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亞裏士多德(1)(1 / 3)

亞裏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希臘斯塔吉羅斯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但他反對柏拉圖的唯心論。他的知識十分淵博,是古代世界最有影響的學者之一,被人們稱為“百科全書式的學者”。

亞裏士多德和蘇格拉底、柏拉圖一樣都是古希臘最有名的思想家,不過他的學問和著作遠遠超過了他的兩位前輩。

1.從師柏拉圖

公元前384年,亞裏士多德出生於希臘北方的小城斯達吉拉。當時希臘北方在馬其頓的統治下。亞裏士多德的父親尼各馬可斯是馬其頓國王阿敏塔斯的宮廷醫生,與國王有較深友情。母親家族在優卑亞島的卡爾基斯城廣有財產。亞裏士多德的家庭不光富有,而且還很有地位。

受父親的影響,亞裏士多德從小就喜愛生物學和醫學,而且自幼養成了專注事實、尊重經驗的品格和作風。醫學向他顯示了生命的奧秘,激發了他強烈的好奇心。父親生活在宮廷中,亞裏士多德幼年有隨父進宮,與宮廷接觸的機會。據說幼時曾與腓力普一起玩耍過。

國王阿敏塔斯於公元前369年死去,宮廷內爆發了奪位之爭。叔侄間相互殘殺,曆時10年。在此爭鬥之初,老尼各馬科就離開了鬥爭慘烈的王宮,回到故鄉。不久,老夫婦雙亡。這時,亞裏士多德尚未成年。

父母早亡,幼年的亞裏士多德由姐姐阿裏木奈絲苔和姐夫普洛克塞諾斯撫養,二人對弟弟的教育十分關心。

公元前367年,剛剛17歲,求知欲極旺的亞裏士多德告別姐姐、姐夫。離開故鄉,負笈遊學,到了當時的文化中心雅典,投入正處在鼎盛時期的阿加德米學園,師事柏拉圖。

亞裏士多德到來之時,雅典有兩所著名的學校,一所是由著名演說家蘇格拉底所創辦的修辭學校,另一所是柏拉圖所創辦的哲學學校。這兩所學校相互競爭著,但它們的目標是相同的,都是為全希臘各個城邦培養從事社會政治活動、管理國家的人才。

柏拉圖學園的學生大多是貴族子弟。主要課程是數學和哲學。教學方式是講演、對話和考問等等。這個學園在柏拉圖的主持之下,盛名遠播,成為當時希臘文化的中心。

亞裏士多德剛到雅典,一下子便感到這裏的生活與北方完全不一樣。這裏氣候溫暖,土地肥沃。地中海的熱風暖雨使這裏的大麥、小麥、橄欖、檸檬、棕櫚都能得到茂盛的成長。亞裏士多德常和同伴到海邊去看日出日落,領略那幻麗燦爛的光照,水晶似的浪花,寶藍色的海水,這裏的山山水水使他心醉神迷,仿佛置身在仙境。

柏拉圖學園的課目內容和教學方式,是使學生在聽課之外有相當時間獨立進行研究和思考,同時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也經常展開廣泛深入的探討。

亞裏士多德在這樣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學術環境中學習、研究。亞裏士多德稟賦很高,智力過人,思維敏捷,談話機智,用詞清晰明暢,雖然有點口吃,但平時討論問題時,他總有一種很強的說服力。他的求知欲特別強,學習非常刻苦用功。在柏拉圖學園期間,他就已開始獨立研究各種學問,並且卓有成就。

亞裏士多德常常和同伴們在練身場上,在廊廡下,在林間小道上,三三兩兩討論問題,孜孜不倦。那在智力和學識上遠遜於亞裏士多德的人中間,有的因為在討論中輸了理,有的因為嫉恨,就攻擊他是個夜郎自大的家夥,傲慢而蠻橫。但是更多的朋友讚賞他,理解他,因此他也擁有更多的友情,並對自己的研究充滿信心。

亞裏士多德因為家庭富裕,平常很講究衣著打扮,注意儀表修飾,因此在生活上也很惹人注意。雖說他是一個溫文爾雅、和藹可親的人,但有人卻把他看成是花花公子,惹得他的老師柏拉圖也很不滿意,批評他說:

“你呀!太注意衣飾打扮了,都超過你對智慧學識的愛好了。”

但是柏拉圖又特別欣賞他的這位高足的不凡才華,因此又幽默地說:

“看來,我的學園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我的學生的身體,一部分是亞裏士多德的頭腦。”

有一次,亞裏士多德和朋友們談到人生的幸福問題,大家議論紛紛,各說各的想法。無非是事業的成功啊,有一個健美的體魄啊,具有美德啊,等等。

柏拉圖的侄子斯皮優西帕斯認為,這些物質欲望都是可鄙棄的,隻有苦行絕欲,放棄肉體上的快樂,在精神上得到解脫,才是真正的幸福。

另一位同學尤多薩斯則認為隻要人感到快樂,包括各種物質欲望的滿足,諸如音樂、飲食、美色等,就是最高的幸福。

亞裏士多德說:“親愛的朋友們,你們說得都有道理。但是,對於人類來說,幸福存在於一種充滿智慧的行為和沉思的生命中。隻有在這種幸福中,人們才能實現自己,才能美化自己的生命。”

齊諾克拉特斯不解地問他:“那麼,什麼才算是一種智慧的行為與沉思的生命呢?”

亞裏土多德說:“我們要想使自己成為不朽,就要盡力借助我們生命中最高貴的部分去生活。理性就是每個人的本質,是人最可靠最高貴的部分。因此,對於人,符合於理性的生活就是最好的,最愉悅的。因為理性比任何其他事物更可使人成為人。因此,這種理性的生活,也就是最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