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阿姨瞟了他一眼,“不想幹就算了!”
李天樂趕緊揉麵,笑:“想!想!”
李天樂二十多年在父母跟前攢的那點臉麵、脾氣,這幾天算丟了個幹淨,他哪敢強嘴,有火兒也跟手裏的麵團撒了。
周平一邊揉麵劑子,一邊笑,李天樂忤了他一胳膊肘兒,“笑啥?還不都是為了你!”要不誰陪盡小心的。
到了臘月二十八,家裏家外的活計都做的差不多了,親戚們也都陸續上門。
李父上邊還有兩個哥哥,兩個姐姐。哥哥們分家出去單過,就在村頭住著。兩個姐姐也都嫁到鄰村,離得不遠。
李天樂的大姑姑婆家已經沒有老人,年年守歲都是回娘家。領著一大幫兒女孫子,大姑姑家就來了十二口人,家裏住不開,就打發大姑姑家的兩個表姐,一個表哥到村頭大伯家住。
李天樂算是知道為什麼蒸那麼些饅頭了,這麼一大群人,一個人一頓吃倆,那滿滿一甕也頂不了幾天。
人一多了,事非也跟著來了。大姑姑一進門就對李阿姨橫挑鼻子豎挑眼,姑奶奶的架勢端的十足。
李阿姨一向是個不吃這套的,她那吃軟不吃硬的性子,和李天樂一模一樣。可對大姑姑的挑剔,李阿姨竟沒有發怒,能應的就應和幾句,實在不能聽的話,李阿姨也隻裝了沒聽見。
大姑姑端架子挑三揀四,指著廚房裏灶台上的柴灰,驚道:“老五家的,這廚房可是給人吃飯的地兒,這一抓一手黑的,怎麼過日子呢?你別嫌我管你屋頭的事,媽要不跟你住著,我才懶得操這份心。”
李阿姨沒吱聲,轉身找抹布擦灶台。
土灶燒柴容易積灰,李阿姨擦的勤,灶台上的水磨石板和磁磚從來都是幹幹淨淨的。自從大姑姑一家來,李阿姨又多了招待客人的事,隻有做飯時能進廚下忙活,其他時候就交給了李天樂兩人。
一大家子要吃要喝,光是喝茶、吃飯、洗漱這三項,灶台裏的火就沒閑過,時時要通火燒滾水備著,李天樂和周平也就長在了廚房裏,一天不能動窩,連李阿姨都心疼她好好的兒子變了燒火丫頭。
大姑姑一家要吃喝,連灶前都不近,還要周平他們送到跟前才行,端送的慢了,還甩臉子給人看,一家子支使人支使的理所當然,沒有一個下廚房說給幫忙搭把手的。
剛是大表嫂說要給孩子衝奶粉,李天樂趕緊燒水送過去,回廚房還沒顧上收拾,大姑姑就跟著李阿姨進來了。
大姑姑說了灶台還不死心,又翻櫃櫥,櫃櫥裏碗筷家什都幹幹淨淨,整整齊齊擱著,大姑姑伸手抹了一把,又拿手帕揩過一遍,才沒話說。又看水缸,“水沒了怎麼不挑去?”
正說著,周平已經挑了水進來,撂下扁擔,拎起桶往水缸裏續水。
李阿姨皺眉,“怎麼讓周平去,你幹什麼的?”
兩大桶水壓在肩上,挑不慣的兩次下來肩頭的皮就磨破了,好在壓水井離的不算遠,也就五十米的距離。
李天樂不搭話,去接周平拎的水桶。
周平覺得屋裏氣氛有點緊張,就知道大姑姑又挑毛病了。也不能說長輩的不是,周平向大姑姑打了個招呼,就開始切菜拿肉,張羅午飯。
忙完手裏的活兒,李阿姨和李天樂也來幫忙,一時間三個人都忙起來,把屋當中的大姑姑晾在一邊。
大姑姑也尷尬起來,邁腿出了屋。
李天樂摔盆撂碗的,讓大姑姑氣的不輕。李奶奶這正經婆婆都沒話說,她倒不滿意了。李天樂奇怪母親的態度,照理說母親不該是這麼忍氣吞聲的人才對。
李天樂和李父老家的親戚離的遠,十幾年來見麵的次數掰手指頭都數的過來,沒什麼情分也沒什麼惡感。這回,李天樂可真見識了什麼叫討人嫌。
“媽,大姑姑一直這樣?”
李天樂突然心疼起來,母親這些年難道一直受大姑姑的氣?自己也沒少讓母親生氣傷心,想到這裏李天樂聲音又軟了幾分,勸道:“別往心裏去!”又說:“要是住的不舒心就回咱自己家,我養你!”
