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節目引言(導語)
節目導語一般就是主持人的開場語。無論采用什麼方式開場,都要簡練實在、準確切題,使觀眾明白這個節目談什麼,怎麼談。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如何開好這個頭,是需要費盡心力、用心斟酌的。話題的設置,顯然是製作談話節目的根本和核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節目的成功與否。什麼話題都可以談論,但必須有可談性,有吸引力。一般選擇話題時如何設定論題是個重點,而關鍵在於選擇好的切入點。好的話題應是切入點集中而擴展麵豐富的問題。可以從人們關心的新聞事件中提煉主題切入,可以從普通人的生活中發現話題切入,也可以“命題作文”,要求從某一話題切入。
災難讓“80後”成熟
A:通常來說呢,一般是在大災後或是一個特殊的時期會引發人的思想觀念的一些變化,因新年剛剛過去5個月份還不到半年就發生這麼多事情,以至呢造成年輕人可能發生一些變化,那麼這些變化是一個持久性的變化呢,還是因為這些大事件造成年輕人臨時的變化,但是事情過去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淡忘,他們又可能回複到原來的狀態。
B:我相信是持久的變化,因為經曆過這樣的一場大災難後可以說人就不一樣了,每個人都不一樣了,甚至不分年齡,但是對於年青一代來說更加如此,因為在他們成長的階段是最容易感受到外界的這種巨大變化。特別是大災難對於人的影響在青年時期是最深遠的。那麼經過這樣一種災難,經過這樣一種全民的共同來麵臨危機的這樣一個時期之後,我相信,中國青年一代更加成熟了,而這個成熟這個影響會是長遠的。
A:對,那麼對年輕人發生的這些可行的、可愛的變化應該很好地嗬護並且要加以指導。
B:這時候我再簡單地說一下,他們這種變化就是一種自強不息的變化,這是一種對國家和民族的榮譽感。
(訪談形式:A,B是主持人和嘉賓)
(2008年鳳凰網-鳳凰寬視鳳凰衛視6)
(四)談話過程設計
談話過程設計是策劃文案的主幹部分,分為問題設計和話題結構兩大部分,有時還要考慮到應避免涉及的問題。力求完善,盡量考慮到這次談話話題的方方麵麵,預計到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
問題的設計,要根據話題的需要和嘉賓的具體體驗而定,有逐層深入型、討論交鋒型、經曆展開型等。在設題方法上也有一定的靈活性,為使話題可說、能說、好說,有一個劇本的方法可供參與,即社會問題文化化,文化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理念化。也就是把複雜的社會問題置於文化背景之上,把深奧的文化問題化為具體的生活現象,把具體的生活問題概括為種種理念。
話題結構可以分三個層次進行。第一層主要是嘉賓的個人體驗和感受,目的是通過簡單的交流,與話題建立聯係;第二層將嘉賓的體驗和感受逐層展開,圍繞主題深入討論,具有一定的靈活性;第三層由嘉賓發言,進一步闡明觀點,再次強調主題。
(五)結束語
節目的結束語一般較短,與導語首尾呼應,相互關聯,點明主題。結束語可由主持人說,也可由嘉賓來說,但無論誰說,都要作結束。
請看《楊瀾訪談錄》中的一期文稿。
菲爾普斯:遊泳池裏的頑童
【片頭部分】
主持人:
他學習遊泳,是為了治療兒時的多動症。
嘉賓:
當我在遊泳池裏,我會覺得非常放鬆。
主持人:
他最大的愛好是睡覺。
嘉賓:
睡覺是我的最愛之一,我總能睡著,這一點都不成問題。
主持人:
他學中文,最先學會的是這兩個詞:女人男人。
【正文】
主持人:
大家好,歡迎您收看這一期的《楊瀾訪談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願望,一個人的願望,到底能有多大的能量呢?當美國遊泳運動員邁克爾·菲爾普斯許下了在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上,一人奪得8枚金牌的願望時,全世界又有多少人相信他呢?8月17日,菲爾普斯站在了跳台上,在這之前,他已經獲得了7枚奧運遊泳金牌,並且創造了6項世界紀錄,就在那一刻,他一個人的願望,成為了全世界的願望。
解說詞:
邁克爾·菲爾普斯是當今世界上全能型遊泳選手,早在2004年雅典奧運會,全世界記住了一個名字:邁克爾·菲爾普斯。那時19歲的新泳壇神童菲爾普斯橫空出世,用6枚金牌2枚銅牌的成績,令世人震驚。這次北京奧運會,他拿下8塊金牌,破7項世界記錄,成為奧林匹克星空上最亮的一顆星。
和一般在下午進行的遊泳比賽不同的是,北京奧運會遊泳比賽是從早上開始,這個改變讓很多人在比賽前都擔心菲爾普斯的狀態。要知道,對於最喜歡睡覺的菲爾普斯來說,起早床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主持人:
我聽說你以前總是睡不夠,為了讓你準點去上學,你媽媽必須叫你四五次才能把你叫醒。
嘉賓:
早上媽媽會叫我起床,她已經在樓下準備好,開車送我去上課了,我自己也會開,叫到第三遍、第四遍的時候,她會說:“邁克爾,我上樓上來叫你了,別和我說你還沒有起床啊!”但是我還在床上呢。
主持人:
你是否有著很好的心態,所以你想睡時就一定能夠睡著,就算是在奧運會期間也是如此?
