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克昂學園和柏拉圖的阿卡德米學園基本相同,隻是阿卡德米學園是封閉式的學校,而呂克昂學園是一個開放的教學園地。
亞裏士多德把學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上高級班,一部分上普通班。亞裏土多德每天上午教高級班,教授哲學、物理學和辯證法等等;下午,他教普通班修辭學,政治學等等課程。
亞裏土多德這時已經50歲了,但他的講演仍然很生動、精彩。他不習慣於坐下來講課,總是在課堂的廊柱間走來走去。
一次上哲學課,講到“主體”這個概念,亞裏士多德看了看課堂上的一切,桌子、椅子、牆壁……這些都被他舉例子舉遍了,他一揮手,對學生們說:
“走,我們到校園裏去。”
於是,他的學生跟隨著他到了校園的林陰路上,他指著一棵樹說:
“這棵梧桐樹的葉子就是梧桐葉子這個概念的主體。”
“它是綠色的,但是這個綠色離了這葉子就不存在了,可是,葉子離了綠色還是存在的,比如到了冬天葉子變黃了。”
亞裏士多德又指了指周圍的一些樹,說:
“這些鬆樹、槐樹、楊樹的葉子也是綠的,我們是先看到這一個個的綠葉子的顏色,才把這些顏色統統歸結為綠色,這些葉子都是實實在在的本體。我講的明白了嗎?好,現在你們再找一些例子講講。”
學生們立刻到樹林中,花叢中找到了他們所要的東西——各種顏色的花,他們通過分類弄懂了亞裏士多德提出的問題。
亞裏士多德高興地說:
“看來到外麵上課收獲更大,以後我們常來吧!”
以後,他經常率領他的子弟在林陰道上邊散步邊上課。所以,他的學派得名“逍遙學派”。
亞裏士多德是一個科學研究專家,他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了開創性的、第一手的研究中去。但是,他不可能任何研究都自己進行,他也要借助別人的觀察和成果。這裏麵就有一個收集材料的問題。
像前麵所說的,亞曆山大曾命令數千人為亞裏士多德服務,那麼他的研究必然有獵人、漁夫、牧人、養蜂人等等提供的材料。
亞裏士多德是怎樣使用這些材料呢?請看下麵的故事。
一次,亞裏士多德需要研究魚類的繁殖,他去問漁夫:
“你看到魚的交尾嗎?”
漁夫回答說:
“沒有看到。”
“那麼小魚是怎麼產生的呢?”亞裏士多德繼續問。
“雌魚生下的魚子變成的。”
“那麼,雄魚有什麼用呢?”
漁夫答不上來了。
亞裏士多德經過仔細觀察發現,魚類是交尾的,隻是進行得十分快,漁夫沒有發現。而且,漁夫不是為了研究魚類才捕魚的。
亞裏士多德在使用別人提供的材料時,從來都十分謹慎。同時他也訓練了一些專職人員,以免發生錯誤。
亞裏士多德還經常參考文字材料,比如,他在進行生物學研究時,就常常引用被他稱為“偉大的醫生”的希波克拉特斯的研究成果。
亞裏士多德還特別重視對材料的積累和整理。他曾說過:
“一個人應當從書本中多做摘錄,並按各個題目。分別編類。”
根據這個思想,他收集了158個國家的憲法,整理了雅典每年的悲劇和喜劇的演出記錄。後來,他寫成了《雅典政體》一書,把雅典民主政體發展的曆史說得明明白白。
亞裏士多德廣博的學問,是他勤奮地收集前人和別人留下的材料,深入地研究,並有所發現才得來的。
亞裏士多德在雅典主持呂克昂學園12年,也是他在學術上最有成就的時期。他的大部分重要研究和著作都是在這裏完成的。
呂克昂學園有充分的經費,也有豐富的學術資料來源。亞裏士多德過去就有大量的資料積累,後來又得到亞曆山大大帝的支持。亞曆山大東征期間,從更廣泛的地區有意識組織大批人力搜集政治、曆史、生物、地理等資料,源源不斷。地送到雅典呂克昂學園,這對亞裏士多德和呂克昂學園所有師生的研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