脫等,則被貶謫禁錮。窩闊台諸後妃的家貲,也被蒙哥汗分賜拖雷係等“親王”
名號之下。
根據拉施德《史集》記載:“當窩闊台合罕家族的成員計謀叛變蒙哥合罕時,他們的軍隊都被掠奪一空,除闊端諸子的軍隊以外,全都被分配掉了”。如果這一記載屬實的話,那麼就是說蒙哥汗是將窩闊台係宗王的千戶軍隊由原先的八千戶削減至三千戶。闊端諸子的三千戶軍隊之所以被保留,是因為所屬的遜都思等軍團與拖雷家族關係密切,所以蒙哥才對闊端諸子手下留情。
此外,蒙哥汗又以違抗命令為由,殺掉了貴由汗的親信——波斯軍隊最高統帥野隻吉帶。
以上的種種措施,不僅把窩闊台係宗王徹底驅逐出蒙古本土,而且進一步擴大了窩闊台係與拖雷係占有軍隊之間的力量差距。這對鞏固蒙哥汗的絕對權力,自然是有益的。然而對窩闊台係宗王來說,無疑是十分沉重致命的打擊。多年後,窩闊台之孫海都發動曠日持久的反對忽必烈政權的戰爭,也是對拖雷係積怨頗深而作的報複與發泄。
其三,部署推進對波斯和中國南部的軍事征伐。
回憶當年,蒙哥曾經是長子西部征伐的主要參加者之一。即汗位後,他曾經這樣說過:“我們的父兄們,及過去的君主們,每一個都攻占過某個地區,建立了功業,在人們中間提高了自己的聲譽……”於是,他就竭盡全力,欲將成吉思汗的對外征服野心繼續向最遙遠的東方和西方推進。
蒙哥汗在前朝大汗直轄區設立斷事官的基礎上,還進一步完善和充實了燕京、別失八裏等處,阿母等三行尚書省。
以後,蒙哥汗又命令同胞弟弟忽必烈和旭烈兀分別負責中國的南部、波斯的軍事征伐。尤其是旭烈兀西征時,蒙哥汗特意從蒙古東、西翼諸千戶中每十人抽取兩人,交付旭烈兀統一指揮,聲勢浩大,先後攻滅木刺夷和黑衣大食等民族,並進兵敘利亞大馬士革等地。
蒙哥汗似乎是嚴格按照乃祖成吉思汗的劄撒繼續開拓疆域、治理大蒙古國,而且他還是一位頗多建樹和作為的君主。他性喜走馬田獵,酷信薩滿巫師的卜筮之術,“凡行事必謹叩之,殆無虛日,終不自厭也”。他“自謂遵祖宗之法,不蹈襲他國所為”,具有強烈的蒙古中心主義與驕傲感,不願意接受任何來自被征服國家和民族的文化等影響。遊牧君主和蒙古大汗的屬性,始終在蒙哥身上得到了完美的體現和延續。
以上所述是從成吉思汗到蒙哥汗的蒙古國四大汗時期的概況,也可以說是忽必烈的祖父、父兄為他打下的基石,或者可以說是忽必烈即將登上曆史舞台的前兆。
這份基業,說起來的確非常宏大。從成吉思汗到蒙哥汗,蒙古鐵騎踏出了一個世界大帝國。其疆域東自日本海,西到中歐多瑙河;南起淮河,北至北極。成吉思汗還創建了包括汗權、千戶、怯薛、分封、劄撒、斷事官在內的蒙古遊牧君主製體係和不得隨意更改的訓言。訓言又是基業的質的組成部分。另外,由於疆域過大和各地區的經濟文化差異突出,以及黃金家族各支係的矛盾和日益激烈的汗位爭奪,蒙古世界大帝國也麵臨著內部的衝突和分裂。
正如虞集所言:
“我皇元之始受天命也,建旗龍漠,威令赫然,小大君長,無有遠邇,師征所加,或克或附。於是,因俗以施政,任地而率賦,出豪傑而用之,禁網疏闊,
包荒懷柔,故能以成其大。製作之事,益有待也。”
如何治理好以中原漢地為代表的廣大被征服區域,如何整合蒙古統治模式與新征服地區原有的統治模式等難題,也難以回避,又亟待解決。
所有這些,就是忽必烈所繼承的基業,也是忽必烈政治生涯的起點。忽必烈的一切演繹和作為,都將從這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