這話說的李阿姨心裏熨貼,兒子長這麼大也是頭一次跟自己說這麼貼心的話。
李阿姨臉上帶笑,說:“你媽也不是個軟柿子,任人揉捏。你大姑姑上了年紀,難免嘴碎,她一年也就來這麼一回,又是你爸爸的親姐姐,因為兩句閑話,何苦頂撞她,弄的大過年的誰也不痛快。再說,她說什麼管什麼用,你奶奶心裏明白,就行了。我平日裏又不和她過。”
李天樂聽了覺得有理,就笑說:“我和周平也是有福的,遇上媽這樣通情達理的。”
說的李阿姨又堵心起來,歎了口氣,轉身去洗菜。
周平和李天樂的事,原先不想答應,也就裝沒這回事,這幾天,李阿姨心思有點活動,就偷偷觀察起兒子和周平。
兩個人親密的厲害,時不時就互相交換個眼神,或者趁人不注意摟抱一下。還有一回,李阿姨出門摘菜,回來正撞見兩個人親吻。那場麵說不出的火熱煸情,嚇的李阿姨趕緊關上門,躲到一邊。
兒子和一個男人有那樣親密的舉動,李阿姨又驚又氣,知道兩個人相好是一回事,親眼看見又是另外一回事。這事也徹底把李阿姨那點僥幸的讓兩個人分開的心思給驚沒了。當天晚上,李阿姨就對李父說了一句:“完了!徹底沒戲唱嘍!”
還罵李父:“你家的歪藤就結不出好瓜!這冤家到底怎麼就變這樣了?”
三十這天,大伯父,二伯父兩家也過來一起守歲,連上大姑姑一家,聚了三四十號人。
李天樂他們繼續在廚房裏忙活,還是李奶奶發話,讓大伯母,二伯母和兩個堂妹進廚房幫忙,不然李天樂他們長出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
大人們喝茶聊天,孩子們就繞著村瘋跑,把一掛整炮仗拆散了,一個一個用香點著了扔出去,比誰扔的遠,放的炮仗聲亮。
先頭還好好玩兒,玩著玩著大姑姑家的外孫子就提議把點著的炮仗往翠翠身上扔,看誰扔的準。
離的遠的,勁兒小的,隻扔到翠翠腳邊就炸開了,嚇得翠翠蹦了兩下。
孩子們看翠翠蹦的有趣,紛紛點了炮仗扔過去。膽子大的,還把點著的炮仗塞進了翠翠的後脖領子。
翠翠嚇的哭起來,一頭紮進廚房找周平,“哥哥,哥哥。”
翠翠哭叫著進來,反手直拍後背。
周平以為有蟲子掉進去了,解開翠翠的衣服查看,結果摸出個炮仗來。幸好炮仗進了衣服,翠翠驚嚇的厲害,來回扭動掙紮,空氣不流通,炮仗撚子進了衣服就滅了,沒有炸開,不然翠翠的後背準得炸開花。
周平捏著炮仗,氣得臉發白,大人沒這麼無聊,準是親戚家的孩子幹的。開玩笑也太沒輕重了。
把炮仗扔到地上,周平狠狠跺了一腳,踩的炮仗癟了身子,又給翠翠理好衣服,摟住安慰。
翠翠也學周平的樣子,在癟炮仗上又蹦了兩下,情緒也就好了。
沒受傷比什麼都強,周平不放翠翠出去了,找個板凳讓他在廚房門裏坐著,抓了把落花生給他吃。
翠翠吃了花生仁,就用花生殼堆小山,埸了又堆,埸了又堆,又乖又安靜。周平看了,不知怎麼,心裏就是難受得很。
三十晚上,李家一大家子擠在屋裏守歲,周平就在李奶奶跟前晃了晃,點了個卯,就和翠翠回了自己住的屋子。
廚房裏的吃食都是現成的,雞鴨魚肉各揀了點,堆放在桌上,周平還拿了瓶酒,給自己和翠翠倒上,兩個人碰杯。
翠翠興奮的多碰了好幾回,才喝。
酒烈,兩個人都辣的伸了舌頭。吃了兩口菜壓壓才好。
沒有外人在跟前,翠翠就向周平撒嬌,非要他喂自己吃。
周平也覺得這兩天隻顧著在李阿姨麵前表現,忽略了翠翠,也樂意多慣著他些,就依翠翠的意思,翠翠指要吃什麼,周平夾給他吃。
翠翠高興極了,一餐飯吃的興高采烈。
周平喂著翠翠,心思卻轉到了正房大屋裏的李天樂身上。