嘉賓:
我想睡就一定能夠睡著,我在這把椅子上也同樣能夠睡著,我在任何地方都能入睡,這對比賽選手來說,是個巨大的優勢。我熱愛睡覺,睡覺是我的最愛之一。我總能睡著,這一點不成問題。
主持人:
由於比賽轉播問題,比賽被定在了上午,許多運動員對此頗有怨言,你也會有類似的抱怨嗎?
嘉賓:
我對此毫無怨言,畢竟這是奧運會,能有機會參加奧運,為你的國家而遊泳,為你的祖國而參賽,把預賽和決賽時間安排在什麼時候,對我來說都無所謂,我什麼時間都可以遊泳。如果要我早上十點起來參加奧運金牌的角逐,我也沒有問題,我會準時起床,很自豪地穿上帶有國旗圖案的服裝,盡自己的全力去比賽,為國爭光。
解說詞:
對菲爾普斯的母親來說,不算是最難的事,她最頭疼的是這個孩子小時候患有的多動症,而這個天才之所以會學習遊泳,居然是母親為了治療他的多動症想出的對策。
主持人:
我聽說你遊泳的初衷之一是因為你患有多動症,所以你媽媽想通過遊泳來釋放你過剩的精力。
嘉賓:
的確是這樣。當我在體育場上或遊泳池裏,我會覺得非常放鬆,無拘無束,通過釋放自己的力量去獲得快樂,終於我擺脫了多動症,我現在沒事了,我覺得要不是小時候學遊泳,我可能不會變得更強壯,學習遊泳可能是注定的吧,我記得小時候經常去看醫生,經常吃藥,終於有一天我不再需要這些了。
主持人:
是什麼讓你意識到,你就是為遊泳而生的,或是為自己設立了作為職業遊泳選手的目標?這是什麼時候的事?
嘉賓:
我小時候一直在想這件事,可能是在,我覺得是2001年,當我創造了我的第一個世界紀錄的時候吧。
主持人:
有那麼晚嗎?
嘉賓:
在那一刻我覺得可能會發生一些很特別的事情,之前我已經參加過奧運會了,但是在那以後,我才覺得有些不同了。
解說詞:
雖然參加雅典奧運會時,菲爾普斯隻有19歲,但是那並不是他第一次參加奧運會。2000年在悉尼,年僅15歲的菲爾普斯作為近70年來美國最年輕的奧運選手,在看家項目200米蝶泳比賽中小試牛刀,獲得第五,隻是這個成績,他似乎不太滿意。
主持人:
你第一次參加奧運會是在2000年的悉尼,你那時才15歲,不過你還是拿了第五名的成績,你第一次的奧運經曆感覺如何?
嘉賓:
那是我第一次出國,第一次隨國家隊出戰,我所經曆的最大的比賽,第一個國際性的比賽,我才15歲而已。遊泳館裏有18000名澳大利亞人在尖叫,整個泳池都好像在震動,在轟隆作響,因為他們的尖叫聲實在太大了,我其實並沒有真正準備好參賽,但那也是一種經曆,從中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當我隻拿到第五名時,我非常失望,但是六個月後,我便打破了我的第一個世界紀錄,因為我有那個實力,我準備好了。
解說詞:
2001年在200米蝶泳比賽中,打破了1分54秒58的世界紀錄之後,菲爾普斯便開始了在世界泳壇的掠金奪銀的驚人之旅。2003年6月29日,菲爾普斯在加州舉行的遊泳比賽中,再度創造200米個人混合泳的世界紀錄,一個月之後,在巴塞羅那舉行的世界遊泳錦標賽上,他再一次創造了自己保持的200米個人混合泳的世界紀錄,41天的比賽中,他共創造了7項世界紀錄,而那時,他才剛剛年滿18歲,在所有世界頂尖的男子遊泳比賽選手中,菲爾普斯還隻算是個孩子,但這個天才少年就將開始自己的第二次奧運之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